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铁离子显色法对通体结香过程中沉香结香液在白木香树体内的输导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沉香结香液在白木香树体内的输导规律,为研发更为高效结香方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要阐述结香开发利用前景的基础上,介绍了结香的观赏特性,并对其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我国结香的生产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木香结香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白木香的结香机理、自然结香和人工结香技术几方面就白木香的结香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结香为研究对象,以其栽培技术为研究目标。首先,对结香的基本特性以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重点从结香的苗木繁殖和抚育管理这2个方面探究了其栽培技术,研究发现:结香可以通过种子、萌蘖分株、压条以及扦插育苗等方法进行繁殖。同时,在其苗木生长期间要注意对其进行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9):42-43
为白木香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海南省不同产地及结香方法对白木香叶中角鲨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不同产地样品角鲨烯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屯昌样品中角鲨烯含量最高,为0.131%,分别是文昌和演丰样品中角鲨烯含量的1.9倍和2.2倍。相同产地不同结香方法样品中角鲨烯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结香后样品中角鲨烯含量均高于未结香样品。其中自然结香样品中角鲨烯含量最高,为0.136%,分别是物理结香、菌类技术结香以及未结香样品的1.4倍、1.6倍及2.3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白木香优树,在同一时间采用断干法对白木香群体进行结香,2年后随机选取其中已结香的100棵树,对其所得沉香样品进行比较;根据结香体积的差异划分为3组,从每组中分别选取2个样本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样本的化学成分有差异,根据结香体积和化学成分,确定第I组白木香为优良结香个体。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白木香群体中的优树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简述结香观赏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结香在园林景观中应用的表现,重点阐述结香的园林应用现状。认为结香适合以庭院树、绿篱、花灌木和盆景树木等多种形式在园林中应用,并提出了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人工结香初期营养代谢变化规律,明确结香期白木香合理的施肥技术。以4年生白木香为研究对象,以未结香白木香植株为对照,进行人工打洞结香处理,分析结香初期白木香植株叶片、结香部位树皮以及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 白木香结香初期叶片中大量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养分含量呈现减少趋势,钙、镁、铜、锰元素含量上升,但只有锌、锰元素的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香部位树皮氮、磷、钙、铁、锌、锰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钾、镁、铜元素呈下降趋势,其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变化显著;结香部位木质部氮、磷、钾、钙、镁、铜、铁、锌、锰全部呈现上升趋势,且钙、镁、铜、锰含量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说明结香初期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2. 与未结香白木香相比,结香后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香部位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比值中,氮、磷、钾、镁、铜、铁、锌元素比值显著下降,而钙、锰比值变化不显著,表明营养元素向结香部位迁移趋势明显。3. 白木香结香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藤黄檀结香树脂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为其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藤黄檀结香树脂进行鉴别。[结果]藤黄檀茎表皮灰褐色,结香树脂红褐色、棕褐色或紫褐色;断面可见明显管孔;味辛。显微鉴别结果显示,横切面导管多为单管孔,散生,轴向薄壁组织带状;弦切面木射线非叠生,宽1~5列,高7~56个细胞,径切面木射线组织异型,多为横卧长方形,少数方形和直立形。粉末及解离组织可见木纤维、具缘纹孔导管、木薄壁细胞和木射线细胞。[结论]该研究明确了藤黄檀结香树脂的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所建立的方法操作方便、准确可靠,可为藤黄檀结香树脂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地点沉香样品的结香率和醇提取物含量的变异规律,对化州市和越南的6年生沉香样品做通体结香处理,利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测定样品的结香率,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醇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样品的醇提取物含量。结果表明:化州样品中结香率最高为1.85%,最低0.31%,变异系数40.95%;越南样品中结香率最高达到5.33%,最低0.45%,变异系数46.92%。化州样品中醇提取物含量最高为26.67%,最低6.13%,变异系数48.63%;越南样品中醇提取物含量最高达到52.54%,最低9.41%,变异系数38.55%。两地样品的结香率差异极显著(P0.01),醇提取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两地沉香样品的结香率和醇提取物含量的个体间差异均十分明显,越南样品的结香率极显著高于化州样品,越南样品的醇提取物含量显著高于化州样品。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结香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立地选择、基地规划、整地、育苗、施基肥、苗木栽植、抚育、采收、加工销售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结香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三桠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盆栽三桠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下某些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条件下,三桠叶片自由水锐减,而束缚水含量有所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干旱的加重而下降,呼吸消耗增加,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蒸腾速率明显下降,在重度干旱时下降达66.6%,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游离脯氨酸积累较少。这说明三桠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丙酮沉淀法提取金花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爱泽  邹登峰  章艳  陈艺  叶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68-15269
[目的]确定丙酮沉淀法提取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花茶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溶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取金花茶多糖,提取液用丙酮进行沉淀,选取沉淀剂用量、沉淀时间和离心时间3个因素做单因素试验,然后以离心时间、丙酮加入量、沉淀时间作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丙酮沉淀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心时间为15 min,丙酮加入量为20 ml、沉淀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的所得粗茶多糖含量量为0.003 7 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金花茶速溶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均为质量体积比)。所得的产品呈浅黄棕色,颗粒细腻均匀,溶解速度快,具有金花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金花猕猴桃(Actinidia chrysantha)的生境特点及其种群存活现状,在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的13个不同地点对金花猕猴桃生存群落展开了群落学调查,共调查样方19个。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金花猕猴桃生存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群落类型、生活型、年龄结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花猕猴桃生存群落物种组成非常丰富,在4 800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51种,隶属于92科,211属;金花猕猴桃生存群落类型多样,层次结构复杂,通过聚类分析可划分为8种类型;其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数的82.14%,但是大高位芽植物缺乏;年龄结构分析表明金花猕猴桃种群将趋于衰退。金花猕猴桃适生生境极为狭窄,最适宜其分布的海拔范围为900~1 334m。对生境要求的苛刻和由于种群小且地理隔离严重而导致的生殖力低是金花猕猴桃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金花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金花茶叶中的总黄酮,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求得回归方程为Y=13.65X-0.004 5,表明在8.64~69.12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1.5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品种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将长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 form.longistyla S.L.Mo et Y.C.Zhong升格为新变种,即C.chrysantha(Hu) Tuyama van.,longistyla(S.L.Mo et Y.C.Zhong)J.Y. Chen et X.L.Wang,var.D.ncv.的多种理由,主要是花粉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羞男l】,尤其是扫描电镜下的外壁纹饰差异。同时,相应将中名改称防城金花茶,借以表明其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_2处理黄花忍冬果后多糖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脱除黄花忍冬果中脂类及色素等物质后,用蒸馏水浸提法提取其中多糖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25 L/h。萃取后所得黄花忍冬果粉末为淡黄色,风味纯正,以其为原料提取黄花忍冬果多糖,多糖色泽乳白,无异味。测得黄花忍冬果中多糖的含量是14.32%,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68%。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可行,可作为黄花忍冬果中多糖的提取与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珍稀树种枳椇的生态习性及繁殖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枳椇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生态和材用价值,简要介绍了枳椇的生态习性,综述了当今枳椇的资源利用情况及目前繁殖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全面地综述了金花茶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该植物所舍的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黄酮类、茶多酚、荼多糖及其它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抑菌、抑制肝癌、抗氧化活性、降血脂及治疗咽喉炎、去腻减肥、增进食欲等功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