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曹琼  李成标 《广西农业科学》2013,(10):1751-1756
[目的]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湖北省2004~2011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农业科技创新潜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3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004~2011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波动不大,农业发展稳定.影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内部支出和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建议]从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提高农业科技产出能力入手,积极高效地发挥主要因素,合理刺激一般因素,以提升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环境在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具体机制及作用,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17年的农业相关数据,包括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研发支出强度、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等9个维度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科技研发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路径机理.[结果]我国整体科技研发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表现为西部地区科技研发支出对农业生产作用呈显著正向效应,东部地区科技研发支出对农业生产作用呈显著负向效应.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影响效果显著,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影响不显著,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效果显著.农业科技创新可调节研发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且调节作用在西部地区作用显著,其他地区不显著;整体创新环境可调节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调节作用均为负向,且仅在西部地区的作用显著.[建议]调整政府农业科技研发支出的空间结构,根据产业结构和产业特点分配研发支出;根据区域产业特征制定相应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认定资格体系;建立独立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市场,通过成立国立技术收储公司盘活市场.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结果]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村的经营机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和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30个省(市、区)级农业科学院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判别其发展类型,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促进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发展.[方法]通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算省级农业科学院2003~2011年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分析其变动趋势.[结果]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出现增长趋势,以2.1%的年平均速度递增,技术进步变动率的提升是推动省级农业科学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技术效率的相对作用较小.60%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运行效率处于增长型.[建议]开展针对性强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根据科技运行效率类型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方向及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统计资料,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现状、主要模式及特点等;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调查近年来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创新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征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组织召开座谈会,与专家及专业人员一起研讨优化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措施.[结果]广西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但在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重点是:(1)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及管理机制,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及国内外合作机制.(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及创新转化方式,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跟踪管理服务.(3)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议]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稳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保障,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而有效地转化,最终实现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新疆红枣产业物联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包括3个系统层指标、6个准则层指标、15个项目层指标和38个指标层指标在内的新疆红枣产业物联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其指标权重和发展水平值.[结果]地理基础信息系统得分为0.531,生产加工管理系统得分为0.335,物流商贸信息系统得分为0.250,新疆红枣产业物联网发展水平总得分为1.115.[结论]新疆红枣产业物联网整体发展水平很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与基础信息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构建物联网模式,有助于提高新疆红枣产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中越农业科技合作现状,挖掘合作潜力,为中越农业科技合作发展路径的深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与实地调查阐明中越农业科技合作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双方需求,筛选合作潜力较大的领域,对进一步合作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中越两国农业科技合作基础良好,已建立中国—越南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湄公河委员会(MRC)、中国—东盟创新合作大会、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及中国—越南农业合作联合委员会等合作机制,合作模式主要有农业科技人员学习、交流及培训,共同开展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和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等.当前合作中还存在双向合作不平衡、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合作缺少创新且局限性大及合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合作潜力较大的技术领域有农机研发、作物种子、有机肥料研发、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及农业资源开发等.