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长白山野生桑黄菌人工栽培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黄菌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药用真菌,市场开发前景看好,通过两年来的人工栽培试验证明,桑黄菌是可以人工栽培的,能正常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2.
桑黄,又名鲍氏木层乳菌,是一种滋补强体、扶正固本的名贵药用菌,所含多糖体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抗癌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肿癌功能,是已知高等真菌中抗癌疗效最好的菌类,抗癌机理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桑黄作为一种名贵药用菌由于含有桑黄多糖、落叶松覃酸、三萜酸、芳香酸,对治疗血崩、血淋、盗汗等效果显著,市场前景非常乐观,由于国内外市场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野生桑黄资源逐渐枯竭,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开发桑黄有利地保护桑黄的菌种资源,同时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有效载体,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下岗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新庆 《食用菌》2004,26(5):48-48
猪苓属于多孔菌科,寄生类大型真菌是一种常用的食用和药用真菌,猪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癌功效,用途非常广泛长期以来主要由野生资源来供应国内外市场,近年来因野生资源日益短缺,市场价格稳步上涨。近年来,全国各地试种者很多,因而猪苓菌种、技术供应者也不少见,然而笔者通过近期客户电函反映,得知种植者失败者多,给农户带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花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文阐述我国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论述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针层孔菌是多孔菌中一个大属,全球共有描述的分类单位250余个,我国到目前共发现62种。桑黄学名、俗名或别名较多,目前有关桑黄的报道资料中就出现了几种学名,如:鲍氏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裂蹄木层孔菌;亦有称火木层孔菌、针层孔菌;还有称桑臣、桑耳、桑黄菇、胡孙眼等,叫法不一。  相似文献   

6.
珍稀药用真菌桑黄菌液体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珍稀药用真菌桑黄菌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分相对简单的1号液体培养基有利于桑黄菌的生长,pH值以6.50为宜或采用自然pH,培养基装量以摇瓶体积的60%-65%为宜,一级种菌龄以7d为宜,还可以向摇瓶中添加玻璃殊等使菌丝分散,促进菌丝断裂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滲透压稳定剂对桑黄菌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子坪  李娜  贺建东 《食用菌》2009,31(5):25-26
用6种无机盐和有机糖醇作渗透压稳定剂,研究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用不同的酶解渗透压稳定剂,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分离产量差异很大,体积形态也有差异。酶解和培养基渗透压稳定剂对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有显著影响,甘露醇为培养基渗透压稳定剂时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供试菌株朝鲜桑黄(Phellinus linteus)、韩国桑黄(Phellinus linteus)、中国桑黄(Phellinus baumii)、中国桑黄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斜生褐孔菌(Phaeoponus obliquus)的rDNA ITS区域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BLAST分析比对后,认为中国的药用真菌鲍氏针层孔菌(桑黄)与朝鲜桑黄、韩国桑黄是同一物种,即鲍氏针层孔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而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是另一种桑黄。  相似文献   

9.
采用代料栽培对秦巴山区野生桑黄进行人工驯化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等条件对桑黄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确定了出菇期的管理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桑黄人工栽培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湿度90%一95%,光照300lx,早中晚各通风10min,平均每袋产桑黄干品36g。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野生奶浆菌(Lactarius volemus)蛋白质、铜、铁、钙、锰、锌、硒等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含量。野生奶浆菌氨基酸总量为1.27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39.3%,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47,硒75μg/100g。野生奶浆菌是一种含质优蛋白质和各种矿物元素营养丰富的野生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大。西双版纳森林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西双版纳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两种野生食用菌抗氧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研究了生长在青海高原的两种野生食用菌——四孢子菌和黄绿蜜环菌不同溶剂粗提物组分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通过对O·-2、·OH、DPPH·和ABTS·+四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MTT法测定各组分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发现,两种野生食用菌的剩余醇溶相和水溶粗多糖相对这四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好;四孢子菌石油醚相、黄绿蜜环菌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人肝癌细胞系7721有较好的细胞毒作用。体外实验说明了两种野生食用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瓦尼木层孔菌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尼木层孔菌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其野生资源稀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特此对瓦尼木层孔菌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紫陀螺菌的形态特性及生长环境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中国三峡地区首次发现的野生食用蕈菌——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 (Iwade)Yokoyama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树桑黄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须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少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桑树桑黄发酵菌粉多糖、黄酮含量均高于子实体。桑树桑黄发酵菌粉黄酮含量为3.97%,多糖含量为12.8%;子实体黄酮含量为0.1%,多糖含量为4.76%。  相似文献   

16.
发酵灵芝菌粉和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刚 《中国食用菌》2000,19(1):35-36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的主要有效成份。本研究对工业发酵方法生产的三种灵芝菌粉与相应的野生或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进行灵芝多糖含量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发酵方法生产的灵芝菌粉在灵芝多糖含量上显著超过了野生和栽培的灵芝子实体。从而说明,利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灵芝菌粉将很有希望成为以后生产灵芝的一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许庆国 《食用菌》2014,(3):14-15
对采自泰山的8种野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分析评价,提高人们对野生菌的认识和了解,对泰山野生菌资源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桑黄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黄为珍稀药用菌,国内未见人工驯化栽培。笔者就桑黄菌母种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的筛选,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桑黄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癌最好的真菌,需求剧增,价格昂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桑黄菌的药用机理及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对分离的野生桑黄菌swp-9从不同的温度、pH值、不同的碳源和氮源以及原种培养基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显示桑黄菌swp-9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是葡萄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本项目研究的数据为桑黄菌swp-9的菌种生产、菌丝体发酵、子实体载培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