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奶牛养殖场(户)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母牛能多产母犊,因为只有母牛才能繁殖后代和产奶。现在一头公牛犊只能卖几百元,而一头母牛犊落地就能卖几千元。两者经济效益相差十几倍。目前奶牛养殖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奶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母犊率为40%左右,大型养殖场在40%——47%之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母犊率在40%~47.5%,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奶牛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使得国内现有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种奶牛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也受到成本高和进口国牛源的限制。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动物繁殖课题研究组,为了能开发出一种最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性控技术,从1996年开始经配方筛选、试剂合成、毒性实验、初试应用、受胎率及受体牛安全调查,经过多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条件下,奶牛公、母比例接近,但饲养奶牛主要以产奶为目的,母犊率直接影响着奶牛生产效益。因此,通过人为干预提高母犊比例的性别控制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具有特殊意义,许多科研工作者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条件下奶牛公、母比例接近。但饲养奶牛主要以产奶为目的,母犊率直接影响着奶牛生产效益。因此,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提高母犊比例的性别控制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具有特殊意义,许多科研工作者对这项技术进行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性别控制手段,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母犊率,加快优质奶牛群扩繁速度,而且可显著提高奶牛种群质量以及其繁殖效益.试验用X/Y种畜(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牛性控冻精在兰州城关奶牛场进行试验,共授配奶牛40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5%;共产犊牛21头,其中母犊19头,公犊2头,死亡3头,母犊率达到90.48%,犊牛的成活率为85.71%;对其中11头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了阶段性测定,与本场使用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检验,差异不显著(P>O.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受胎率和提高母犊率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西饲料》2008,(3):44-44
一头母牛犊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头公牛犊,而不管自然繁殖还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通常一头母牛所产牛犊的性别几率都各为50%,巴州利用奶牛性控冻精应用技术,让新生奶牛母犊率达到92.1%。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5年3月起用25%脱脂奶对40头母犊分两批进行哺乳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已刊登在《中国奶牛》86年第三期)。86年5月我们又对16头母犊和12头公犊分别进行了40%脱脂奶和50%脱脂奶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应用精氨酸控制奶牛性别研究成果,于1988年6月10日在哈尔滨通过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级鉴定。该研究课题历时3年多时间,取得了试验奶牛107头,产犊108头,母犊76头,母犊率为70.37%的显著成果。专家评审组认为,此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授配效果,采用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分组授配奶牛进行对比试验.性控冻精授配奶牛平均受胎率为89.2%;常规冻精授配母牛平均受胎率89.4%,差异不显著(P>0.05);性控冻精母犊率达到92.02%,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经对性控冻精所产母犊的体重、体尺进行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清镇市奶牛基地共有奶牛饲养专业户300余户,饲养奶牛1000余头,年产犊牛900余头,其中用作培育后备牛的母犊有400余头。由于农户对犊牛的饲养管理相当粗放,致使犊牛断奶成活率很低,仅为82%,断奶后的母犊体况较差,生长发育不良,以致出现大量僵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内蒙古锡盟地区奶牛品种情况、饲养管理实际和环境条件,按绝大部分奶牛平均产奶5000千克。繁殖率85%,死淘率15%,母犊成活率95%合算其成本(不包括牛舍设备及人工开支),平均每头奶牛每年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胚胎移植在奶牛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年共计超排供体高产奶牛68头次,获卵57头次,获卵率为83.82%;共获卵537枚,每头供体平均7.89枚,共获可用胚372枚,头平获可用胚5.47枚。移植低产奶牛受体253头,妊娠121头,移植妊娠率为48%。共产犊111头,其中母犊53头。  相似文献   

14.
2006年8月引进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在青海省高原地区首次开展试验,共授配母牛363头,情期受胎率77.4%。从2007年4月开始产犊,至7月9日已产犊30头,其中母犊27头,母犊率达90%,犊牛体躯结构、生长发育都明显优于常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所产犊牛,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5.
"母犊素"对提高牛产母犊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养牛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产母犊率约40%,国营大型养牛场产母犊率在40%~47.5%之间,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养牛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关于性别控制方面的研究很多教科书及杂志有大量的报道,如利用X、Y精子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126头黄牛为试验对象,运用“母犊素”控制犊牛性别。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犊率比对照组高14.8%,说明“母犊素”能有效提高母犊率。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奶牛性控冻精对荷斯坦母牛进行配种,另选对照组母牛采用常规冻精配种,比较两组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和产母犊比例。结果表明,采用性控冻精配种的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为92.3%,采用常规冻精配种对照组奶牛产母犊率为50.8%,二者之间差异显著。两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3.9%和59.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陕进忠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21-23,25
为观察奶牛养殖场应用同期发情后,实施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进行试验。本试验设立性控组和常规组,分别进行人工授精,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两组试验奶牛配种、妊娠、产母犊情况。结果表明:同期发情率为81.43%,而且84.38集中在36h内;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达94.12%,明显高于常规组55.56%的产母犊率,说明该性控冻精在奶牛性别控制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用奶牛性控冻精共授配奶牛948头,妊娠893头,情期受胎率平均为67.37%;母犊率达到93.95%,普通冻精产母犊率51.63%,差异极显著(P<0.01)。对其中20头母犊出生时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并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对实现规模化奶牛场的快速扩群和品质提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奶牛性控冻精配种繁育技术进行奶牛性别控制是近年来世界上蓬勃发展的一项提高奶牛繁育效率的新技术,是迅速增加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昌吉州从2007年开始大量推广奶牛性控冻精,4年来共使用奶牛性控冻精24211剂,冷配牛16520头,受胎率达69.3%。冷配每头牛平均使用冻精1.47剂。至2010年12月底,已产犊6620头,其中母犊6138头,母犊率92.7%。本文把在推广奶牛性控冻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对奶牛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