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一个优良的玉米(原种)自交系,经过几年的繁殖后,往往就会出现与原种性状不相同的植株,甚至丧失该自交系的典型性状,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种性退化(混杂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有生物学混杂及自交系发生变异;二是人为因素,主要有机械混杂。据多年的经验及有关资料报道,用混杂退化(纯度低)的自交系制种比用原种(纯度高)自交系配制的同名杂交种,在生产上一般减产10%~20%。因此我们在亲本繁殖过程中,搞好自交系的防杂保纯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凡  林自安 《作物学报》1965,4(2):177-186
我国甘薯栽培中一直存在着由于品种本身的变异和品种间混杂而产生的退化现象。近年来,退化和混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据北京地区典型调查,种植面积最多的胜利百号的退化率,已由1956年的60%左右上升到90%以上。为了研究甘薯品种变异、混杂与退化原因及共防止措施,我们于1958年开始,对几个由于产生长蔓低产类型而导致退化的品种和生产上由于品种混杂致使一个优良品种在短期内即被淘汰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所用材料,在研究品种变异方面有胜利百号、华北166、早熟红(遗字108)、护国和遗字278等、在品种混杂方面着重研究了胜利百号、华北166、护国、宁远30早、浏阳红皮等。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品种混杂退化是指优良品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等原因,生活力逐渐衰退,以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如棉花衣分降低,纤维长度变短,铃重减轻,短绒率增加,产量下降,植株各部分形态发生各种变异等。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4.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种家育成审定的小麦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但经一定时间的推广种植,逐渐发生纯度降低、种性变劣等不良变异,导致出现小麦品种失去原有形态特点、抗逆性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混杂退化现象混杂退化的小麦品种田间表现为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早晚不一、生长势强弱不同、病虫危害加重、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弱、穗小、粒少等经济性状变劣,其中典型性下降和生长不整齐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表现,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的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的原因与防杂保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生产实践表明,一个优良的玉米(原种)自交系,经过几年的繁殖后往往会出现与原种性状不相同的植株,甚至丧失该自交系的典型性状.这种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种性退化(混杂退化).据多年的经验及有关资料报道,用混杂退化(纯度低)的自交系制种比用原种(纯度高的)自交系配制的同名杂交种.在生产上一般减产10%~20%.因此,在亲本繁殖过程中,搞好自交系的防杂保纯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障玉米亲本种子纯度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玉米亲本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制种的成败 ,也关系到种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承德县种子公司几年来繁殖玉米亲本种子采取的做法有 :1 亲本种子的防杂保纯机械和生物学混杂 ,变异和不正确的选择等 ,均导致不同程度的混杂退化现象。采用三年一循环保纯方法 ,不仅有效地防止亲本纯度和质量降低 ,也克服了亲本连续套袋自交生活力降低等现象。具体做法是 ,对混杂的亲本第 1年套袋自交 ,收获典型性状的单株 ,混合脱粒 ,单存单放。第 2年将套袋自交的种子 ,在隔离安全的地块繁殖。按生长发育时期严格剔除非典型植株 ,收获典型植株的种子作原种。第 3…  相似文献   

7.
第二讲棉花品种的剩余变异和群体遗传平衡从80年代初期开始,人们根据棉花品种退化的表现,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在一地一种的区域化栽培条件下,为何棉种仍会很快退化;二是用单株选择和分系比较生产的原种为何又会迅速衰退,以致4代左右就失去应用价值。显然,单纯用混杂和变异的理论是不能圆满解释以上两个问题的。由此可以想到,棉种退化可能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退化就是指品种的特征特性(即遗传性)发生了不利于栽培、不利于生产的改变。混杂就是一个品种中混入了其它品种。混杂必然导致退化,退化必然导致混杂。因此,通常用混杂退化来说明品种生活力的减退。1989、1990年我们的调查表明,一般谷子大田用种的杂株率为7.8%~16.7%,白发病、红叶病分别增加1.3和1.7个百分点,株高降低9.0厘米,穗长缩短5.4厘米,穗粒重减少10.3克,比原种平均减产6.9%~11.0%。  相似文献   

