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获得弱木栓质化灵芝菌株为目的,利用液体培养4d的灵芝菌丝体和液体培养3d的糙皮侧耳菌丝体为材料,在PEG-Ca^2 系统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获得初筛融合子19株(F1~F19)。其中,融合子F8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均接近糙皮侧耳,显微镜下,其菌丝体与灵芝和糙皮侧耳的均不相同,木栓质化程度大于糙皮侧耳,小于灵芝。  相似文献   

2.
糙皮侧耳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糙皮侧耳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周期与贮存期。结果表明,糙皮侧耳液体菌种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玉米粉4%,麦麸3%,酵母粉0.3%,KH2PO4 0.25%,MgSO4 7H2O 0.1%,ZnSO4 0.05%,pH6.17。摇瓶培养装液量80mL/250mL,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10%,培养周期6d,菌种于3d内用完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辣木枝屑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方法:通过辣木与常规配方对比试验,研究辣木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以此评价辣木枝屑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的可行性。结果:糙皮侧耳在辣木枝屑为主料的各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和出菇,以配方④(辣木枝屑60%,棉子壳38%,石灰1%,石膏1%)和配方⑤(辣木枝屑50%,杂木屑23%,棉子壳25%,石灰1%,石膏1%)表现最佳,菌丝长势强,生长速度分别为8.0 mm/d和7.3 mm/d,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6.03%和93.51%,且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辣木枝屑可用于栽培糙皮侧耳。  相似文献   

4.
以棉秸秆为主基料栽培糙皮侧耳,以棉籽壳为对照,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棉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基料棉籽壳(对照)栽培相比,棉秸秆栽培的糙皮侧耳在营养成分、转化率等方面无差异;棉秸秆栽培中,各菌株间的产量、木质素降解率差异明显,且木质素降解率对产量的总影响力最大。因此,棉秸秆栽培糙皮侧耳是可行的,为提高产量,宜选择木质素降解能力强的菌株用于生产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甘薯渣在食用菌制种及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薯渣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棉籽壳和玉米芯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金针菇(Flammulinna velutipes)、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栽培试验和糙皮侧耳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纯甘薯渣培养料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与对照相比缩短8~12d,且现蕾早,出菇快,但产量较低,生物学效率比棉籽壳和玉米芯常规培养料(对照)减少35%以上。但甘薯渣培养料可作为糙皮侧耳栽培种的制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糙皮侧耳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从基因组学、数量基因座位、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综述了糙皮侧耳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糙皮侧耳、金针菇、光帽鳞伞和近年可能人工栽培的荷叶离褶伞,以及不同产地的天然松口蘑等的乙醇提取物为试样,探讨天然种与栽培神之间,栽培种之间,以及不同产地的试样之间游离型和结合型氨基酸的差异。试样均为采收后不超过一天的鲜菇,经冷冻干燥磨粉,≤-20℃保存备用。实验室中栽培糙皮侧耳,系在锯末中加入占锯末50%的玉米粉,与总量62~63%的蒸馏水,混和后装入塑料瓶灭菌,接种后于22℃下培养40天,然后,再在18℃下培养14天。实验结果如下: (一)糙皮侧耳天然和栽培种之间的差异:天  相似文献   

8.
矿物培养料富含矿质营养,具有比表面大、孔隙度高等优良性状。用硅藻土栽培金针菇,采收期比对照提前24d,平均生物学效率提高15.8%;用沸石栽培糙皮侧耳可增产31.2%;而珍珠岩更适于栽培草菇。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葛根渣为主料,设计不同的培养基配方进行糙皮侧耳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65%葛根渣和17%杂木糠组成的培养基配方D,栽培的糙皮侧耳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且菌丝体洁白、粗壮,出菇周期短。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栽培多用玻璃瓶生产原种和栽培种,要经过装瓶、挖瓶等工序,耗费工时较多,而且玻璃瓶易碎,瓶塞又耗棉花,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据报导,用深层发酵法生产液体菌种,具有产量高、周期短、菌龄齐、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为了探索液体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近三年来,我们进行了糙皮侧耳、美味侧耳、草菇、香菇、猴头和黑木耳摇瓶培养试验。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细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配料、灭菌、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条件、培养检查、贮藏条件几个方面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陈述.对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进行细化管理,实现其规范操作、规范生产.  相似文献   

12.
易门野生食用菌资源与农户收入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通过对地处云南省滇中西部的易门县3个乡6个村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6个村落经济收入来源及经济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当地农户野生食用菌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例并不高,为1.22%~2.95%;农户是否出售采摘的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的收入高低和农户所在村落的立地条件、其它经济收入状况有明显的关联,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收入较高的家庭,野生食用菌收入明显降低;而劳动力缺乏或田地较少,林地较多,而导致经济作物收入较低的农户,则比较注重野生食用菌的收入;农户基本没有任何真菌资源保护的措施和观念。同时也对易门县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广东梅州地区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进行调查的结果为:该地区的食药用菌资源至少有88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6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71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27种,并逐一列名于表中。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trient solution formulations on the growth of nursery fig trees in substrate cul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soil-less culture techniques. The hardwood cuttings of Ficus carica L. cv. “Sar?lop” (Calimyrna) were planted into pots filled with 13 L of perlite. Five different nutrient solution formulations were tested on the quality and growth progress of nursery fig trees. The trials were conducted in two different growing conditions, namely, high-tunnel and open-field conditions in substrate cultur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trient solution formulations on nursery fig trees, som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se of Hewitt's and Hoagland's nutrient solution formulations led to increased growth of nursery fig trees in high-tunnel and open-field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立体农业作为现代高效农业模式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食用菌在立体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列举了国内食用菌与粮、果、林、菜立体种植的主要栽培模式,以期食用菌在高产、高效农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EDTA螯合钙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兰德里"生菜(Lactuca sativa‘Flandria’)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了EDTA螯合钙对无土栽培生菜生长的影响,以期探索用EDAT螯合钙替代游离钙离子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钙源的可行性,避免营养液施配过程中钙肥有效性降低的问题。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T1、T2处理生菜在冠部鲜质量、品质性状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且符合生产商品性要求。随着营养液螯合钙浓度的进一步增大,生菜的SPAD值虽然有所增加,但累积蒸腾耗水、地上部鲜质量和营养液利用效率均受到显著抑制。因此,采用螯合钙剂作为无土栽培作物营养液的钙源时,要注意控制营养液的螯合钙浓度不宜超过20 mg·L-1,防止产量降低、营养液利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为材料,对液体菌种发酵的罐内培养基条件进行分析,找到最适于猴头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培养的设计方案,并提出猴头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培养措施的优化,对其他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内培养技术的提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慧 《中国食用菌》2020,(2):155-157,160
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亚洲东部的国家,菌菇文化在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食用菌文化对日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两国的食用菌文化虽有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不同,两国的食用菌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探究两国的食用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国和日本两国的食用菌文化特点为切入点,探究两国食用菌文化的差异,总结日本食用菌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以此来巩固中国的食用菌文化的发展,让中国的食用菌文化能够真正发掘自身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其产业文化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顿文昊 《中国食用菌》2020,(2):221-222,225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具备较高借鉴价值,基于食用菌文化主题的景观工程大量涌现。通过分析食用菌文化及其景观价值,并基于景观设计中食用菌文化主题的运用路径,深入探讨地下照明工程景观设计中的食用菌文化主题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迅速,但病害的发生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对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鸡腿菇、草菇、猴头、毛木耳等大宗品种的菌丝体病害、子实体病害进行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控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