[建议]完善不成熟合作机制,制定全新合作模式;加强双语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探索平衡合作方式;共同设立农业科技合作基金;完善农业科技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建立统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利用平衡计分卡法(BSC)构建了绩效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权重,并提出了绩效评价模型,以期科学合理地评价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推动我国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促进热带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我国热区主要省(区)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热区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路.[结果]我国热区主要省(区)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仍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有效预警机制尚待完善、科技支撑不强等问题.[建议]加强领导、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开展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分析研究、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机制,以推进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对灌浆期控水的响应,为干旱区水稻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田间持水率(θs)为参考,水稻灌浆期设置90%θs(W1)、80% θs(W2)和70% θs(W3)的3种不同灌水控制下限,以常规淹灌为对照(CK),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水稻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根系活力、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 灌浆期控水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减弱,与对照(CK)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分别下降15.12%~72.38%、25.32%~67.59%、5.93%~24.34%和29.62%~62.61%。灌浆期控水可增强水稻抗氧化系统酶活性,W3的SOD、CAT和POD均最高,比CK依次高出77.78%、24.64%和14.24%。在灌浆期,控水下限越低,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越高,可溶性蛋白越低;W3的可溶性糖含量是其他处理的1.35~2.32倍,CK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出控水处理6.72%~25.24%。CK最高产量为8 222.12 kg/hm2,比W1、W2、W3增产16.37%~59.96%。与CK相比,控水处理耗水量下降56.06%~61.6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8.65%~48.79%。【结论】 膜下滴灌水稻灌浆期控水对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稻米品质影响负显著,不宜控水,灌浆期灌水上下限分别设为5和10 cm水层,可保证水稻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加快推进广西农村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2012年广西农村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农村科技工作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攻关和良种选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扶贫工作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村经营机制体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县、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协同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加快推进广西农村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花生耐荫性,筛选耐荫鉴定指标,建立耐荫评价模型,为花生耐荫资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30个花生品种(系)和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玉米间作花生和净作花生,在花生结荚期测定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X13)、气孔导度(X14)、胞间CO2浓度(X15)和蒸腾速率(X16);成熟期测定主茎高(X1)、侧枝长(X2)、总分枝数(X3)、有效分枝数(X4),单株结果数(X5)、单株饱果数(X6)和单株产量(X11);收获晾晒干后测定其百果重(X7)、百果仁重(X8)、百仁重(X9)、出仁率(X10)和小区产量(X12)。根据间作遮荫和净作条件下的各单项指标的耐荫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花生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花生品种(系)各单项指标的耐荫系数变异幅度不同,除出仁率外各个单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3.860%、26.666%、11.176%、8.471%和6.954%,代表了全部数据87.127%的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对于综合指标CI1CI5,其隶属函数值最大的分别是6-2、天府29号、201150118A、201240413和闽花6号。对耐荫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30个花生品种(系)划分为3类,第一类属于耐荫型,包含11个品种(系),第二类属于中度耐荫型,包含18个品种(系),第三类属于敏感型,包含1个品种(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花生耐荫性评价最优数学模型,D=-0.741+0.576X9+0.507X11+0.298X13+0.272X12+0.406X10R2=0.990),估计精度在93.18%以上,筛选出5个鉴定花生耐荫性指标,分别为百仁重、出仁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净光合速率。对参试材料耐荫类别特征分析可知,耐荫型花生净光合速率较高,百仁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出仁率高,而敏感型百仁重、单株产量、净光合速率、小区产量和出仁率均最低。【结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花生耐荫性进行评价分析是较为科学的,30个花生品种(系)被分成3类(耐荫型、中度耐荫型和敏感型);百仁重、出仁率、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鉴定花生耐荫性的指标,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这5个指标,计算耐荫综合评价值预测花生耐荫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桑椹的营养成分差异、组成特征,综合评价其品质,筛选出适合在新疆推广的优势品种,为果桑资源的品种优化、新品种培育及多元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6个农家品种和2个引进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33个品质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判别桑葚营养品质差异性和关键性特征指标,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筛选出品质最优的品种。【结果】不同桑葚间的基础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较强相关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桑葚中均含有较高的芦丁和绿原酸,其中药桑和台湾黑桑的总酚酸含量较高;在8种桑葚中均检出了17个单一氨基酸,Asp、Glu变化最为剧烈且平均含量较高;TAAs含量最高为黑桑,NEAAs是桑葚氨基酸的主要组分,其次是MAAs,最低为CEAAs。不同品种桑葚分为4个类群,OPLS-DA分析筛选得到11个差异性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D=0.474 8F1+0.219 7F2+0.142 6F3+0.097 2F4  相似文献   

15.
