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其林蛙油是我国名贵药材,蛙肉细嫩,味道鲜美,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但是,当前农村养殖林蛙,大部分采用半人工养殖,其缺点是蛙回收率低。该介绍了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技术,其中包括场地选择;种蛙选择;蛙卵采集;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变态期的管理;幼、成蛙的饲养管理;冬眠和越冬管理;林蛙的敌害;林蛙的病害;活饵料繁殖法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对林蛙在各生长发育阶段如卵的孵化、蝌蚪的饲养、幼蛙的饲养及成蛙的越冬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力林蛙养殖户在人工养殖林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在林蛙研究所的直接参与试验研究下,人工养蛙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数量逐年增加。为使人工养殖林蛙技术逐步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由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铁力市中国林蛙研究所起草的《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经伊春市技术监督局批准,已在铁力区域范围内试行。《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对种蛙选择、蛙场建设、饲养管理、林蛙越冬、病害预防等诸方面均做了具体阐述和要求,对林蛙养殖业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辉 《防护林科技》2014,(9):122-123
阐述了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的基础设施设置和种蛙选择、产卵孵化、饲养变态、放养上山等技术措施,旨在为中国林蛙养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下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7年林下养殖中国林蛙技术的研究,确定林蛙养殖区应具备①森林植被较好,林木以阔叶为主,郁闭度0.6以上;②水源充足,四季长流,无污染;③昆虫资源丰富;④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森林环境条件。掌握了森林经营技术和林蛙池建设、种蛙管理、蛙卵与孵化管理、蝌蚪与变态幼蛙管理等系列生产技术措施。试验期间,林蛙资源增长为投放数的83倍,年均公顷林地实现利税1691元。为辽东山区发挥林地三维空间潜力,实行立体经营,最大限度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探索出一个优良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发展现状,结合铁力全人工养蛙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全人工养殖林蛙过程中的幼蛙育成管理、廉价饵料繁育、林蛙越冬技术、生殖休眠期管理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分析”和“阐述”,能为我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是东北林区的重要经济动物,经1984~1989年在西丰县和隆林场进行半人工饲养试验,基本掌握了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林中生活及越冬等7个阶段的生活习性及发育特点。其人工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孵化池要选在水源充足、背风向阳处;蛙卵期要适时疏散卵团,严防低温危害;蝌蚪期的密度保持在2000只/m~2;蝌蚪变态期应补喂饲料,中期40g/万只·日,后期70~80g/万只·日,以切碎的野菜或蔬菜与玉米面和豆饼配制而成。经5年养殖,现有林蛙的价值相当于总投资的11.7倍。  相似文献   

9.
冬眠是中国林蛙的生活习性之一.入蛰、深眠、出蛰是越冬管理的3个重要阶段,入蛰管理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管理的好坏是全人工养殖林蛙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一直制约着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我们对中国林蛙越冬技术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完成,只是没被认识和推广.养殖实践表明,我们采用的全人工养殖林蛙越冬技术是科学的,符合两栖爬行动物生存规律的要求,确切的说是成熟的.其不仅适用于林蛙越冬,也可以应用其他养殖业.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们采用的越冬技术,使林蛙越冬成活率达到98%以上.现对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越冬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即中国林蛙入蛰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林蛙的人工养殖越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蛭的医用价值被广泛受到关注。水蛭体内含有多种药用成分。以水蛭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已投入大量生产。仅国内每年就需上千吨,日本等国也从我国大量进口,但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对野生水蛭的掠夺性捕取,造成了货源奇缺,有价无货,价格连年攀升,人工养殖有利可图。 山东省沂水县道托乡刘家上庄村村民刘元堂利用闲置的沟渠、池塘养殖水蛭,每年纯收入三万元以上。据刘元堂介绍,水蛭生活于坑塘里,生命力极强、繁殖也快。水蛭易饲养管理、食性广,主食螺类等无脊椎动物。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液,每周喂一次即可。种蛭以早春放养为佳,一亩水面投20千克左右的种蛭。种蛙以金钱蛭为最好。水饺雌雄同体、异体授精。种蛙5月初开始产卵,每条种蛙一次可繁殖60条~80条幼蛙。幼蛙于6月大量出现。幼蛙生长迅速,约经9个月即成商品蛙。亩产干蛙240公斤~320公斤,除去人工、承包费,亩可收益三万余元。当年饲养当年受益。 人工养殖水蛙,规模可大可小,几乎不需要投资,管理也简单,效益甚高。国内开展人工养殖才刚刚起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联系人:王宪起 单位:山东省沂水县道托乡中心小学 邮编:276400养殖水蛭奔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