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子有性杂种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竹子有性杂交育种的研究,4年内进行了15个杂交组合,已培育出一批杂种竹,初步认为撑高×麻竹25号、34、36与撑高×(麻竹+青皮)1号具有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材质较好等特性。一、育种目的和杂交亲本性状概述我们试图通过竹子有性杂交,培育出经济价值高,能顶得上毛竹用途的大径杆丛生竹新类型,为此我们选  相似文献   

2.
竹子开花原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列举了国内外竹子开花的现状,从开花的周期、开花次数、开花类型、开花结实情况4个方面分析了竹子开花的特点,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对许多学者提出的竹子开花原因的生长周期说、营养说、外因说、自由基理论进行了分析和例证,最后从分子生物学、开花基因的分离与克隆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竹子开花的方向,以实现对竹子开花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竹子开花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竹子开花原因、生理代谢机制、试管开花及开花逆转、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学特性等各个方面对各国学者有关竹子开花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竹子开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4.
竹子开花很少,而开花后则死亡。因此,很难获得竹种。为此,采用组培法促进竹子开花结实。对刺状箣竹和苏麻竹进行组培,取得了开花结实的结果。这一技术为竹类杂交育种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15年来云南竹子的开花现象及其类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15年来在云南观察到的开花竹子61种、23属进行开花结实现象分析。指出竹子的开花结实现象可以分为全体成片开花、零星开花;开花至死、开花不死、开花至死与开花不死并存;开花后结实、开花后不结实等类型。结果首次发现,竹子的开花、结实类型与竹种是否为野生种或栽培种密切相关,也与竹子属级的分类群密切相关。具体表现有:(1)在全体成片开花的竹种中野生种的比例高达88%,在零星开花的种类中栽培种的比例为64%  相似文献   

6.
退笋是竹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严重影响着竹笋、竹材产量,极大地降低了竹林的经济效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有关于退笋的文章发表,竹子这一重要的发育生物学现象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尚未形成研究热点。通过对退笋的研究历程进行总结分析,澄清了退笋研究上一些错误观念,期望能推动退笋领域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笋用竹引种栽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产量大,价值高,竹业生产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竹子的发展,特别是竹笋具有抗癌、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被誉为。保健食品”和“美容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发展笋用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文中就笋用竹引种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竹种特性、选择好造林地、栽植优良母竹及竹林科学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雷竹是一种笋竹两用经济竹种,具有繁殖快、出笋早、发笋时间长、产量高、笋味鲜美等特点,在浙江、福建等地广为栽种。由于林地连年除草、松土、挖笋等一些生产措施,导致水土流失,生产力下降。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利用植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雷竹与针叶树种混交栽培,促进其共同生长,提高竹笋产量和林木蓄积量,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为雷竹在本地区推广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省一些地区发现箬竹(又叫箭杆竹、管竹、棕叶竹)普遍开花,楠竹等竹种也有少数开花。这种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关切。竹子为什么会开花结实竹子开花结实现象并不稀见,我国早在二千二百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  相似文献   

