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笔者经过多年从事栽培有机水稻与养殖稻鸭相结合的种养模式技术,从水稻育苗、苗床管理、本田施肥、本田防除杂草、本田防治病虫害、水稻产量性状对比,分析出有机水稻与稻鸭结合的种养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大高于常规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料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栽培方式下3种肥料与常规化肥对水稻产量以及全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肥与有机肥混施可以使水稻的产量构成更加优化,增产效果更显著,其产量较单施有机肥增加10.5%;常规施肥的产量较有机肥对照提高8.1%,矿粉与有机肥混施与单施有机肥产量相近。常规种植条件下施用化肥水稻叶片叶绿素SPAD峰值出现在移栽后15 d;而有机栽培水稻多出现在移栽后80 d。水稻全生育期以生态肥和有机肥混合的土壤微生物C量较大,有机肥处理次之,常规施用化肥较有机栽培的微生物生物量C有减少的趋势且变异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种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方法]比较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和常规种植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稻田的田面水氮、磷含量特征,以及径流、渗漏和流失特征。[结果]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田面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大体是一致的,总氮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种植模式绿色蛙稻模式有机蛙稻模式;总磷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总氮径流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有机蛙稻模式,以铵态氮为主;总氮渗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常规种植模式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以硝态氮为主。总磷径流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总磷渗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以溶解性磷为主。[结论]有机蛙稻模式和绿色蛙稻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稻田中氮、磷流失。  相似文献   

4.
有机水稻种植模式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方法,这种种植技术可以得到安全无污染的绿色有机食品,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保障,显现出极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本文将重点就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以及如何有效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蛙稻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比较3种种植模式(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常规水稻)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简称SMBC)、微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简称SMBN)、微生物熵(soilmicrobial quotient,简称SMQ)及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差异,以期探究蛙稻生态种养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水稻相比,有机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SMBC、SMBN、SMQ。在整个稻季,有机蛙稻和绿色蛙稻稻田土壤SMBC和SMBN较常规水稻分别增加33.0%、20.4%和27.8%、16.1%,SMQ分别增加10.1%、0.5%。(2)与传统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蛙稻生态种养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稻季,有机蛙稻和绿色蛙稻土壤细菌数量较常规水稻分别增加20.7%和16.1%,放线菌数量增加6.4%、1.4%,真菌数量增加19.8%、9.5%。(3)稻田土壤SMBC、SMBN、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从土壤微生物角度出发,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优于常规水稻模式,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的微生物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配施生物肥的有机种植方式对红壤性水稻土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红壤性稻田水稻高产高品质发展,采用配施生物肥的有机种植方式,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完熟期5个生育阶段,对比分析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方式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水稻植株生理特性及稻米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有利于有机质在红壤性水稻土的积累,完熟期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较分蘖期显著提高,由19.62g/kg上升至21.74g/kg;水稻土的速效磷和碱解氮等养分释放缓慢,与常规种植相比较降幅较小。有机种植水稻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POD酶活指标在5个生育阶段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与常规种植的差异不显著;有机种植方式下稻米的Cu、Zn和Pb含量均较低,符合绿色食品标准(NY/T419-2000),而常规种植方式稻米的Pb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评价东北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从2011年5月—2012年11月间,在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开展了为期两年、不同种植模式的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模式,即对照处理(CK)、常规模式(CM)、稻蟹共作(CR)、有机水稻(OR)、减量施肥(RF)。在对各处理农事活动记录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资料和投入的成本以及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各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显示,稻蟹模式的生产成本最高为38 654 元·hm-2,是常规模式的2.3倍;其次为有机水稻23 087 元·hm-2,是常规处理1.4倍。常规模式的粮食产量最高,为9 466 kg·hm-2,显著高于减量施肥处理和有机处理(P<0.05),但是与稻蟹模式的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中产值最高的是稻蟹模式,其次是有机模式,分别为常规模式的2.0倍和1.6倍。净产值最高的有机模式为22 508元·hm-2,是常规模式的2.0倍,其次为稻蟹模式,是常规模式的1.5倍。试验表明,有机模式和稻蟹模式均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有机水稻覆膜插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插秧提高了水稻生长前期土壤温度,加速了前期有机肥分解,为水稻分蘖期提供足够养分,有利于水稻生长.覆膜插秧水稻的株高、穗长、穗数、千粒重均较常规插秧的高;实产较常规插秧提高20.9%;覆膜插秧水稻全生育期较常规提前4~6 d,提前完成了有效分蘖;覆膜插秧水稻对于稗草、鸭舌草防除效果好,除草效果达86%.  相似文献   

9.
