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眉山地区是四川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近年来,疫区干部群众努力实施农业血防“四个突破”,积极推进动物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控制动物血吸虫病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业血防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科学防治”方针和“围绕农业搞血防,送走瘟神奔小康”的新思路指导下,超额完成了“九五”前四年的家畜血吸虫病查治任务,大农业大血防观念深入人心,成效显著,家畜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省上下正进一步动员起来,对照“九五”规划的防治和科研任务,逐项完成规划中各项工作,争取向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业工程灭螺防病建立优质高效农牧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控制荆州区李埠镇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状况,开展了农业工程灭螺防病试点工作,取得了控制疫情,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的"三赢"效果,为血防工作走上了开发性的效益血防之路。  相似文献   

4.
湖区草食家畜发展与日本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控制王镜清(湖南省常德市畜牧渔业局415003)编者按湖南省常德市畜牧局王镜清研究员撰写的“湖区草食家畜发展与日本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控制”的文章,为我国广大湖区如何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提出了大胆的设想,拓宽了...  相似文献   

5.
2006年以来,按照《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要求,四川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防控"的原则,依托国家农业血防综合重点建设项目(简称"血防项目"),在家畜血吸虫病"诊断、治疗、检疫"的技术基础上,将家畜血吸虫传染源控制技术与发展农业生产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技术有机结合,根据不同流行疫区、不同流行类型的具体情况,在丹棱、什邡、西昌三地分别设立家畜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示范点,开展"依托现代农业发展,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结合灾后新农村建设,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三种综合防控模式的示范建设和推广,取得了治病与治穷,防病与发展双赢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结合农业综合发展进行灭螺与控制血吸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洞庭湖区垸内低洼有螺区域和垸外沿堤一线有螺湖洲,结合农业生产综合开发,采取开挖精养鱼池、矮埂高网蓄水养鱼、水改旱、发展水禽、垦种冬季作物等措施,取到显著的灭螺防病和经济效益,观察区阳性螺率下降93.5%以上,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大幅度下降,疫区年均增收节支8060万元。  相似文献   

7.
重流行区动物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动物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疫情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重流行区设点调查,查晴了重疫区动物血吸虫的流行规律及其疫情居高不下的原因,是放牧动物重复感染所致,导致重复感染的主要因素是钉螺大量存在,病原污染环境,经实施农业工程灭螺,新安全放牧技术,先进的查治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动物血吸虫病疫情。血吸虫基因工程苗研制也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作为血吸虫病重疫区省之一,近年来一手抓家畜查病治病,一手抓传染源控制,防治成效显著,提前5年在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本文回顾了我省血吸虫病防治背景和历程,总结农业血防防治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理州是全国、全省的家畜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经过多年查治,尤其是2004—2008年大规模查治,实现了2008年以行政村为单位达传播控制标准,但离达传播阻断标准的防治目标仍有很大距离,血吸虫病仍然严重危害和威胁着疫区人畜和中外游客的安全。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继续加强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和控制,进一步强化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南大镇实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并观察防治效果。方法自1992年开始,在人畜同步化疗同时.逐步实施挖塘灭螺、水改旱、扩禽压(固)畜和兴林抑螺等综合措施,每年均开展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与感染度、野粪阳性率、人群感染率及螺情调查,以及防治效果观察。结果通过综合治理,消灭了垸内钉螺,人畜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随后即在一定范围内徘徊。结论农业综合治理在控制垸内钉螺和降低人、畜感染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要进一步取得更好的防治成效难度极大,必须加强血防新对策和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