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肥对苗期油菜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处理1(清水对照)比较,处理4(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的苗期油菜植株具有最大的生物量(每株0.38g)、叶片长宽增加值(0.69cm×0.60cm)和株高净增量(3.40cm),其他依次为处理2(营养物质+表面活性剂(S-240,1μL·L^-1)、处理3(营养物质+复硝酚钠(4mg·L^-1)和DA-6(4mg·L^-1))、处理5(营养物质+复硝酚钠(10mg·L^-1)和DA-6(4mg·L^-1)+表面活性剂(S一240,1μL·L^-1)。与对照相比,各叶面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均有升高趋势,处理4增幅最大,分别增加27.8%和23.0%。各叶面肥处理油菜N、K累积量也以处理4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1.1%、31.3%。苗期油菜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够促进其营养生长,增加其生物量。叶面肥中复硝酚钠和DA-6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苗期油菜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处理4是油菜苗期比较好的叶面肥配方。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6个处理随营养液灌根,温室生长100d后测定植株地上部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成熟后测定地下部生长指标、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5%黄腐酸、0.01%DA-6 和0.02%复硝酚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黄腐酸分别与DA-6和复硝酚钠复配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且相对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而言,5%黄腐酸与0.01%DA-6复配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的茎粗、叶面积、叶片数、根长、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果实数量、茄子产量以及Vc、粗纤维、粗蛋白含量,且产量比对照提高30.7%。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灌根对菠菜的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评价了胺鲜酯(DA-6)、复硝酚钠(CSN)、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灌根对菠菜的作用效果和生理调节机制.研究发现当灌根作用浓度为0.2 ~2.0 mg/kg(土)时,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够促进菠菜根系生长、提高菠菜产量.在作用浓度为0.2 mg/kg(土)时,DA-6、CSN、NAA和IBA对菠菜的增产幅度分别为34.7%、37.4%、21.5%和17.0%.与空白对照相比,DA-6和CSN灌根可提高菠菜的根系活力,而NAA和IBA则对菠菜的根系活力无提高作用.除CSN可提高菠菜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外,DA-6、NAA和IBA均对菠菜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无调节作用;另外,菠菜的叶绿素含量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孕穗期、齐穗期、灌浆期分别对大穗型品种山农23号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号喷施6 mg/L复硝酚钠溶液,研究其对小麦开花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较,喷施复硝酚钠后,两品种小麦的叶片衰老减慢,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提高。本研究为复硝酚钠在小麦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硝酚钠(CSN)与胺鲜酯(DA-6)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复硝酚硝与胺鲜酯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采集棉花2叶期、4叶期、6叶期各20株,测定棉株鲜重,干重,以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棉花3个时期的干物质比、氮吸收率、磷吸收率、钾吸收率,与CK相比较,分析复硝酚钠与胺鲜酯对棉花肥料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复硝酚钠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0.76%、0.87%和10.4%。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8.5%、2.34%和24.8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31.14%、5.33%和35.56%;胺鲜酯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8.31%、0.85%和9.25%。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1.51%、1.48%和15.6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27.11%、4.49%和30.31%。【结论】复硝酚钠与胺鲜酯与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养殖水体有益藻的调控作用,比较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胺鲜酯(DA-6)和复硝酚钠对2种有益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sa)和斜生栅藻(Scedesmus obliquu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胺鲜酯和复硝酚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0.4、0.1和1.0 mg/L。赤霉素和胺鲜酯对斜生栅藻的最佳作用浓度均为0.1 mg/L,复硝酚钠对斜生栅藻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吡唑醚菌酯乳油调节西瓜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福建省顺昌县进行了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6000倍处理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分别于移栽后、初花期、坐果期3次喷药。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设置的各浓度处理西瓜坐果增长率27.30%~91.94%、增产率37.03%~64.07%、单果增重率27.95%-59.6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45—1.03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农药(1.4%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证明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西瓜产量的增长和品质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推荐使用剂量3000~6000倍(有效成分41.67~83.33mg/kg)。  相似文献   

8.
硅钙磷钾肥对花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用量硅钙磷钾肥配施硝硫基复合肥对花生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硫基复合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配施硅钙磷钾肥可明显增加花生产量,提高花生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和百仁重;其中以每公顷配施硅钙磷钾肥540 kg的花生产量最高,籽仁品质最好,增产304 kg/hm2,增收1 328元/hm2;另外,硅钙磷钾肥还可提高花生籽仁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中油酸亚油酸(O/L)的比值;减施10%硝硫基复合肥用量配施硅钙磷钾肥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减施20%复合肥配施硅钙磷钾肥花生减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腐殖酸类肥料对小麦/大豆带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大豆带田中,腐殖酸类肥料单施作物增产效果不明显,与磷肥配施大豆产量提高261.9kg/hm^2,与氮磷肥配施小麦产量提高305.6kg/hm^2。腐殖酸类肥料与磷肥配施较单施磷肥的大豆荚数和粒数分别增加1.6个和0.3粒;腐殖酸类肥料与氮磷肥配施较只施氮磷肥的小麦千粒重提高2.5g。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能提高小麦/大豆带田作物产量稳定性,且较常规施肥节约10%的氮磷肥。  相似文献   

