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剂型、灌水量等对杀线虫剂防治根结线虫效果的影响,采用土壤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乳油和微囊悬浮剂型及不同灌水量对甲维盐在不同疏松度土壤中的分布特点,并以番茄为材料进行了根结线虫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微囊悬浮剂型甲维盐随水迁移能力较乳油剂型强。药量相同、单株灌水量为1 600 m L时,2种剂型在疏松土壤中分布较为均匀,其次是800m L;200 m L和400 m L时,乳油剂型的分布均匀度明显大于微囊悬浮剂型。单株灌水量800 m L时2种剂型在致密土壤中分布的均匀度显著低于疏松土壤,乳油剂型略高于微囊悬浮剂型。番茄定植后单株甲维盐有效成分为10 mg、灌水量为800 m L和1 600 m L时,乳油剂型防效分别为67.90%和79.62%,微囊悬浮剂型分别为65.00%和77.50%,差异不显著。表明田间使用甲维盐乳油或微囊悬浮剂型防治蔬菜根结线虫时应尽量在移栽后随水冲施,且单株灌水量不低于800 m L。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拌种防治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安全有效的药剂和剂型,通过田间试验及对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和品质检测,对参试药剂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可达到全生长季控制花生田金针虫的危害,防虫、保果效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为98.53%、97.30%和33.33%,显著高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防虫、保果效果分别为72.18%、79.96%,优于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吡虫啉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保果防虫效果优于10%微囊悬浮剂;复配剂42%氟虫腈·吡虫啉悬浮剂和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虫、保果和产量增加分别与氟虫腈和毒死蜱相当,无显著差异。所有参试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花生生长和品质无不良影响,产量增加明显,花生籽粒中农药残留低于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因此,5%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是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理想药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也可作为拌种防治花生金针虫安全有效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3.
制备工艺对丁硫克百威微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为介质,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并分别讨论了乳化剂种类、芯壁质量比、固化条件等因素对微囊形态、粒径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1602#与500#的质量比为15 ∶2(质量分数为6%),芯壁质量比为1 ∶1,并以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为甲醛吸附剂,2%的聚硅氧烷为改性剂,5%的硫酸铵溶液为酸度调节剂,60 ℃下固化2 h,制备出的丁硫克百威微囊外观形态良好、平均粒径2.00 μ m、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大于90.9%以上,悬浮率大于92%。该微囊悬浮剂稳定性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湖北植保》2007,(1):17-17
TC原药TK母粉或母液DS干拌种剂FS悬浮种衣剂SD种衣剂WS湿拌种剂AS水剂CS微囊悬浮剂EC浮油DP粉剂FG细粒剂GR颗粒剂GG大粒剂MG微粒剂SG可溶性粒剂SP可溶性粉剂WG水分散粒剂WP可湿性粉剂WT可溶性片剂AE气雾剂BF块剂BR缓释剂FU烟剂MP防蛀剂PF涂抹剂RB毒饵或饵剂VP熏蒸剂农药剂型对照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流点法和Zeta电势对嘧菌酯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筛选,利用黏度法确定了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嘧菌酯悬浮剂热贮(54±2.0)℃14d后平均粒径变化、悬浮率、黏度等物化性能,确定了嘧菌酯250g/L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产品热贮14d后,悬浮率93%以上,分解率5%,三倍硬水悬浮率≥85%,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流点法对二氰蒽醌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了初筛,利用黏度法确定了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通过分析二氰蒽醌悬浮剂54℃下热贮前后平均粒径、悬浮率等物化性能确定了50%二氰蒽醌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产品热贮14d后,悬浮率在97%以上,分解率2%,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原药:TC;母药:TK;水剂:AS;微囊悬浮剂:CS;可分散液剂:DC;乳油:EC;水乳剂:EW;微乳剂:ME;油剂:OL;悬浮剂:SC(FL);悬乳剂:SE;可溶性液剂:SL;展膜油剂:SO;超低容量剂:ULV;微囊粒剂:CG;干悬浮剂:DF;粉剂:DP;细粒剂:FG;颗粒剂:GR;大粒剂:GG;微粒剂:MG;可溶性粒剂:SG;可溶性粉剂:SP;水分散粒剂:WG;可湿性粉剂:WP;可溶性片剂:WT;气雾剂:AE;块剂:BF;缓释剂:BR;烟剂:FU;压缩气体制剂:GA;干拌种剂:DS;悬浮种衣…  相似文献   

8.
利用播种期拌种和撒毒土的方法,开展了5种农药对花生田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为61.95%~86.39%,以毒·辛30%微囊悬浮剂防治效果(86.39%)最好,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79.74%)次之,毒死蜱5%颗粒剂防治效果(61.59%)最低。从不同剂型防治蛴螬的效果来看,微囊悬浮剂显著好于颗粒剂。几种毒死蜱药剂对花生均有增产效果,分别较对照增产11.60%~21.65%,其中毒·辛30%微囊悬浮剂处理的产量最高(3 539.823kg/hm2),毒·辛8%颗粒剂、吡虫·毒死蜱30%微囊悬浮剂、毒死蜱15%颗粒剂增产效果相当,毒死蜱5%颗粒剂增产最低。在花生蛴螬的防治中,应该逐年提升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使用面积。  相似文献   

