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要闻     
<正>我国中晚熟谷子改良新品种选育成功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经山西省两年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40余年的努力,张家口市农科院成功培育出新品种"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其充分利用了谷子的光温敏特性,有效提高种植产量与质量。"张杂谷"具有高产、耐旱、节水、省工、优质等特点,且方便机械化管理。在全国华北、西北、东北14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应用1000多万亩。成功应用抗除草剂基因技术实现了谷子的简化栽培,7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个谷子杂交种成功应用于生产且品质优良,旱地亩产超千斤,水  相似文献   

3.
农业信息     
中晚熟谷子改良新品种选育成功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经山西省两年试种,平均每公顷产量达4628.25千克,比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谷子杂交种产品质量,促进谷子产业健康发展,发布实施了《粮食作物种子谷子杂交种》河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谷子杂交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质量判定规则,适用于河北省内以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系法生产、销售的谷子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  相似文献   

6.
谷子高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育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抗除草剂恢复系,配制优势杂交组合,"二系"配套,实现谷子的杂优化生产。【方法】对现有的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改良,系谱法选育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结果】选育出4个农艺性状好、异交结实率高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117、高146、高229、高236,选育出K103等具有较高配合力的抗除草剂恢复系,研究创建了完整的谷子"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第一个适宜中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谷2号。【结论】高异交结实率谷子不育系的育成,解决了谷子杂交制种和不育系繁种难题,实现了谷子的杂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水分利用效率及耗水规律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修武  池宝亮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428-431,452
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研究了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结果表明:在谷子水分临界期(孕穗—开花期),补水与未补水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杂交种与常规种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不同降水年型种植谷子杂交种均可取得显著增产的效果;谷子杂交种较常规种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值可提高30.99%~41.00%,说明谷子杂交种具有十分明显的高效用水的遗传特性;经对播前和收获后土壤贮水量计算分析,在各种水分梯度下,种植谷子杂交种并未出现2 m土体土壤贮水量亏缺,只是盈余额度大小不同;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日耗水量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需水高峰期,杂交种在需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较常规种平均高出1.64 mm,说明谷子杂交种在需水高峰期根系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是抗旱性强的体现,亦为高效用水奠定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5月份,我会组团赴埃塞俄比亚、几内亚等国进行农业"走出去"考察,考察取得丰硕成果,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将我省杂交谷子交给当地试种。杂交谷子是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出的世界首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先后取得13项科研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5项国际领先,有望成为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又一项在国际上确立优势地位的农业成果。谷子杂交种已经在全国11个省区种植50余万亩,  相似文献   

9.
<正>赵治海,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已经和被视为小杂粮的谷子打了26年交道,在如今门可罗雀的谷子育种领域,不甘寂寞的他仍然选择坚持,终于攻克了谷子杂交优势利用这一世界难题,选育出世界首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和抗除草剂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2号"。目前已经取得13项科研成  相似文献   

10.
<正>赵治海,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已经和被视为小杂粮的谷子打了26年交道,在如今门可罗雀的谷子育种领域,不甘寂寞的他仍然选择坚持,终于攻克了谷子杂交优势利用这一世界难题,选育出世界首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和抗除草剂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2号"。目前已经取得13项科研成  相似文献   

11.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12.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各器官干物量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等的特点,并为谷子杂交种选育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笔者于2015 年在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试验田中对5 个杂交谷子试验种和5 个常规谷子试验种的各器官干物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不同生长时期分别取样测量各器官干物质重量进行特征比较。结果显示谷子杂交种和常规种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累积比例及含水率趋势基本相同,且干物质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增加态势;各品种谷子在黄熟期干物质分配比例中,叶鞘的比重都较大;杂交种和常规种的干物质积累的速率呈“慢-快-慢”的模式,两者干物质积累的速率高峰期均在齐穗期;杂交种相对于常规种在经济产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结果说明谷子杂交种和常规种各器官干物质累积特征及含水率基本相同,但杂交优势在谷子中也是存在的,但总体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张杂谷5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采用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组合名称为A2×改良晋谷21,2005年在全国小米鉴评会上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07年长治县从省谷子所引进该品种,通过技术人员的评估并与常规谷子进行比较,该杂交谷子在产量、适应性等方面都较常规谷子有很大的优越性,并摸索出了适合本县种植的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杂交品种,提高谷子产量水平,同时简化谷子栽培技术。利用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除草剂优质恢复系为父本,测配组合,鉴选谷子杂交种用于生产。以‘谷3A’为母本、优异品系‘K34’为父本,历时15年选育而成了谷子杂交种‘长杂谷466’,2020年通过国家登记[GPD谷子(2020)140094]。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除草剂特性,可配套简化栽培技术用于生产,并通过试验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长杂谷466’是适宜中国西北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16.
<正> 谷子是蔚县的主要杂粮。蔚县生产的桃花米是全国"四大名米"之一。由于品种退化、间苗除草费工,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也难以实行农场化规模生产。对此,蔚县从张家口市农科院引进了由赵治海研究员选育成功的谷子杂交种张杂谷3号和5号两个品种。张杂谷3号抗旱性强,适宜在旱地种植;张杂谷5号米质优,适宜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定边县引种"张杂谷"系列杂交种的成效,提出加快引进推广新品种、促进定边县谷子产业提档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制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表现节水、抗逆,适应性、增产性和抗旱性显著高于常规品种,已大面积推广种植。详细介绍了谷子杂交制种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制种田选择、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鸟害防治、收获、脱粒和储存。可为生产优质的谷子杂交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对谷子杂交种的防早衰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谷子杂交种的灌浆期叶片早衰难题,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入手,以自育杂交种66359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喷施12种生长调节剂和3种叶面肥及清水对照后的主要农艺性状、干物重和灌浆期叶绿素SPAD值及其净光合速率,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对谷子杂交种农艺性状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谷子杂交种防早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结果显示:根旺、海绿素、施丰、天赐宝4种药剂对谷子杂交种具有防早衰的作用。其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调节了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提高了各个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强壮了茎秆,延长叶片的功能期,防止了早衰。  相似文献   

20.
随着谷子新品种及杂交种的培育和推广以及栽培技术的提高,谷子产量有了大幅度上升,但氮肥用量也随之增加。氮肥的过量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投入,而且不利于谷子产品的"绿色"与"有机"。由于谷子耐贫瘠的特性,挖掘和利用谷子自身的潜力是提高养分利用率的理想途径。试验选取来自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70个谷子品种,在低氮胁迫下,对其苗期进行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记录、测试并比较。结果筛选出8个耐低氮品种,这可为谷子耐低氮胁迫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材料,为氮高效利用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