10.
化控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化学调控技术提高玉米产量的内在机理,研究了叶面配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和DA-6对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配合喷施DA-6和磷酸二氢钾使玉米秃顶长缩短,穗粗、行粒数、穗粒数增加,从而提高了产量。苗期喷施的效果好于抽雄期喷施,且以苗期喷施DA-6 75g/hm~2、抽雄期追施磷酸二氢钾3 750 g/hm~2的处理穗部性状表现最好,折合产量最高,为12 762.44 kg/hm~2,较对照不施生长素增产13.39%。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盛花期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优化化学封顶技术,为优质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棉花品种新陆早72号为材料,盛花期(7月17日)喷施8种不同外源物质,分别为:T1,0.4 mmol/L 6-BA;T2, 35 mmol/L 辛酸甲酯;T3, 30 g/hm2调酸环钙;T4, 35 mmol/L癸酸甲酯;T5, 0.24 mmol/L复硝酚钠;T6, 0.056 mmol/L DA-6;T7, 0.096 mmol/L NAA;T8, 0.01 mmol/L 三十烷醇;CK, 清水。在喷施药后0、14、28和 42 d 时测定9 株代表性棉株各部位的干物质重,在喷施药后0、7、14和21 d 时测定棉花倒四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8 种外源物质在改善棉花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及品质上均有一定作用,辛酸甲酯(T2)、萘乙酸钠(T7)、复硝酚钠(T5)调环酸钙(T3)等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生物量积累,提高籽棉产量,利于品质提升,其中辛酸甲酯(T2)与对照比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10%以上、有利于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单株铃数增加9.15%,籽棉产量增加25.50%,提高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等整体效果最优。结论 在盛花期叶面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可以有效的提高叶绿素含量,成铃数、铃重增加及纤维长度,增长效果明显。辛酸甲酯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并提高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其次萘乙酸钠、复硝酚钠、调环酸钙、6-BA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早佳8424’为材料,通过模拟西瓜淹水胁迫,研究复硝酚钠、萘乙酸钠、云酯素对西瓜生理、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西瓜抗涝机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西瓜受到涝害胁迫后,叶片首先表现为失水卷曲,生长受到抑制。喷洒3种生长调节剂后均表现出一定的缓解作用,72 h时萘乙酸钠的缓解效果最佳,叶片MDA含量降低31.35%,SOD活性提高27.83%,但在药效持续性上稍逊色于复硝酚钠。萘乙酸钠处理组根总鲜重增加18.09%,产量增加17.19%,差异显著。表明萘乙酸钠在西瓜遭遇涝害时,能减少细胞膜损伤,增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灰树花菌株QY-01为材料,在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培养,以灰树花的菌落直径为主要指标。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灰树花菌丝生长的影响规律,筛选促进灰树花菌丝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适宜使用浓度。结果表明,KT-30和6-BA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强,芸苔素和赤霉素对其菌丝生长无作用,NAA、三十烷醇、DA-6等的促进作用较弱;菌丝对6-BA非常敏感,对NAA表现较强耐受性,高浓度的KT-30和6-BA导致菌落形态改变;KT-30、6-BA、NAA、三十烷醇、鲜胺酯、IAA、低聚壳聚糖、四甲基戊二酸和复硝酚钠对菌落直径的提高比例分别为57.9%、52.4%、11.7%、10.9%、10.2%、10.0%、8.5%、8.4%和8.1%,最佳浓度分别为4.9、10.0、5.0、0.1、3.7、3.6、7.5、6.5 mg/L和2.7 mg/L,对灰树花的液体发酵及液体菌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生姜中6-姜辣素醇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锐  王建南  谢朝阳  郑群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2-3634,3636
[目的]优化生姜中提取姜辣素的醇提工艺。[方法]以生姜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自变量,6-姜辣素的收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生姜中6-姜辣素醇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8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 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姜辣素的提取率达92.55%。[结论]与传统工艺比较,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6-姜辣素醇提工艺具有提取率高、能耗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和芸苔素对牡丹微型盆栽春节催花的影响,选择牡丹品种‘紫二乔’,用复硝酚钠、芸苔素、复硝酚钠和芸苔素混合溶液分别进行灌根和喷施处理,观察测定‘紫二乔’的催花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98%复硝酚钠5000倍喷施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紫二乔’春节催花过程中的开花质量和缩短催花时间,建议在牡丹品种‘紫二乔’微型盆栽春节催花过程中使用复硝酚钠进行喷施处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立体栽培各层草莓生长状况不一致的现状,为促进DA-6在草莓立体栽培中的应用,以日光温室双H型立体栽培的‘红颜’草莓为试材,测定分析双H型立体栽培架上下层的光环境,分析冬季叶面喷施DA-6对双H型立体栽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双H型立体栽培的草莓下层光环境较差,下层南部、中部和北部光环境差异较大。随着DA-6浓度的提高,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草莓能够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增加草莓产量、改善果实品质,DA-6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2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上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3.0%,叶面积提高了18.0%,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3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下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53.0%,叶面积提高了11.1%,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mg/L DA-6处理则产生了抑制作用,表明对于光环境相对较差的双H立体栽培下层草莓,适度喷施DA-6有利于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产量增加和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7.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碧护、好鲜收、复硝酚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的调控作用,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以玉米杂交种“贵单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浸种、叶片喷雾法在田间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调控玉米生长,促进玉米叶面积增加,改善玉米的穗长、穗粒重等经济性状;3种植物生长调节...  相似文献   

18.
以中早39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5种抗寒剂(脱落酸、碧护、复硝酚钠、烯效唑、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清水浸种),脱落酸浸种与叶面喷施、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烯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碧护浸种、复硝酚钠叶面喷施处理的苗高、叶鞘长分别降低了7.05%~23.94%、1.92%~32.48%,绿叶数、总根数、白根数分别增加了1.02%~56.35%、4.59%~18.77%、12.41%~43.65%;脱落酸浸种、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提高了水稻的实粒数与千粒质量;脱落酸叶面喷施、碧护叶面喷施处理增加了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各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以脱落酸浸种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对照的提高27.88%;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次之;脱落酸叶面喷施处理、碧护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提高了4.82%~11.11%,可在保障水稻丰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