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栗滢超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35-213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梳理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介绍了目前农村承包地流转状况,分析了现行农村承包地流转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中介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纵观土耳其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无一不涉及土地制度的变迁。对于土耳其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主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分析:第一是从"路径依赖"方面,解释它对土耳其土地制度的影响;第二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对土地制度演变的影响;第三是生存危机促使政府改革土地制度;第四是意识形态对土地制度演变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土地制度变迁是土耳其历史上的整个制度变迁的缩影,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转型存在广泛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研究历史,研究我国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三重历史路径依赖,从中找出我国制度变迁的若干路径和打破制度低效均衡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杨芳 《农学学报》2019,9(11):96-100
农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的推动,也需要借力制度变迁。农业经济增长是动态发展过程,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持续向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演进。现阶段,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经济处于较为快速的发展状态。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存在偏差,需要基于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耦合视角探索推进农业发展模式演进的路径。研究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型、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改变农户生产生活方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推动了农业贷款体制变迁、农村财政体制供给的变迁,但依然存在认识农业信息化不充分、农村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存在瓶颈等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建设、强化区域信息协同治理、完善智慧农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宜宾茶产业发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8):59-63
本研究以宜宾市茶叶生产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系列绘制茶叶产量、茶园面积变化图,比较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宜宾市茶叶发展做出的贡献,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分析宜宾茶叶产业制度对发展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从宜宾三十多年的茶产业发展创新看,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是政府;随着宜宾茶产业的发展,强制性制度变迁在生产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为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我国研究生教育历经五个发展阶以及四个关键历史否决点,变迁中包含了突变式与渐进式断裂。宏观制度情境、经济因素、思想观念与意识等多元变量的不同排列组合,以及政治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与选择,构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变迁的制度逻辑。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则强化了研究生教育体制中路径依赖的色彩。因此,政治行动者在深化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时,需要运用集体治理智慧,深刻认知制度变革情境,把握关键历史否决点。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承包权制度变迁积累起了丰富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农地承包权制度变迁呈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统一,市场经济一般性与当代中国特殊性相统一,以农民权益为中心与国家利益实现相统一等。  相似文献   

8.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41-4944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老农保到新农保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政府的干预起关键性作用。在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社会意识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制度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解放以来我同农村宅基地所有制的历史变迁和宅基地无偿使用制度运行的现实效应,提出了今后宅基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目标和制度建立,以及运行机制的培植。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建筑历史悠长久远,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变化,其建筑文化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单一到复杂多元,由封闭到开放,逐步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教育制度不仅仅是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既具有外源性,也具有内生性;教育制度本身既具有寻利性,也具有寻租性.近代中国,各种历史事件错综复杂,高等教育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其制度变迁应该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随后的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几经变迁.其制度变迁的路径便是高等教育前行的痕迹,在制度学的意义上,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与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发生了五次大的阶段性变迁,每次阶段性变迁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对这些已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必将有利于今后我国农地制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土地市场制度的历史变迁源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当外界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后,就会相应的产生外部的利润,而这种外部利润并不能直接在现行的土地制度的安排下获取。因此,对于经济当事人而言,要想获取这种外部利润,就必须改变现行的土地市场制度安排,实现土地市场制度的变迁和创新,这就是诱致土地市场制度发生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因素。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从现有土地市场制度框架内的解释以及打破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行政垄断,以土地使用权能性质的一致性为基础,以农地直接入市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目前存在的林权主体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林权流转不规范和配套政策不完备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改革思路、做好确权发证、确保林权收益、落实经营主体和完善配套政策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经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范式,对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式进行识别。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制度更替后变迁至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经过制度转换与更替后变迁至农民集体所有制,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经过制度层叠后变迁至"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经过制度漂移后变迁至"三权分置"产权制度,这表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渐进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多因果作用下的产物。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多角度出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地产权结构、以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村土地价值观念、以农业数字化助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升级,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2个农业大省1978-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技术,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播种面积、政府农业支出、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变迁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机总动力、政府农业支出、化肥施用量、劳动力投入、播种面积的产出弹性分别是0.295、0.112、0.079、0.236和0.131;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农业贷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学上,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对历史发展的经济变迁维度进行均衡分析,能通过经济变迁过程解释经济体过去和目前各不相同的经济绩效。农业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现行的农业制度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相应的路径依赖。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农业建设有明显的变化,通过路径依赖进一步调查分析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状,找出现存的问题,探索解决路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科学发展,为农业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及国际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科举制有利亦有弊,它的消亡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巴西土地所有制与农场经营规模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的土地所有制和农场经营规模历史对中国当前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具有借鉴意义。巴西一直以来是私有产权下的大庄园经营模式,随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市场自由交易下,大量农民从农村转入并没有足够第二、三产业工作岗位的城市,这保持了巴西大宗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却导致愈演愈烈的失地农民运动。中国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时,同样面临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本国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多目标需要,土地确权后是否通过市场自由交易就能达到目标?巴西农地制度和农场经营规模变迁或许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20.
韩向玲 《甘肃农业》2014,(14):21-23
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离不开相关制度的设计安排。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就是农地产权制度的不断变迁与改进。文章回顾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之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