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该文就我国玉米小斑病流行小种、流行规律、发病原因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方面作简要综述,以期为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小斑病危害严重,为此对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及防治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特点,其次阐述了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最后探讨了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概况、发生趋势,分析了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皖北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0-2013年对浙江省主要甜糯玉米品种玉米小斑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2012-2013年进行甜玉米小斑病的前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在浙江省甜糯玉米上危害较重,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始发,至乳熟期病情最重,且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糯玉米对小斑病的总体抗性水平高于甜玉米。药剂阿米西达、爱苗和世高前移处理均能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  相似文献   

5.
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承茂 《农技服务》2008,25(2):83-84
介绍了玉米小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特点、发生规律、发病因素,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2007年玉米栽培面积达到5216万亩,超过吉林省,成为我国玉米面积第一大省。玉米丝黑穗病和大、小斑病近年来发生较普遍,造成了玉米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现将这三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阐述如下,便于农民群众玉米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田叶斑病的发生种类,对近年来发病较重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表现症状、发病规律进行简述,并探讨了玉米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采取以控制菌源为基础 ,病情监测为依据 ,改善栽培条件为手段 ,实施药剂防治为保障的综合防治技术。(1 )控制菌源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基础。从三年监测结果看 ,在病区凡是使用未充分腐熟的玉米秸秆的地块 ,发病早而重。为此 ,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等几种玉米常见病害的基本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阐述了玉米蛀茎夜蛾、旋心虫、地老虎等常见虫害的基本形态、发生规律与危害、防治方法,以期为玉米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还可危害果穗。1.发病原因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小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的适温20~32℃。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青枯病、丝黑穗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的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该文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介绍玉米小斑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玉米小斑病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中国主产粮食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文章就国内外关于玉米小斑病的致病机理、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各方面作简要综述,为以后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玉米的比较效益突显,陕西省渭北地区旱地春玉米播种面积也连年增加,由于玉米种植田多年连作,使玉米大、小斑病发生为害趋势逐年加重,笔者在近几年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对春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原因作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一、病害防治1.防治大斑病、小斑病。选用抗(耐)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埋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要在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玉米病残体用作堆肥时要充分腐熟,且最好不在玉米地施用。夏玉米适期早播可明显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重施喇叭口肥;合理灌溉,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多雨年份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发生较多,主要采用药剂防治,可选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栽培中做好病害防治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笔者调查发现,山西榆社县玉米主要病害有玉米小斑病、玉米纹枯病和玉米丝黑穗病。该文对这3种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条件与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种植人员认识到这些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及时做好有效应对措施,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黑龙江双鸭山市的主要栽培作物,收成占到其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近年来,玉米病害呈现逐年上升均势,尤其是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发病面积较大。因此,如何正确、及时地防治此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生因素以及综合防治技术,这项技术的正确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的玉米的品质问题,同时也与农民的收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实施当中,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细致地对待。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是河南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在333.33万hm~2左右。玉米叶斑病是河南省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主要有玉米南方锈病、玉米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玉米叶斑病主要侵染玉米叶片,发病重时在叶片上生成大量病斑,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叶片干枯死亡,影响籽粒灌浆,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一、发生现状玉米叶斑病在河南省常年发生面积在266.67万hm~2次以上,部分年份偏重发生,造成损失较大。玉  相似文献   

19.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主要病害之一,全国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玉米小斑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如不及时预防将严重影响村民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现将玉米小斑病的危害情况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是河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也是重要的饲料和轻工业原料。但是玉米病害制约着玉米的生产 ,造成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 ,于2 0 0 2~ 2 0 0 3年对河南省玉米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调查结果表明 ,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有玉米矮花叶病、弯孢菌叶斑病、黑粉病、小斑病、粗缩病。此外 ,玉米纹枯病、苗枯病的危害有加重趋势 ,现将各病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 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 (MDMV)引起 ,是河南省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害 ,该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