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市场对虾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虾养殖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很高的 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则必须要调整养殖结构。虾稻共生便是最佳 的选择,虾稻连作是一种结合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可以达到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同时 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阐述了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的 难点并针对难题及问题提出了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好地实现虾稻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虾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当前人们对虾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为了更好的提升虾的养殖效 益,降低虾的养殖成本,当前虾稻共生养殖模式在很多地区较为流行。本文将虾稻共生养殖作为研究 对象,从虾稻共生生态模式分析出发,重点分析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4.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集成性生态养殖模式,具有绿色、生态、种植高效的特点,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效融合,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养殖作物的品质。虾稻共作是生态养殖模式的典范,具有非常大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潜力,也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技术的运用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肥东县地处江淮丘陵,皖中腹地,境内水系交织发达,具备发展稻虾共作模式的基础条件,2017年全县发展稻虾共育达2万亩,提高了稻米和龙虾的产量品质,获得了较高的受益。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将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一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在水稻田放养小龙虾,促进水稻更茁壮的成长,实现水稻小龙虾共生,达到龙虾除草、虾粪肥田等功效,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提高种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罗氏沼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具有养殖周期短的优势,梁河县水产站于2011年从江苏引进此虾,人工养殖亩产可达70~100公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稻田生态养殖模式是以"稻鱼共生"理论和"稻田轮作"模式为基础,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等方式,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1材料与方法1.1选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对进排水的要求更严格,为了满足罗  相似文献   

7.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实现水稻和水产养殖动物互利共生的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阐述了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主要功能,综述了我国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概况,介绍了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稻蛙共生和稻螺共生等5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分析了目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中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协作机制不全、技术水平不高、培训服务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开拓不足的问题,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技术支撑、创新突破、产业化经营和深挖潜力等方面提出湖南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今后推广对策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稻渔共生互利、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模式,推进了种养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品品质方面进行了养殖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虾稻轮作、稻鳜间作的循环种养,综合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5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绿色环保,品质天然。该模式是对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实现了稻田休耕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9.
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表现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虾,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稻田的产出效益,是目前沿江稻区的养殖主流。本文介绍了稻虾立体种养模式示范情况,简述稻田养虾前期准备、稻虾共生、稻虾连作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大面积示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与传统的种养模式相比,生态种养模式具有更明显的高效性,因此适合在新时期的农业中推广运用。从现状来看,稻虾共生的新型种养模式本身具有生态性以及高效性的特征,进而从根源上优化了传统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模式。经过模式改进之后,农户不仅获得了优质的原生态米,同时也提升了自身能够获得的养殖行业整体收入,在此前提下构建了多方共赢的新型生态养殖模]。由此可见,建立于生态种养基础上的稻虾共生模式突显了新时期的环保农业宗旨,因而可以给农户带来更高层  相似文献   

11.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或合作社在稻田中进行小龙虾养殖。本文总结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主要包括田间工程建设、虾苗种投放与管理及"稻虾共作"水稻种植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龙虾是关系到潜江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产物,是潜江区域内最具竞争力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而虾稻共作模式是进行小龙虾生态养殖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推动虾稻共作模式扩展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得出三种不同的推广方式并对比其优缺点。通过分析农户的具体养殖过程与经济效益深化对模式的认识,为虾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稻虾共作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模式,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典范,利用稻虾共生互惠互利,能提升稻、虾产品品质,取得"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赢"的效果。本文对霍山县稻虾产业进行调查,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霍山县稻虾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虾稻连作"是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两者有机的结合,形成稻虾共生共养的生态循环农业。该文结合泥河镇实践,从龙虾养殖、水稻种植和推广效果3个方面进行介绍,为提升当地稻田综合效益和生态效应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相比于传统的种养模式而言,现代社会中新生的生态种养模式更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种养事业。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这种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非常适合新时期的农业运作,若是将其充分引入到农业种植当中,则会有效的推动农业发展。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在稻虾共生的新型种养模式上得到了新的技术突破,这种模式具有高效生态性,在本质上提高了我国生态种养的效率。下文笔者就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  相似文献   

16.
稻虾共生作为一种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新型复合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于2021年在岳池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进行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试验,从稻田质量要求、田间工程实施、防逃设施、清沟消毒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生的稻田基础技术体系;从水稻品种选择、栽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水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稻虾共生的水稻种植与管理技术要点;从种苗投放、水质要求、水草移植、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虾的技术要点;客观分析了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稻虾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稻虾共作是水稻种植与克氏原螯虾共作形成的互利共生的稻田种养复合生态模式。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从而精准扶贫。我们农业科研院所应该做好基础工作,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旋律,服务好农户和企业。着力于进一步改进种养技术,提升养殖模式;普及农业保险,控制养殖风险;发掘小龙虾食用后废弃物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两虾”共作模式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利用稻虾互利共生,实现生态种养一体化的农渔结合模式,其生产过程绿色环保、节本增效,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价值和应用推广潜力。为进一步规范该模式生产技术,从品种选择、田间工程设置、时空耦合、田间种养管理等技术层面进行操作规范,以期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推广应用"一稻两虾"共作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效益,基于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稻田的综合效益,可以实现高效的水产养殖,稳定了粮食生产,应对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的意义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