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会宁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并分析了水土保持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期为相似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00-300
面对我国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分析由水土流失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指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唯一选择,水土保持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正着力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和土壤质量的内涵,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工程为例综述了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土壤质量改良效应,同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质量效应,有助于更深入认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对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作用。最后归纳总结了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深化的研究内容:(1)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化;(2)水土流失防控主导因子及关联研究;(3)水土保持学与基础理论研究。全文旨在为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科学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更全面和客观评价治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水土保持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总结以往防治水土流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80年提出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配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治理模式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水土保持的进一步发展。一、以小流域为划分单元适合我国的地貌特点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给水土保持的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若要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全国的单…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而水土保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基于此,通过对宁夏六盘山镇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最后对六盘山镇开展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对生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规范规定和技术要求,文章结合桂东普洛风电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影响分析,开展了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预测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分析,为类似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治理效果。  方法  以山东省蒙阴县张家村小流域为例,以水土保持基础图斑和效果图斑为单元,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技术,通过调查测定和野外复核,对比分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实施前后土地利用、林草植被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状况变化。  结果  ①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图斑变化数量共339个,变化面积870.60 hm2,变化方向主要为坡耕地/旱梯田转变为果园,其次为坡耕地变转为旱梯田;②基础年林草覆盖率31.13%,评估年林草覆盖率为45.69%,覆盖度均以中高覆盖(60%~75%)为主,林草覆盖提高率为14.56%;③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中,蓄水池保存率最高,为100.00%;谷坊最低,仅为55.56%,其余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均在80.00%以上;④评估年较基础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00.39 hm2,水土流失面积消减率23.21%,水土流失治理度为76.78%。  结论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实施,明显改善了蒙阴县张家村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重点体现为水土流失减少,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图5表5参11  相似文献   

8.
贾鹏 《甘肃农业》2021,(4):68-70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山区群众经济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农村,而水土流失治理与脱贫攻坚息息相关;作者在长期水土保持治理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对水土保持和精准扶贫统筹协作和共赢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昔阳县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昔阳县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回顾数十年的水土流失防治历程,从治理规模和方向、治理思路和模式、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详细阐述了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应以预防保护为重点、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重点项目为契机、以扩大效益为目的,加大国家投资力度,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就是水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而不断发展,水土流失问题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水土流失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水利可持续发展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探讨了在水利中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土流失会引发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本文详细介绍了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4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并对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涵义、特点及对土壤扰动的机械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部门应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国家水土保持发展战略重新审视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推进水土保持新发展。通过不同功能区的水土保持策略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并用城市水土保持新法规新技术建设新型城市。同时,各地方人民政府还应该严格落实中央提出的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推进水土保持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省、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天水水土保持工作,广泛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梯田建设为突破口,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沟道工程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实施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示范区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理顺了工作机制,夯实了农业基础,助推了产业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淦瑜 《农业与技术》2015,(2):235-236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讲,其根本任务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一个国家,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头号环境问题,全面防治水土流失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水土保持作为目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它不仅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在水土保持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志琴 《乡村科技》2019,(5):107-108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也是促进水土流失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概述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以期为改善水土流失、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水土流失也是中国在生态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国家和相关的政府工作部门需要加大对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力度,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措施,以便于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为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笔者以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为切入点,积极分析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平凉市作为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甘肃省构建"三屏四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一局——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在构筑本地泾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水土流失不但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严重时会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纵观近几年的水土流失情况,使得洪涝、旱灾不断。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一部分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确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措施的要求与区域,提高了社会水土保持法律的意识,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当前新形式的背景下,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也要求人为控制水土流失,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强化检查指导,有效纠正各项违法行为,突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为此,作者就新时期水土监督管理的重点任务与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1城镇水土流失的危害 多年来,一提起水土保持,人们就片面地认为水土保持只是农村的事情,一提水土保持就想到农村想到山区,一提水土保持措施就想到治理,一提治理就想到荒山的小流域治理。必须看到,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