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几年,市场对高档果品的需求,促进了水果生产中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国家对果袋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果袋纸市场鱼龙混杂,给生产果袋的厂家和使用果袋的农民在挑选果袋纸和果袋时造成不小困难。很多果农使用了劣质果袋,因果袋透水、透药甚至破碎而产生大量劣质果,造成经济损失。为避免用户的损失,这里为使用者提供几条鉴别果袋纸及果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华  张绍铃  崔艳波  吴俊  吴华清  陶书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17-14918,14921
以6个省19家企业生产的124种梨果袋为研究材料,对各种纸袋特性、规格、各层纸厚度和纸重、透光率及单价等进行了系统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82%的梨果袋透光率〈10%,梨果袋的总厚度集中在0.05~0.19mm;37%的梨果袋外袋纸重在45~60g/m2;单价在1.3~10.0分/只;其中D厂生产的黄金梨和水晶梨专用果袋外袋纸重超过了55g/m2。梨果袋标准以规格与果个匹配、袋口一侧有软铁丝固定、透光率〈10%、外袋纸重35~45g/m2为宜。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透气性处理工艺制作微孔黄色和白色纸质果袋,并对金陵黄露桃进行套袋试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果袋相比,微孔果袋袋内的光热条件都得到显著改善。微孔果袋比普通果袋的透光率提高了16.3%~24.4%;在40.1~45.0℃、45.1~50.0℃、>50.0℃3个高温区间,微孔黄色、白色果袋内的温度累积时间比普通黄色、白色果袋分别减少1.8 h、1.0 h; 2.2 h、2.3 h; 3.2 h、3.2 h。套袋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果袋处理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总糖含量、糖酸比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但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差异缩小至无显著差异水平(P>0.05),普通果袋处理的总糖含量、糖酸比与不套袋对照相比下降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P>0.05);果皮色泽方面,微孔白袋处理优于普通白袋。总之,与普通果袋处理相比,桃果实通过微孔果袋处理提升了桃果实内在品质,且外在品质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果袋类型及摘袋时期对玉露香梨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62-1465
为筛选能提高玉露香梨果实着色效果的果袋和最佳的摘袋时间,以10年生玉露香梨为试材,研究了10种不同的果袋和3个不同的摘袋时间处理,对玉露香梨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着色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果袋均可使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套2号双层果袋(外袋条纹黄色单光,内袋黑色加蜡的木浆纸),在采前3周摘袋时,其果皮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果袋处理下果皮的花青苷含量,且果面着色面积在高于其他果袋处理的同时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就改善果实着色效果而言,套2号双层果袋,在采前3周摘袋可作为玉露香梨的适宜果袋和摘袋期。  相似文献   

5.
张永朝 《农友》2002,(9):15-15
除袋时,应用左手托住果实,右手先将“V”字形铁丝扳直,解开袋口,然后用左手捏住内袋上口,右手将外袋轻轻拉下,完好的外袋收集后可作单层袋重复使用。如果果实个大外袋不易取掉的,可将其撕破除下。经过5—7天后(必须有4—5个晴天),再取掉内层袋。单层果袋要先将袋底部向口部撕成条形伞状罩于果实,避免日光直射果面引起日灼,经过5—7天后再完全除去果袋。  相似文献   

6.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一、设施番茄专用果袋袋型 果袋长30~35厘米、宽28厘米.果袋底部和两侧封口,顶部开口.在果袋的两侧留有2排各4对通气孔.各排距离封底4厘米,距袋两侧封口3厘米.每个通气孔直径8毫米.孔间距20毫米. 二、果袋适用范围该袋型规格适用于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的硬果型番茄和大果型番茄.  相似文献   

8.
1.全套袋创造高效益:即对一个苹果园内的每一株苹果树,在严格疏果的基础上,给所有的苹果套袋。苹果全套袋可达到省袋钱,省药钱,大增产,果不烂,无公害,果品质好,价格高等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果袋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酥红为试材,选择5种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红色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可以增加果实质量。套袋后,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明显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增加,可溶性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褐色和蓝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糖酸比。褐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的固酸比升高,褐色、绿色、透明果袋处理的VC含量高于对照。褐色、蓝色和橙色果袋处理降低了果皮强度和果皮破裂距离。套袋后,果皮穿刺能量降低;除透明果袋外,其余处理均降低果肉的硬度。套袋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果肉细度,提升了果面光洁度,果皮色泽更鲜艳。通过综合评价,果袋使用建议依次为褐色果袋、蓝色果袋、绿色果袋、橙色果袋和透明果袋。  相似文献   