9.
小麦种子的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麦良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得出了优质良种的二圃法繁殖原种和稀播高倍繁殖新品种原种的提纯方法和高效优质小麦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马铃薯生产上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性循环生产健康种薯的现代化种薯生产体系。因为马铃薯需种量较大,许多产区一直没有像玉米那样建立起繁育基地,所以造成马铃薯新品种短命,推广中伴随着混杂。目前在脱毒薯的生产应用上,建立原原种、原种、原种一代和原种二代的繁育体系,既可减少混杂退化,又可繁殖生产大量种薯。因此,建立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张瑞茂  侯国佐 《种子》1997,(3):42-45
通过研究与实践验证,总结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替力,又可防止其优良种性和品质因繁殖代数增加造成混杂退化的隐性胞核雄性不育杂交种恢复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即一级原原种干燥低温保存,以后5—6年内分年取种隔离繁殖二级原原种,翌年又以之作供繁种进行原种繁殖,生产原种下年再用于大田制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的选育成功 ,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逐年提高 ,抗虫棉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导致抗虫棉抗虫性减退和种子混杂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避免和杜绝这些现象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主要有 :天然杂交 棉花是常异交作物 ,其天然杂交率在 5 %~ 10 %左右 ,如果抗虫棉良繁田与其它常规棉种植田相邻过近 ,极易造成天然混杂。机械混杂 原种纯度的高低、播种机械的混用、籽棉收贮和加工等诸多环节中的任一方面出现疏漏 ,都会人为造成品种的混杂。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不育系宜香1A的提纯保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张杰  贺兵 《中国种业》2010,(5):47-48
<正>不育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和自身的分离变异等均可使不育系的育性和配合力优势发生改变,导致不育系种性的退化,如配合力的不同严重影响杂种优势;花粉量的不足影响繁殖和制种的产量;种子休眠期的差异影响穗萌频率;杂种  相似文献   

14.
一、品种混杂退化是农业生产上的大敌在谈提纯复壮之前,先要谈谈品种的混杂退化问题。一个优良品种在育成之后,具有遗传性。它的特征特性遗传到后代去,就起着增产作用。但是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的统一,遗传只是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三圃制”,即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程序生产原种的一种繁育方法。在我国已推广应用了近50a,为广大农科人员所熟悉,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该法耗资费时,生产周期较长,遗传基因单薄,甚至会出现遗传漂移等弊端,亦早为同行们所共识,但笔者认为,对尚在利用。且出现严重混杂退化的品种,或当一个刚推广品种其遗传性尚不稳定存在诸多变异类型时,  相似文献   

16.
魏忠芬  张太平  王军  李德文 《种子》2007,26(11):113-115
根据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98-116AB生长发育特点和品质特性进行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在严格的隔离条件下进行原原种和原种亲本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制订了既可连年保证所配杂交种的产量优势和增产潜力,又可防止不育系亲本优良种性和品质因繁殖代数增加造成混杂退化的隐性胞核雄性不育两系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7.
1.当栽培管理方法和环境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适合种性要求时,花卉便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性状和特性。 2.在采贮、装运、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等过程中发生机械混杂现象。 3.花卉的生物学混杂造成品种间或同品种间的天然杂交。 4.长期扦插、嫁接、自我授粉、病虫害等,使花卉出现花小色暗、高矮不齐、重瓣变单瓣等劣变退化现象,使其生活力、抗病力及其它特性产生退化变异。●控制措施 1.作为亲本的品种,不仅要注意花形、株形、花色等,还要注意一些不易看见的特  相似文献   

18.
第三讲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棉花品种退化的实质,是育种过程的剩余变异和繁殖过程中混杂等因索造成的个体杂合性。因此,用开放授粉条件下的选择方法,无论是“三圃制”还是“二圃制”,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在连续自交条件下,以系谱选择为基本手段,建立起一个纯合度高、个体间整齐一致和性状优良的基础群体,并在严格隔离之下进行繁殖,建立起高水平的遗传平衡,使后代具有高度的生产能力和适应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辽宁省锦州地区的花生品种一直以白沙1016为主,主要原因就是白沙1016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合出口创汇等典型特点.但是目前由于品种严重退化、老化,病虫害严重发生,单产水平,低等问题,白沙1016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在花生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本身遗传性发生变化和自然变异,以及不正确的选择等,也会导致白沙1016混杂退化.随着白沙1016使用年限的延长,品种混杂退化的程度愈加严重,表现为生长不整齐、成熟期不一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要想继续推广该品种,就必须对白沙1016坚持经常性改良.  相似文献   

20.
汪文辉 《种子科技》2000,18(4):231-231
萝卜为十字花科异花授粉作物 ,异品种间极易串花杂交 ,不同品种混栽继而留种 ,造成生物学混杂而退化。留种方法不当 ,也是品种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萝卜品种的纯度 ,保证生产用种的质量 ,重点是保纯 ,要从原种生产抓起 ,严格规范原良种生产程序 ,采用原种田、繁种田二级留种制度。原种田采用大株移栽留种 ,重点对肉质根进行严格选择。繁种田用原种直接播种小株留种 ,做好除杂去劣。笔者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对我市地方品种一点红萝卜进行了提纯复壮并繁殖生产用种 ,其操作程序如下 :1 单株选择原始材料的收集要在群体纯度较高的田块进行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