[背景]RNA表达丰度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阶段,但在农业栽培中诊断作物营养状况的应用较少.[目的]挖掘和验证转录水平上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精确指示玉米氮营养状况的基因,指导精准施用氮肥.[方法]基于不同氮素处理的基因芯片和RNA-Seq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初步筛选出基因表达丰度高度响应氮素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广西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访问座谈、现场考察、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自主创新环境继续改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主要做法与经验为重点建设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技术开发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传播体系、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农业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体系和农业科研基础设施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等。【建议】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引导企业建设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设新型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团队建设,营造宽松的自主创新环境,以推动广西农业科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麦区小麦耐热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小麦的耐热性,筛选耐热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热评价模型,为耐热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淮海麦区大面积推广的20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高温(花后第14—20天,连续7 d高温处理)和自然条件2种处理,在灌浆后期测定小麦穗部冠层温度、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收获晾干后测定单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根据高温处理和自然条件生长下各项指标的耐热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小麦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温处理下各性状变异幅度为-14.89%—15.09%。通过对9个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发现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单项指标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55.970%、15.530%和12.171%,代表了全部数据83.670%的信息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耐热评价值(D),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耐热性强弱将20个小麦品种划分为3类,第一类耐热型8个品种;第二类中等耐热型7个品种;第三类高温敏感型5个品种。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建立了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数学模型:D=-4.801+0.834X4+2.913X7+0.303X6+2.937X8- 1.409X1-0.524X3+0.876X9R2=0.986),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耐热性,预测值(VP)与D值基本一致,表明SOD活性(X4)、单穗粒重(X7)、CAT活性(X6)、千粒重(X8)、冠层温度(X1)、MDA含量(X3)和产量(X9)这7个指标可用于小麦耐热性品种的鉴定。【结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小麦耐热性评价是可行的;20个小麦品种被分为3类(耐热型、中等耐热型和高温敏感型);高温处理下,SOD活性、单穗粒重、CAT活性、千粒重、冠层温度、MDA含量和产量可以作为小麦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适宜区域种质资源群体,筛选出优良表现的核心种质资源,为辣椒品种改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272份辣椒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通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 22个质量性状的分布频率不同,其变异系数在12.3%~79.78%,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8~2.4,其中果形分布类型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最高。数量形状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7.59%,与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均超过了50%。株高、株幅、首花节位数、商品果横径、胎座大小、果肉厚、单果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种子重均与总产量极显著相关。单株产量、商品果纵径、胎座大小、总果数、单株果数、心室数与总产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Y=0.202+0.042X10+0.340X13-0.175X15+0.002X17-0.01X18+4.09X19(R 2=0.941,F=6.449,P=0.001)。筛选出单株果数、单产、果重、商品果横径、叶片长宽、果肉厚、胎座大小、种子百粒重、侧枝数与总产量显著相关(P<0.05)。在欧式距离为7.5处,可将这272份辣椒种资分为6类。 结论 变异系数越高,遗传稳定性越低,且植株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横径、胎座大小、种子重是与辣椒总产量直接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早熟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为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籽棉产量与株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对产量与株型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株型性状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对早熟陆地棉籽棉产量有直接作用且有极显著影响的因子(P<0.01),依次是:株高(X1)、铃数(X4)、始节位(X2),对产量(Y)的直接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 1、0.298 1、-0.216 2;果枝数(X3)对Y值直接作用较小,系数为0.082 04,通过其他因子对Y值的间接作用较大,简单相关系数为0.403,相关性极显著(P<0.01)。早熟陆地棉株型性状(Xi)对产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Y=173.898+2.279 X1-17.632 X2+21.795 X4。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为0.527,决定系数R2为0.278。【结论】株高、铃数、果枝始节位对产量性状有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而果枝台数对产量有间接作用,且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地理种群新疆裸重唇鱼的形态特征差异。【方法】2020~2021年通过采集玛纳斯河和特克斯河新疆裸重唇鱼样本,运用鱼类生态学方法鉴定其形态特征,分析其不同种群生物学性状。【结果】新疆裸重唇鱼,玛纳斯河群体和特克斯河群体外形特征差异较为明显,体重和体长两河群体差异显著(P<0.05),体宽和头长,玛纳斯河与特克斯河的范围值和均值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与体重回归方程:WM=0.049L1.992 8(R2=0.932 0),WM=1.39×10-6L3.127 5(R2=0.964 8)。不同群体生物学性状生长趋势不同,玛纳斯河群体以头长明显,特克斯河群体则以体宽明显。玛纳斯河群体35尾和特克斯河群体65尾,主成分1是54.6%,主成分2是11.6%,两群体均无重叠;影响主成分1的主要性状是:体高、背鳍起点到腹鳍起点;影响主成分2是背鳍起点到背鳍后基、背鳍起点到臀鳍起点、背鳍起点到尾鳍下。玛纳斯河群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