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光温室通风口覆盖防虫网的效果表明,覆盖防虫网对南美斑潜蝇、蚜虫和白粉虱等主要害虫能起到显著的控制作用,防效达80.7%~91.5%,拆网后虫情有反弹,防效降为53.4%~56.9%,覆盖防虫网对温室环境的增温不明显,基本不影响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新绛县温室蔬菜粉虱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温室粉虱目前已是各国蔬菜和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山西省运城市的新绛县是全国著名的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明确该地区温室蔬菜上粉虱的发生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初步调查结果表明:(1)在温室中,尚未发现烟粉虱的发生;西葫芦、黄瓜、冬茬番茄等蔬菜上温室白粉虱发生较严重;春茬番茄、油菜等蔬菜上温室白粉虱发生一般,甚至不发生;而在豆角、辣椒、甘蓝等蔬菜上未发现温室白粉虱;(2)农民大都采取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也被采取,但效果一般;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农民的防治也为温室白粉虱的大发生提供生存、繁殖的条件;有些防治方法仍值得推广。本文对该地区温室种植模式以及近年来温室白粉虱爆发的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衡水市是设施蔬菜种植大市,温室白粉虱是设施蔬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从2003年开始,衡水市通过将生物、生态、物理等单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了一整套白粉虱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降低了农药残留,提升了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菜青虫、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当前多数地区在田十字花科蔬菜旺盛生长期,长势嫩绿,食料条件好,较易遭受菜青虫、小菜蛾为害。一、非化学防治措施1.杀虫灯诱杀。杀虫灯对小菜蛾、夜蛾类害虫和地下害虫小地老虎、金龟子等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2.防虫网阻隔。通过覆盖防虫网阻隔小菜蛾和菜青虫产卵保护十字花科蔬菜不受危害。  相似文献   

5.
温室白粉虱是设施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温室白粉虱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为促进我县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有效防控温室白粉虱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温室白粉虱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害虫.浆角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重要天敌,为了明确其对白粉虱的控制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证明浆角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具很好的防治效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了一项有效的防虫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虫害防控创新团队和美国康奈尔大学BTI合作解析了世界重大农业害虫温室白粉虱基因组,揭示了其发育特异性表达和抗药性分子机制。温室白粉虱基因组的解析对深入开展白粉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植物-昆虫-微生物及病毒互作、粉虱类害虫抗性治理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分子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8.
粉虱类害虫是本市设施蔬菜生产中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而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寄生性优势天敌种群之一。为适应无公害农产品需求,课题组进行了丽蚜小蜂不同虫口密度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蔬菜生产中释放丽蚜小蜂可以控制白粉虱类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温室蔬菜生产白粉虱的发生日趋严重。寄主范围大,繁殖速度快,在北方日光温室内一年可繁殖 10代以上。成虫和幼虫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幼虫为害时分泌出大量蜜露,污染植物叶片和果实,导致霉菌寄生,影响蔬菜品质和食用卫生,失去商品价值。   温室白粉虱不能在野外安全越冬,但可以在温室内继续为害。第二年春季向露地菜田转移,扩散为害。在露地菜园 4~ 5月份增长速度缓慢, 7~ 8月份增长速度最快,为害较重。温室内有寄生植物条件适宜可造成常年为害。白粉虱除对黄瓜、番茄、菜豆为害较重外,还可为害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蔬菜及部分花卉。防治白粉虱可采用下列方法:   1农业防治 白粉虱不喜食芹菜、蒜、葱等耐低温蔬菜作物,第一茬可选种芹菜、蒜黄等作物,减少黄瓜、番茄面积。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源,清理杂草残株以及在通风口处密封尼龙纱网控制外来虫源。尽量避免黄瓜、菜豆、番茄混 栽。在温室附近种植白粉虱不喜欢为害的十字花科蔬菜,减少虫源。还可人工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2药剂防治 由于白粉虱一年发生世代较多,在同时期同一作物上可存在各种虫态,目前对所有虫态都有杀灭效果的农药几乎没有,所以药剂防治必...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就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和黄板对蔬菜田害虫的诱杀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鳞翅目和鞘翅目蔬菜害虫(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金龟子等)的诱杀效果最为明显,且对各种害虫的天敌伤害少,可有效保护天敌;性诱剂可大量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蛾类害虫,能有效降低幼虫虫口密度,控制田间幼虫为害;黄板对黄条跳甲、白粉虱等微小害虫的成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能有效降低蔬菜上微小害虫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1.
温室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种,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影响作物生长及产品品质。随着保护地生产面积的扩大,白粉虱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蔬菜、瓜果和花卉等作物的主要害虫,尤其是日光温室里的作物受害更重,一般年份减产20%~30%。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白粉虱是西安地区设施蔬菜主要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介绍了西安地区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进一步认识温室白粉虱和控制其为害提供指导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是棚室蔬菜生产的重要害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它的分泌物能引起煤污病,通过取食可传染病毒。温室白粉虱、烟粉虱能危害近300种植物,包括几乎所有蔬菜、花卉都可受害。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繁殖快,1年发生10代以上,体表蜡质,耐药性强,大多数成虫生活在叶背面,易于逃脱农药毒害;另外,成虫在光强时活跃,在阳光充足条件下身体不易沾药,虫子很快逃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温室、大棚,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相互交替,白粉虱周年发生,成为目前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温室自粉虱发育速度快、代数多,自然死亡率低、繁殖力强、可孤雌生殖等特点,是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温室的环境条件较为稳定.蔬菜榘约化栽培管理,为白粉虱提供了良好的寄生条件。  相似文献   

15.
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多食性害虫。近年来,温室白粉虱已成为岫岩地区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主要为害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等,一般可使蔬菜减产10%~25%,严重发生的棚室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日光温室大棚有500多个,年产无公害蔬菜2500吨。由于大面积发展保护地蔬菜,目前温室白粉虱已成为温室和露地栽培中为害严重的害虫,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蔬菜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也关系着生产者的产品价位和效益的高低,发展无公害蔬菜意义重大。应用防虫网栽培是通过将防虫网覆盖在棚架上,隔离外界有害源,控制多种害虫危害以及通过害虫传播病害的方法。本文通过对防虫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进行探索和研究,设计对照实验通过和常规栽培模式进行对照,研究防虫网对大白菜虫害发生率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辽南地区温室白粉虱大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白粉虱食性较杂,是金州区温室常发性和大发生害虫。白粉虱对常用的吡虫啉和菊酯类农药已产生抗性,药剂选择范围比较狭窄,是当前生产上化学杀虫剂防治困难的典型害虫之一。在高发期,农民通常采用提高施药浓度、增加使用次数、使用高毒农药等方法防治,结果既杀伤了天敌,破坏了菜园的生态平衡,造成害虫猖獗,又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为此2002~2004年我们对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本地区9000hm^2的温室蔬菜和花卉的无害化治理做好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9.
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6种常见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小菜蛾、蓟马、温室白粉虱、斑潜蝇、斜纹夜蛾的危害特点以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生物药剂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旨在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温室白粉虱是蔬菜上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在蔬菜生产中需要重点关注。为明确12%哒·异丙烟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效,开展了保护地黄瓜温室白粉虱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田间防治温室白粉虱表现良好,药后3 d,用药量为3 000~6 000 g/hm~2的处理防效均超过70%;药后7 d,用量为6 000 g/hm~2的处理防治效果在95%左右。建议青岛地区防治温室白粉虱使用12%哒·异丙烟剂6 000 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