10.
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松树种类较多,除已普遍作为山地造林的马尾松、黑松外,又陆续从国外引进了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短叶松、等松树,特别是火炬松和湿地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已逐步成为我省淮河以南丘陵山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因此,研究掌握火炬松、湿地松等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以便人工促进开花结实,开展人工杂交育种,不断提高种子产量,以及选育良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未,我省正在进行火炬松、湿地松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为了进一步搞好这一项工作,特将有关松树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作些介绍,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世界竹种资源的分布竹类是一种最奇特的草本植物:生长快———高生长和粗生长在1-3个月内就完成;成材早———秆龄3-4年材质就达到最佳利用状态;产量高———是一般木材树种生长量的2-3倍;可永续利用———一次种下,可年年发笋成竹:竹子的很多材性优于木材...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72年开始进行竹子有性杂交育种的研究,在四年时间内,进行了十五组合的杂交,已培育出一批杂种竹。1976年我们对1972年保存下来的65丛杂种进行了比较鉴定,初步认为撑篙×麻竹25号、34号、36号与撑篙×(麻竹 青皮)1号具有生长快、繁殖能力强、材质较好等特性,计划与生产部门协作,扩大试验,以便进一步鉴定其品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更新是复壮竹林的一种方式,尤在交通不便,劳力缺少,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利用竹子开花结实后散落的种子,自然发育成林,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更新措施.为了促进冷箭竹(Arundinaria fangiana Camus)开花迹地的更新复壮,我们于1985年5—7月,分别在卧龙、蜂桶寨,喇叭河自然保护区,调查了冷箭竹的天然更新情况.调查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进行.标准地样方设置按三角形排列.样方面积,根据更新苗年龄和大小定为1—2平方米.每个样方分丛按代测定更新苗的数量和生长,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毛竹不仅生长快,成材早,用途广,而且竹林永续利用的特性为一般树种所不及,是我国主要用材和经济竹种。毛竹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仅借助地下茎每年(或每度)出笋形成新竹,构成竹林。对此,我们开展了有领导、工人、科技人员三结合的科学实验,对毛竹出笋、退笋规律及合理留养和挖取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试验结果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我们对位于玉溪地区新平县城郊的省级甜龙竹样板基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基地的上、中、下三个坡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基地竹林生长状况),分别选择出包括相邻4丛竹子的22块样地进行调查。初步总结出:甜龙竹的发笋数量与母竹株数的结构关系、竹笋的高生长规律、枝条生长规律以及竹笋的退笋率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一次种植,多年利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般竹子造林后5~10年就可以年年砍伐利用.生长好的竹林,每667m2年产竹材500~2 000kg,超过一般速生树种的年生长量;发展笋用林,采取集约经营,每667m2产值5 000~6 000元,是当前农村致富的支柱产业,被誉为穷人的木材,发展竹子前途远大.  相似文献   

17.
竹子开花,随即死亡,这对发展竹子生产的威胁很大.据湖北省一些地方的经验,采用尿素水浇施开花的竹子,可使竹子得到挽救,并重新发叶,次年春还可大量发笋,长成新竹.其方法是:取尿素一斤,兑水40斤,充分溶解后,对正在开花的竹子,每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竹子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Azis.  SA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1-7
竹子在印度尼西亚广为使用,尤其是在乡村,因为它生长快,易采伐,使用方便,性能好。本文“印度尼西亚竹子栽培与利用”报道了目前印尼竹子的栽培、加工及研究、开发方面的进展。在印尼,许多竹种的栽植历史已有好几百年。传统的繁殖方法是用秆及鞭,而其它栽培繁殖方法尚处于试验阶段。可以这样说,印尼的竹子栽培研究尚处于早期的开拓时期。竹子在印尼有许多用途,如建筑材料,家具,墙,篮子,家庭器具,造纸,篱笆,手工艺品,农具,乐器及食品。目前,印尼竹子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正处于全面的开发阶段。今后竹子作为工业用材的前景非常广阔,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竹子对乡村社会的贡献,促进竹子工业利用的发展,我们应该对竹子的生物学特性,营林,社会经济,新产品设计、开发,防蛀防霉,精加工等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竹子成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竹子开花生物学特性、人工诱导开花与逆转、成花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竹子成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竹子砍伐后的伐桩俗称竹蒲头。毛竹砍伐后留在林地的竹蒲头,一般要10年左右方会烂掉。据我们调查,一亩毛竹林有10%的林地被竹蒲头所占据,严重影响出笋、成竹。为了加速竹蒲头腐烂及改进竹林施肥方法,我们在竹蒲头内进行了施尿素试验。试验表明,在竹蒲头内施尿素不易流失,也不会被杂草夺走,但竹子能吸收,因此出笋多、产量高;同时,能加速竹蒲头的腐烂,有利于竹林的再生产。在开花竹林中对竹蒲头内灌尿素,还可抑制竹林开花或使开花竹林在2—5年内复壮。所以,在竹蒲头内施化肥是一种值得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