有机与常规种植模式下菜地氮、磷的淋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有机、常规2种种植模式下菜地土壤养分的淋溶特征,采用渗漏计装置收集地下1 m深的淋溶水,通过2018年、2019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比较等氮投入条件下有机、常规种植菜地中淋溶水氮和磷质量浓度、淋溶量及化学需氧量(COD).结果表明,在有机种植模式下,2018年、2019年的总氮淋溶量分别比常规种植模式降低了42.88%、48.00%;在有机种植模式下,2018年、2019年的总磷淋溶量分别比常规种植模式降低了28.09%、16.25%,但在有机种植模式下,土壤淋溶水COD比常规模式提高了118.01%.菜地土壤中的养分淋失以氮为主,氮素在施肥初期,尤其是强降雨发生时最易发生淋失,硝态氮是氮素淋溶损失的主要形态.综上,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有机种植能有效减少菜地土壤中的氮淋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磷淋溶,但会显著增加淋溶水CO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本地区传统的水稻-三麦、水稻-油菜的种植模式.1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够提高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水稻-洋葱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水稻亩产700公斤.产直1300元,有机栽培亩产2000元以上;洋葱亩产5500公斤,产值3200元,每亩合计总产值4500元.纯收入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实地调研有机水稻和常规水稻在生产销售过程的投入、产出等信息,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生产模式在有机转换期的投入较大,效益较低,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亩产量逐年增加,有机栽培能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采用有机方式种植的稻田前2年水稻亩产量很低,只有常规方式种植的一半左右,第3年开始有机水稻亩产量提高较快,第4年和第5年有机水稻亩产量较高,能维持在常规水稻产量的80%左右。获得有机认证后,有机水稻比常规水稻亩效益增加3 000元左右,这主要取决于有机米的高价格。有机水稻发展策略主要是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有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有机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建立种养结合有机生态循环体系,运用以基地为基础的拉式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系统评估有机水稻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有机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文中对江苏宜兴、上海崇明岛和贵州黎平县3个不同地区有机水稻生产的产量、成本、价格与利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生产投入较常规生产分别高46.28%、24.95%和21.69%,产量则是常规水稻生产的55%、93.78%和81.65%,不同生产基地的变化幅度相差很大.因此,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是决定有机水稻生产经济效益高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有机种植技术、适当的政府补贴与合适的销售价格是确保有机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宁国市山区农民采用山蕗-水稻水旱周年轮作的种植模式开展大田种植,替代原有油菜-水稻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文介绍了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的种植特点、比较优势,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会昌县稻虾共作的种养技术,分别详细叙述了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和优质水稻种植要点,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该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高种养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笔者就几年来从事同乐镇有机水稻栽培工作,阐述了有机水稻生产从选种育秧到收获各环节的生产技术。关键以冬季种植绿肥、稻草还田为主,以鸭粪、堆沤肥、发酵的菜饼为辅的土壤肥力持续支持技术:以稻鸭共育技术为基础,辅以生物农药、频振式杀虫灯的病虫草害持续控制技术生产有机水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理市银桥镇属大理市水稻种植的核心区、优质米盛产区,从2009年开始了有机水稻种植,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育苗、移栽、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措施,以期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旱直播也叫旱种水管,它是在水直播与旱育移栽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方式,它不经过水整地、育苗和插秧作业程序,直接把种子播在地里,实现了优质、高效、轻简农业所需的基本要件。这项技术是将旱田整地、精量播种、侧深施肥、喷灌等技术有机结合的技术模式。由喷灌结合降雨满足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需水量仅是传统水稻种植25%水量,水生产效率较常规水稻栽培提高2-3倍左右。一、种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有机稻米生产效益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崇明县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生产为例,通过调查对比分析了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的生产状况以及种植的技术经济指标.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于常规水稻,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种植有机水稻具有一定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梯度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化肥优化、10%有机替代、20%有机替代、30%有机替代5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及常规施肥,各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有机替代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容重下降4.0%~9.6%。有机替代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化肥投入量,同时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30%有机替代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2.2%。水稻30%基肥有机替代模式,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的消纳畜禽粪便,另一方面减少了水稻生产中的化肥成本,增加了产量,既保护了环境又为农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能值理论和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北京郊区农户常规种植、企业常规种植和企业有机种植3种大棚蔬菜的生态经济可持续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能值评价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能值年总投入为6.81×10~(16)sej/hm~2,低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1.19×10~(17)sej/hm~2)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8.53×10~(16)sej/hm~2);能值投资率为44.20,分别是农户常规种植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的2.41和3.81;环境负载率为2.14,低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3.76)与企业常规种植模式(6.29);可持续发展指数为0.48,高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的0.28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的0.19。在经济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的利润(1.45×10~6元/hm~2)高于农户常规种植模式(3.34×10~5元/hm~2)和企业常规种植模式(负利润)。综合能值与经济2个方面,企业有机种植模式是京郊大棚蔬菜的3种模式中生态经济可持续性最优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