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3,(2):220-227
对陆羽在何地与写《茶经》 ,当代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湖州 ,一说在余杭 ,我以湖州说为是 ,因此曾撰文《陆羽湖州写 (茶经 )考》 ,发表在《茶博览》1997年秋之卷上 (文章经过删节 )。同时 ,又以《陆羽在湖州写 <茶经>》发表在《陆羽茶文化研究》1998年第 8期上 (全文刊登 )。这几年来 ,余杭说盛行 ,是否我的湖州说错了 ,我进行了反思 ,我仔细研读了余杭说的多篇论文 ,又查找了一些有关史料 ,觉得我的湖州说并没有错 ,没有错就应表个态 ,于是我便写了《再论陆羽在湖州写 (茶经 )》。一、两说争论的焦点这是由《余杭县志》的一段记载引发的。明…  相似文献   

2.
茶香万里,茶人一家.2007年11月18日,由湖州妙西民间自发举办的"纪念茶圣陆羽文体活动"又一次吸引了韩国茶人李根柱先生.5年前,遵韩国"茶星"崔圭用师遗命,首次赴妙西探访陆羽遗迹的李先生曾写下"茶道为修身至德"的感言,此后,崇仰茶圣陆羽的他与《茶经》诞生地湖州结下了跨国之缘.  相似文献   

3.
陆羽姓氏名字问题源于文献史料记载不一、理解不同。陆羽姓氏名字和来历的研究应以《陆文学自传》为依据。陆羽在《茶经》中说自己"远祖纳"(陆吴兴纳)、其祖籍应是吴兴(湖州)。由于陆羽移居吴兴,在《茶经》中认祖归宗,陆羽故乡竟陵(天门)和后来移居、长期生活并终老的第二故乡吴兴(湖州)两地亲情源远流长,茶文化事业的友好合作关系应更加亲密、紧密。  相似文献   

4.
陆羽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探索其生平,尤其是流寓湖州后的行迹,对深入研究陆羽及《茶经》不无裨益.杼山是湖州的一座名山,中唐时期,由于诗僧皎然、茶圣陆羽、书法大家颜真卿以及"江东名士"的聚集,杼山成为中华茶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5.
湖州和九江是与陆羽及其《茶经》深有渊源的两个产茶大市。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走好"一带一路"、用好"一带一路"是中国茶人的重大课题、重大担当。两市携起手来,共同传承陆羽和茶文化的前提是大家都十分重视走好、用好"一带一路";其纽带是"一带一路"指引下的湖州、九江茶和茶文化组织围绕这个方面,本文提出了两市如何共同努力,继续深化茶文化研究,着力在弘扬茶圣陆羽及其《茶经》精髓上下功夫、求进展和"申报陆羽《茶经》文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等八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湖州与茶 湖州,即湖边之州,据说这是湖州得名的最初缘由。 然而,湖州的著名却不是因为其是湖边之州,而是因为茶,不仅仅因为湖州产好茶,远在唐代就出产名闻全国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更因为湖州培育出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陆羽在湖州生活了30多年,完成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开山之作——《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茶圣"等。  相似文献   

7.
试论陆羽《茶经》"一之源"中的"上"与顾渚紫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盛有 《农业考古》2004,(2):250-252
据许多史料证明,陆羽隐居湖州苕溪撰写《茶经》期间,经常身临顾渚山茶区,调查考察茶事,开展研究工作。如《全唐诗》载耿湋和陆羽的一首联句诗,其中有“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耿湋)。拜井菰城里,携笼万壑前(陆羽)”。明确指出陆羽常到顾渚山去。唐代皮日休作《茶中杂咏并序》云:“余始得季疵(陆羽)书(指《茶  相似文献   

