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乌兰察布地区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水土保持的特点。水土保持应该与当地的地理特点、人文特点和未来发展相结合,以更好地推进当地水土保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乌兰察布地区属黄土丘陵地区,其河川地带较少,但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2.
潜山县大沙河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大沙河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原因,认为植被破坏,树种结构不良,耕作制度不合理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等是造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指出大沙河水土流失的治理应以提高该流域森林质量,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宗旨。其治理对策是:精心规划,连片治理;建好水保、节能设施;改进营林技术;改变农民传统的砍伐习惯  相似文献   

3.
乌罗河小流域是典型岩溶区,是松桃县"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典型代表,多年来由于该地降雨充沛和农民不合理耕作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较为严重,是制约当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致富赶超"目标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流域内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治理对策,为下阶段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市是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90年代国家加大了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先后开展的国家重点工程有9项涉及60多条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开发台地、建设淤地坝、发展水保经济林果、植被恢复等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入黄泥沙。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21(2):22-26
分析了宁夏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的生产、生态、社会、发展群众脱贫带来的极在困难来危害,总结了改革开放20年来,宁夏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提出了加强水充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很多地区不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导致很多树木和植被遭受破坏,使岩溶的生态功能逐渐退化,使很多地方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也使石漠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石漠化会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石漠化问题,可以采取规模化的林业建设作为治理措施来有效控制石漠化,从而恢复林草植被,保护岩溶免遭破坏,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土壤和水资源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类与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在一些山区、丘陵区或沙质地区,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流失会造成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动植物的栖息地的环境改变,同时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长期得不到治理还会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主要分为水蚀、风蚀和冻蚀3种类型,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都是属于水蚀情况,云南省处于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也主要是水蚀,本文主要是结合一下云南实际情况,分析水土流失对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坪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实现有效防治东坪小流域水土流失,改善其生存环境,发展当地经济,必须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耦合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生态资源与经济相互促进的治理模式,调动全体农民群众参与保护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地区核心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谷深,降雨集中暴 雨频繁,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攀枝花市多年以来非常重视干热河谷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根据当地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等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 料,结合自身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的一些经验,详细分析了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措施及其效果,认为之所以能够在水土流失治理当中取得不错效果,主要是采取了系统性的治 理措施,并保证治理措施的贯彻执行。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其它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些 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北方及西北地区,土地贫瘠,降雨量少,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土保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多个学科,需要共同协作、综合治理。急需加大投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开展以政府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本文从科学规划、全面治理,加强协作、共同治理,加强监督、共同管理3个方面分析辽西地区水土流失与生态综合治理,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前,人们为了追逐短期的社会经济利润而大面积砍伐森林,致使全球的绿色植被大面积减少,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由于植被减少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工作生活,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可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水土保持治理则可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使我国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昆明地区当地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针对水土保持治理提出了几点实际措施,并分别细致地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陕南是长江流域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的趋势,但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南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讨,指出了陕南水土流失特征、主要成因,并给出了可行性的治理对策,进一步认识了陕南水土流失问题,对该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具有科学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宁南山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山区是全国生态问题最突出、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危及到人民的生存环境,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对宁南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宁南山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宁南山区水土流失的防治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位于汾西县中部,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汾西县康和沟流域作为晋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样板地区之一,在水土保持方面做的大量的工作,流域治理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就当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情况和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朱川小流域干旱少雨,大面积红土裸露,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经过专业人员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同类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黄土残塬区荒坡地林草优化组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荒坡地不同坡度的生境特点,研究提出了以兼用型速生优质饲草——艹律草为先行草种与核桃、刺槐、沙棘等乔灌林木优化组合的治理模式,解决了工程措施后当年大面积裸露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形成了当年、短期和长期持续稳定的综合治理模式,达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同时为当地舍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优质饲草,实现山川秀美与畜牧业发展双赢。对于广阔的西部地区的荒坡治理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安市是浙江省山核桃主要产地,临安市山核桃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由于当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2006年初开始在实验基地山核桃林地进行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治理水土流失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由此逐步拓展推进山核桃林地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互助县城镇周边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沟道下切、沟岸扩张、滑坡、崩塌较多,属灾害预防区域,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经济发展。针对城镇周边流域生态环境恶劣现状,通过实施水保造林、水保种草、坡改梯、封育、小型水保工程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改善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推动了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闽西的赵北村本来山林资源丰富,但由于该村农民重采轻育,致使山林破坏殆尽,造成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看完报道,笔者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20.
贵州岩溶地区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农业水土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农业水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该地区农业水土环境、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