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补短板、强监管"的背景下,创新各类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方式方法,探索施工质量风险管控对于提高监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数量众多的土石坝工程为研究对象,遵循"风险事件-数据分析-风险因素"的研究思路,采用典型事故案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识别土石坝施工质量技术风险因素;用专家调查和因子分析法,对施工质量技术风险因素进行补充、完善和归并,形成不同阶段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构建土石坝施工质量技术风险评估方法;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实践,开展项目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土石坝工程监督检查意见的科学量化及施工质量风险有效评价,为差别化监管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土石坝工程中,坝内涵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较为常见,因而对坝内涵管的改造就成为这些土石坝除险加固设计中的主要内容。由于一些土石坝建设年代久远,建设环境特殊,设计和施工资料普遍缺乏。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勘测、运行资料分析研究,准确查明问题,是正确选定除险加固设计方案的基础。工程实例表明,选择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还需分析原有建筑物的利用价值,充分照顾工程的特殊要求,对施工因素也应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土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值主要与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和土工参数有关。采用正交试验法计算分析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材料参数、水位及其相关荷载、地震作用等对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值的影响,进而对设计中的计算方法和材料参数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并提出了在工程运行管理中应尽量避免低水位或水位骤降情况的意见,为土石坝类工程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土石坝运行安全两大主控因素是变形与渗流,其中不均匀沉降是影响土石坝变形安全的主要体现。坝体变形不协调,将影响大坝安全运行,而坝体变形监控与模拟分析技术研究是保障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现阶段土石坝变形监控与模拟分析技术普遍采用单点时序预测模型,难以反映大坝的整体变形状态,而基于单点序列的平面模型在理论和方法上研究较少。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土石坝变形平面模型,通过某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监测资料模拟分析表明,该变形监测平面模型建模方便,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AutoCAD内置的Visual Lisp二次开发环境,开发的土石坝土方量计算命令,实现了土石坝横断面的自动绘制及土方量的快速计算,可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是利用AutoCAD进行土石坝辅助设计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施工运行调查与地质勘探测试相结合的地质勘察方法,并从库岸稳定、土石坝沉降、土石坝裂缝、土石坝滑坡、土石坝渗透、坝基抗滑、坝基渗透及绕坝渗透稳定问题等方面,并对江西病险水库的主要病险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土石坝的筑坝技术不断提高和适宜建造溢洪道的地形及地质条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工程上已开始把溢洪道布置在土石坝坝体上,进而,研究建在深厚软基上溢洪道反弧段的稳定就更具有实际意义了。本文利用钻孔灌注桩来处理溢洪道反弧段下的深厚软弱地基,根据其反弧段和钻孔灌注桩的受力情况,通过对深厚软基上土石坝坝体溢洪道泄槽末端反弧段进行稳定分析,得出了基桩的承载力、长度与其所受各力之间的关系和稳定安全系数表达式,这对今后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并非所有的土石坝渗水都是水库渗漏,因此查明渗水原因对于采取有效地渗流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用土石坝渗水原因分析的相关分析法,即通过计算渗流强度与水库水位、渗流强度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判断土石坝渗水原因。实例研究表明,土石坝渗水原因相关分析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9.
土石坝老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石坝是我国应用最广的坝型之一,经过多年运行,大多数已处于老化状态,因此寻找一个评价土石坝老化程度的方法,非常有意义。从土石坝各个结构体分析,建立评价模型,进行评估分级,综合评价了土石坝老化程度。并以泰安市东周水库大坝老化评价为例,验证了老化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响应及其破坏模式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研究热点.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分析山美土石坝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震后残余变形、加速度响应以及剪应变等情况,得到山美土石坝的普遍性动力响应规律.通过改变上游蓄水位高度,描述地震过程中坝内塑性剪应变区演变模式以及不同水位下震后坝内残余应变形态,发现山美土石坝率先发生剪...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是一项新的支农惠农政策。本文概述了江苏省对农机政策性保险的探索,通过农机使用风险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分析,阐明农机应该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提出有关政策法规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绘制洪灾损失频率曲线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曲线的风险分区特点,指出洪灾风险不是商业保险范畴内的完全可保风险,洪水保险不能对洪水造成的全部损失负责,仅限于特定承保对象中承保限额以内的损失,并结合国内外洪水保险的承保对象与承保限额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从保险的投保方式,赔偿方式的角度探讨了洪灾损失与保险赔偿的定量关系,同时结合美国洪水保险的成功实例,进一步验证在洪水保险中实行免赔额制度与无赔款优待制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小型震损水库溃坝风险,对水库的溃坝路径、溃坝概率、溃坝后果进行分析,建立风险评价模型,最终确定其风险指数。在简单介绍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其在水库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确定模型的实用性及便捷性。  相似文献   

14.
刘健  高倩文 《农业工程》2018,8(7):134-136
农业保险是缓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基本策略。在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农业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对策,提出要细化农业保险补贴标准,实现精准补贴;简化投保程序,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实现农业保险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承保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天然脆弱性体现在对于天气有较强的依赖性,天气的变化决定了产量收入。农业生产面临气象等自然灾害及市场价格的风险,如何有效地防御和分散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风险,是农业经济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做好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可有效防御气象灾害风险,而农业保险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其中气象指数保险是近年来农业保险探索的重点之一。以广州市蔬菜气象指数保险平台为例,深入探讨气象指数保险平台构建策略,以期通过Web系统和微信客户端共同作用实现平台智能化监控气象数据,协助保险公司快速处置理赔业务。同时,以平台为载体,气象部门与保险公司和蔬菜种植户共同构筑新型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建立的农业生产风险转移机制和经济损失分担机制,旨在变政府对农业灾害的事后救助为事前防范与灾后经济补偿相结合,有效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007年是苍溪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第一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以更好地推进这一惠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对九甸峡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该坝在设计地震曲线及峰值加速度时的动力反应特性,包括坝体和面板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力反应,以及周边缝和面板接缝的位移反应等,揭示了峡谷地形和深厚覆盖层地质条件下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分析了该坝的抗震稳定性,论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人类生存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给森林资源带来了极大地破坏,同时也为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森林火灾保险于2011年开始在云南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滇中地区的防火期是从12月1日到次年6月15日,森林火灾保险切实关乎农户和相关部门的利益,对森林火灾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延安市2011—2021年气象数据、2019—2021年苹果保险理赔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和专家评定法,确定延安市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高低风险划分指标,划分出高低风险区。结果表明,2011年以来,延安市有5年出现严重冰雹天气、3年出现严重花期冻害天气,气象灾害造成延安市苹果保险严重透支。以乡镇(社区、街道办)冰雹出现日数≥8 d作为区分高、低风险区的指标,结合冻害影响,将延安市70%的苹果种植面积定为高风险区,实现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谭小斌 《湖南农机》2007,(11):144-145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险法上最大诚信原则内涵的拓展有利于弥补我国当前保险法律法规的不足,这对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