8.
董淑铎 《农业考古》2003,(2):197-198
茶圣陆羽自唐代上元初 ( 76 0年 )来湖州定居 ,至贞元末 ( 80 4年 )在湖州逝世 ,除中间有 1 0年曾移居江西洪州、上饶等地外 ,在湖州先后居住了 30多年 ,所以湖州是他的第二故乡。在湖州 ,不仅留下了他的茶事和文学业绩 ,特别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 ,而且还留下了他的遗风和遗迹。他的故居青塘别业 ,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茶经》最后成书之所 ,在茶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目前的境况如何 ,更受到中外茶人的普遍关注。据历代《湖州府志》记载 :“陆羽别业 ,在青塘门外。”唐武德四年 ( 6 2 1年 )所筑的湖州府城 ,西北隅的城门就…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陆羽专著《茶经》问世1220周年。在陆羽第二故乡湖州,由湖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 究会主办,湖州市旅游局、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承办,有关单位参与,于4月8日至25日举行了一系列纪念 活动,先后有近3万人参加,既隆重,又热烈。 4月8日下午,举行“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暨四月苕溪茶会开幕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 会副会长宋少祥等来宾莅会。湖州市副市长丁文贲宣布开幕,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董淑铎致开幕辞, 来宾讲话,然后品茗斗茶,观赏了茶艺和文娱表演。 从4月15日至2…  相似文献   

10.
《陆羽茶文化研究》是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的会刊,每年一期,至今已出15期。以研究陆羽、弘扬茶文化为宗旨,坚持唯物史观,贯彻“双百”方针,15年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唐诗玉台新咏》是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断代诗选 ,所选诗歌在言情特质、情感类型、表现方式等多方面 ,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相比 ,存在着明显的承变关系。从中可见唐诗与《玉台新咏》的深刻因缘。  相似文献   

12.
范国荣 《农业考古》2021,(2):193-196
当代人以《陆文学自传》末尾记载为依据推算陆羽出生年,笔者对此存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陆羽以著《茶经》成名,但是,现有文献表明《茶经》不是陆羽一个人的功劳,师承禅宗北宗的皎然对陆羽有指点之功,他的《茶诀》为《茶经》创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湘语模韵只有一个层次,而依声母的不同分为三类读音。鱼虞韵可分为两大层次:鱼虞相混型有五类读音,分属同源层与异源层两大层次;鱼虞有别型有两类读音,都属于同源层次,又可细分为前中古层与中古层两个次层次。  相似文献   

14.
全面描述了《朱子语类》副词“大段”的语义与用法 ,探讨了“大段”产生与消亡的过程 ,说明“大段”的使用是宋代特别是《朱子语类》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棉豫06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R613为母本、中棉所41优良品系为父本,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2009-2010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506.0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7.3%。2011年在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1 297.7kg/hm2,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5.8%。枯萎病和黄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4.6和28.0,对棉铃虫抗性达到2级水平。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黄河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药材温郁金连作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防治关键技术,为温郁金规范化种植(GAP)的生产实践操作规程(SOP)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7.
范国荣 《农业考古》2020,(2):204-207
关于《茶经》题名和创作地、陆羽生活状况和死后葬地问题,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判断,期望得出符合历史真实的结论,使读者重新认识陆羽和《茶经》,也希望读者指正笔者论证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高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72-8773
介绍了发展北川禹羌文化旅游产业带的优势,分析了北川禹羌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赵志昆 《农技服务》2011,28(1):92-92
郁李为蔷薇科梅属落叶灌木,性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树体健壮,适应性强,耐寒、耐热、耐旱、耐潮湿、耐烟尘,根系发达,是花果兼美的春、夏季优良观赏花木树种,在园林中可植为花篱、花境,可孤植、群植、丛植,还可盆栽、制作桩景、切花或瓶插观赏。  相似文献   

20.
本调查是常熟市虞山风景区综合考察内容之一,野外标本采集时间为1984年6月30日至1985年5月17日,共采集园林病害标本307份,文中列出经过整理的病害名录有240种,其中危害较重的有20多种,给虞山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扩建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