9.
嘧霉胺·苯醚甲环唑40%悬浮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嘧霉胺·苯醚甲环唑40%悬浮剂的制备方法,简述了该剂型的特点、配方选择、质量技术标准、贮存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悬浮率高,热贮分解率小等特点,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聚脲树脂为囊材的1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在制备过程中,以油相质量与初次用水质量相比得到初次油水比,探究了不同初次油水比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理化性质的影响。设定4个不同初次油水比 (Ri) 处理,分别为Ri = 1 : 0.55、1 : 0.69、1 : 0.83和1 : 0.97,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对所制备微囊的形貌进行表征,并测定包覆率与贮藏稳定性。结果显示:当Ri分别为1 : 0.83和1 : 0.97时,所制备的1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成囊质量高,微囊形貌好,微囊包覆率90%以上,粒径3~4 μm (D95),贮存稳定性合格。本研究可为制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期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对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5.54%~83.71%。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具有显著的保果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虫果率,提高饱果率,增加花生产量,有效成分用量为4950g/hm2,增产幅度可达12.45%。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流点法对润湿分散剂进行初选,通过绘制粘度曲线确定各助剂较佳含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体系颗粒平均粒径的增长为主要测量指标,结合热贮(54±2)℃,14d分层率、悬浮率等指标对比验证,对吡虫啉水悬浮剂的较佳配方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吡虫啉480g/L悬浮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该产品热贮分解率〈5%,悬浮率93.7%以上,悬浮体系颗粒平均粒径(Dav=1.73μm)无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3.
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期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对花生安全,对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5.54%~83.71%。施用30%辛·毒微囊悬浮剂具有显著的保果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虫果率,提高饱果率,增加花生产量,有效成分用量为4 950 g/hm2,增产幅度可达12.45%。  相似文献   

14.
8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田间防效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分析8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设计用药量下,对水稻穗颈瘟最终防效由高到低的药剂依次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13%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稻瘟灵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促进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8种杀虫剂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在松褐天牛成虫期,采用喷雾施药方法,在2019年和2020年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了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6%联苯菊酯·噻虫啉微囊悬浮剂、60%吡蚜酮·呋虫胺水分散粒剂、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50 g/L吡虫啉悬浮剂、20%呋虫胺悬浮剂在药后3、5d的防效均在80.00%以上,药后15 d防效为73.09%~89.47%,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对松树无药害,推荐在松褐天牛羽化始盛期使用。  相似文献   

16.
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有效控制花生田蛴螬为害,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吡虫啉十辛硫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苏云金杆菌(Bt)制剂8种杀虫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种期施用的吡虫啉十辛硫磷颗粒剂(沟施)、3%辛硫磷颗粒剂(拌种)、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机械包衣对花生出苗率没有影响,以上5种药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与保果效果分别为62.5%~85.4%和45.4%~60.7%,显著高于开花下针期施用的6%毒·辛颗粒剂和5%二嗪磷颗粒剂;首次使用苏云金杆菌工程菌株3A-SU4灌根防治暗黑齿爪鳃金龟幼虫,防虫效果和保果效果分别为53.9%和31.2%,与6%毒·辛颗粒剂和5%二嗪磷颗粒剂药效相当.各处理对花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为2.4%~21%,其中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种增产效果最高.收获后采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土壤和花生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药剂在花生荚果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和中国限量要求,可以在花生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鱼藤酮微胶囊化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乙二胺(TDI-乙二胺)为成囊单体制备鱼藤酮微囊悬浮剂,对乳化剂配比、TDI-乙二胺、囊壁-囊芯、分散剂用量、反应pH值、乳化机转速、交联度等因子进行3水平正交优化试验,获得具有高成囊率和较佳恒定释放天数的鱼藤酮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参数为:乳化剂1210-0204C质量比1∶ 2,成囊单体TDI -乙二胺摩尔比2.5∶ 1,囊壁-囊芯质量比1∶ 1,聚乙烯醇(PVA)在水相中的含量为2.5 mg/g,pH值7.2,转速1 200 r/min、交联度10%。对制备的2.49 mg/g鱼藤酮微囊悬浮剂的成囊率、平均粒径和囊壁厚度、光解稳定性、热贮与低温稳定性及释放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所选定技术参数制备的鱼藤酮微囊悬浮剂具有良好的光解稳定性和优异的控释作用。经125 W人工紫外光照6 d,鱼藤酮微囊悬浮剂的降解率为35.74%,而鱼藤酮乳油则完全降解,鱼藤酮微囊悬浮剂抗光降解性能显著增强;其恒定释放天数为22 d,具有优异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药新剂型的加工和推广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如今,迫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和新药合成的困难,农药新剂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传统的农药剂型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正逐步为对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剂型如悬浮剂(SC)、水乳剂(EW)、悬乳剂(SE)、微乳剂(ME)、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DF)、可溶性粒剂(SG),微囊悬浮剂(CS)等所取代。一些混合制剂的新剂型也在不断的研究开发之中。虽然普通使用者对新剂型的接受尚需一段过程,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剂型会越来越受到他们的接受和认同。以水为基质的农药新剂型主要有悬浮剂(含水悬浮种衣剂)、水乳剂(含水乳种衣剂)、悬乳剂、微乳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光解动态研究、土壤消解试验和小麦种皮消解试验,研究了1.8%阿维菌素乳油和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在3种不同环境下的光解及消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乳油与微囊悬浮剂在3种环境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微囊悬浮剂抗光解能力强,光化学分解缓慢,而乳油则在紫外光下分解较快;5、20 mg/kg的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和乳油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8.86、157.52 d和22.14、82.51 d。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在小麦种皮上的残留量明显高于乳油,有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20.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内吸型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本文介绍了农药悬浮剂发展、加工及实验理论依据,并采用优化组合法对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14d)分解率<5%,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