10.
套袋对梨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翠冠和丰水梨套3种类型果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套袋对果实中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套3种果袋处理的果实皮色淡而均匀、果锈少、果点不明显,果面光亮美观,外观品质明显改善。在套3种果袋处理间,翠冠梨以套防水双层果袋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较优,丰水梨以套防水双层果袋和套黄色单层果袋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较优。翠冠梨套防水双层果袋、黄色单层果袋处理以及丰水梨套黄色单层果袋处理的果实糖度、酸度、硬度等食用品质分别与不套袋对照无显著差异。套袋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中毒死蜱、多菌灵和氯氟氰菊酯残留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套袋材料对翠冠梨贮藏果实生理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选用防水胶+腊质双层袋(T1)、普通双层袋(T2)和蜡质双层袋(T3)3种果袋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T1和T2果袋果实呼吸高峰比套T3果袋处理分别延迟了5 d和10 d,而果实乙烯释放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均比套T3果袋处理延迟了5 d;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套袋果实中总糖和总酸含量都呈现低-高-低的相同变化趋势;套T2果袋果实失重率一直比套T1和T3果袋高,果实硬度下降速度套T2果袋处理套T3果袋处理套T1果袋处理;而贮藏15 d时果实好果率,套T1、T2和T3果袋处理分别为93.0%、62.0%和6.9%。说明套T1果袋能减缓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失重率的下降,明显地延迟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速率峰值的出现时间,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2.
塑膜袋、纸袋双套,是全套袋生产精品果经验的新发展,使生产套袋精品果变为经济可靠、效益更高,使取代高档纸袋成为可能。1997年山东招远市蚕庄镇果树站给红富士苹果套塑膜袋的基础上,随后再套上简易的报纸袋。  相似文献   

13.
用自制报纸袋、白色桨木袋、无纺布袋、外黄内黑袋四种常见的葡萄果袋对红提葡萄进行套袋试验,统计分析四种类型果袋对葡萄果粒着色、含糖量、裂果及病果率进行分析统计,对照葡萄着色最好,但裂果与病果率较高,四种果袋套袋后的葡萄裂果及病果率显著降低,且无纺布袋最优。套袋后的含糖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降低,相比较四种果袋套袋效果最好的是无纺布袋、其次是白色桨木袋、外黄内黑果袋效果与自制报纸果袋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果袋对‘金冠’果皮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金冠’有色果袋的应用和生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分别用蓝色、红色、绿色双层果袋处理苹果,以小林袋作对照.测定果袋光谱、透光率、果实色泽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不同颜色果袋透光率存在差异,透光率大小顺序为:蓝袋>红袋>绿袋>小林袋.随着果袋透光率的降低,反映果实光泽明亮度的L*值在不断增大,而反映果实绿色饱和度的a*值和果实黄色饱和度b*值呈下降的趋势.内在品质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处理的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均存在差异.[结论]透光率较高的蓝色果袋和红色果袋有利于果皮叶绿素的积累,使果面黄色、绿色饱和度增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均高于对照小林袋处理,更有利于‘金冠’果实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高档套袋苹果市场售价看好。但由于市场果袋种类繁多,质量差别很大,直接影响套袋苹果的质量。为此,我们选择了8个厂家生产的果袋,从损耗、对果实品质影响进行试验,筛选出既经济实惠,又能生产出优质苹果的小林牌、青和牌、佳田牌等果袋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果实套袋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果实病虫如烂果、炭疽病、蛀、食果害虫能得到控制。今年果袋价格经历了激烈波动.基本上完成果实套袋。但是果袋质量参差不齐,且多雨造成时间紧,封口紧密程度、农药是否对路及喷雾质量,都将为果实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埋下了严重隐患。如果袋透气性差引起果实黑点病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更好地选择果袋并进行优质生产奠定基础。以10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比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锈发生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锈发生率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对照、红袋、白袋、蓝袋、绿袋和黑袋的果锈发生率达到较高水平的时间分别为盛花后97 d、107 d、107 d、107 d、122 d和107 d,对应果锈发生率分别为19.47%、12.48%、12.42%、9.62%、7.59%和0.84%。对照、蓝袋的果皮较亮,黑袋的果皮较暗。对照、白袋和蓝袋的单粒质量均在盛花后107 d达到最大值,其他处理在盛花后122 d达到最大值,且白袋的最大单粒质量最大,为15.57 g,其次是蓝袋。对照、白袋和黑袋的果实硬度较大,绿袋和蓝袋的果实硬度较小。对照、白袋、蓝袋和红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较高,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盛花后97 d达到18%或以上,绿袋和黑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盛花后107 d均达到18%或以上。总之,蓝袋可以显著降低阳光玫瑰葡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果袋(牛皮纸袋和白色单层果袋)对Irwin芒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及果皮、果肉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Irwin芒在成熟过程中果皮叶绿素、花青苷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升高,总酚含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果袋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含量,均以白色单层果袋明显高于牛皮纸袋:果皮和果肉色彩浓度均以白色单层果袋高于牛皮纸袋,而果皮亮度却低于牛皮纸袋,果皮色相角度、果肉亮度、果肉色相角度不同果袋间差异不显著,使白色单层果袋果在采收时果皮呈绿色带紫红晕,完熟时果皮呈黄色带橙红晕,牛皮纸袋果果皮采收时呈绿色,完熟时呈黄色,2种果袋的果肉在采收时呈绿黄色,完熟时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19.
液膜果袋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榴生产中存在果实感病较多,果面光洁度、色泽较差及农药残留量高等问题,套纸袋和塑膜袋各有缺点,为了探索新的套袋途径,对液膜果袋和纸制果袋、塑膜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液膜果袋后的石榴果实比套纸袋、塑膜袋及对照的感病率低,果实着色指数及果面光洁度较高,单果重增加,果实六六六残留量低于套纸袋和塑膜袋。  相似文献   

20.
套袋能有效地防止病虫为害;果皮细嫩,果点木栓化轻;促进果实着色,色泽鲜艳;还具有减少果锈和裂果,提高果面光洁度、减轻果实中农药残留等作用。在雹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具有避免或减轻雹害的效果。近年来,在苹果生产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套袋技术,对改善果实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果实套袋对果袋质量、套袋及摘袋时期、摘袋后管理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