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光照强度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光照与遮阴处理——39%、13%和1%自然光照,对烤烟上部叶片的植物学特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遮阴弱光下生长的烤烟叶片狭长,干鲜重和比叶重较小。与生长在自然光照下的烤烟叶片相比,1%自然光照烟叶的鲜重、干重和比叶重分别降低了56.5%、87.9%和85.1%。②遮阴弱光下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且光照强度越小,增幅越高。③在遮阴弱光条件下,烤烟叶片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和CO2补偿点(Γ)降低了,表观量子产额(AQY)、羧化效率(CE)、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350)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升高了。但在1%自然光照下,烤烟叶片的AQY和A分别为0.0114CO.photon-1和2.1μmo.lm-2s-1,仅是自然光照下烟叶的47.5%和23.1%。  相似文献   

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光合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田间条件下3个紫花苜蓿品种(肇东苜蓿、准葛尔苜蓿和CW200)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了3个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肇东苜蓿干草产量高于准葛尔苜蓿和CW200,肇东苜蓿和准葛尔苜蓿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CW200。与CW200和准葛尔苜蓿相比,肇东苜蓿叶片的细胞间隙CO2饱和时的光合速率、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羧化效率以及表观光合量子产额较高,而且肇东苜蓿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也较高。肇东苜蓿的光合能力高于其它2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设施栽培4 a生艳光油桃为试材,研究喷施w=0.3%的KH2PO4对油桃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KH2PO4后,油桃的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产额(AQY)均升高,光补偿点(LCP)则有所降低;CO2补偿点(CCP)降低,而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CE)升高;净光合日变化曲线处理和对照均为"双峰"曲线,喷施处理后日平均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喷施KH2PO4提高油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对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克隆植物不同分株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位测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对光合有效辐射(PAR)与胞间CO2浓度(Ci)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草莓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均可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方程来拟合。光饱和或CO2饱和时草莓远端分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高于近端分株,但光饱和点却显著低于近端分株。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p)和Ru BP羧化效率(CE)在草莓的基株和分株间差异显著。远端分株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助于草莓累积更多的同化产物,占据更多空间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得种群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5.
连翘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连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连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午休"现象,12:00时Pn出现高峰,峰值为13.54μmol/(m2.s),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Tr、Gs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连翘叶片光合作用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相对湿度RH。连翘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 360μmol/(m2.s)和26.0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9 5;CO2饱和点较高,在2000μmol/mol范围内未达到饱和,CO2补偿点为81.79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6 3。以上结果表明,连翘是一种典型的阳性C3植物。  相似文献   

6.
影响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响应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O2水平下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人参叶片光合作用CO2补偿点为36.6 μmol·mol-1.CO2在36.6~500μmol·mol-1范围内,随CO2增加光合速率快速提高,羧化效率迅速下降;当CO2超过500μmol·mol-1时,随CO2的增加光合速率缓慢提高,羧化效率缓慢下降.低温和低光照强度均可成为人参叶片光合速率的限制因子.25 d叶龄的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的响应较敏感,当CO2从150μmol·mol-1增加到1800μmol·mol-1时,光合速率提高216.7%(3.9μmol·m-2·s-1);63 d叶龄的人参叶片光合速率对CO2水平的响应不敏感.无O2时人参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正常O2含量时的光合速率,但这种差异随CO2量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7.
张光飞  翟书华  苏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2-14683
利用CO2光合测定仪分析了引种栽培的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和饱和光强,通过控制叶室的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了叶片的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为5.3μmol/(m^2·s),饱和光强为500μmol/(m^2·s),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092,CO2补偿点为51.8μmol/mol;光合速率在叶温10-20℃内随温度升高上升,加~35℃随温度升高下降,最适温度为16~31℃;相对湿度20%~80%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湿度增加而增大,最适相对湿度条件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
华木莲与木莲属两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美产Li-6400P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首次比较测定了濒危植物华木莲与乳源木莲、巴东木莲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和光合日进程。其中4年生华木莲的净光合速率为(9.75±0.73)μmolm-2s-1,蒸腾速率为(2.59±0.34)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为(3.81±0.37)μmolCO2mmol-1H2O,光饱和点约为900μmolm-2s-1,光补偿点约20μmolm-2s-1,CO2饱和点为1000μmolmol-1,补偿点为43.79μmolmol-1,表观量子产额为0.0498,羧化效率为0.059。与乳源木莲、巴东木莲相比,华木莲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表观量子产额、羧化效率、光补偿点高;水分利用效率、光饱和点、CO2饱和点和补偿点低。华木莲要求较高的水湿条件,与其濒危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叶片厚度等结构变化研究表明:随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宽度、细胞间空隙率均表现为随之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烟株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新鲜烟叶的上部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细胞宽度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变化规律.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细胞宽度的差异极显著,细胞间空隙率的差异不显著;在田间不同生长时期栅栏组织细胞宽度的差异极显著,叶片厚度的差异显著,细胞间空隙率的差异不显著.烟株移栽后天数与栅栏细胞宽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厚度和细胞间空隙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烟叶栅栏组织细胞宽度与叶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烤烟成熟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主要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升高,叶片气孔导度表现为"∧"型的变化,即两头小、中间大;细胞间隙CO2浓度表现为随之降低的变化规律;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辐射、大气温度和叶片温度表现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上、中、下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光合辐射的差异显著;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辐射、大气温度和叶片温度的差异均不显著.叶片上、中部叶位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在8:30有明显的高峰;3个叶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进程呈现出平坦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和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随之降低,两糖差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部位烟叶之间两糖差值、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的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之间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还原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极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与两糖差值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与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两糖差值与总糖/烟碱、还原糖/烟碱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烤烟成熟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的叶片在成熟过程中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等3个叶片组织结构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棉组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均表现为随之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烟株移栽后天数的增加,各部位烟叶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的差异极显著,海绵组织厚度、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差异显著;烟株移栽后天数与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海绵组织厚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烟叶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和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海绵组织厚度与栅栏组织厚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田间状况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烟碱、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烟碱、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新鲜烟叶中烟碱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下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烟叶部位之间烟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极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之间烟碱、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均极显著。移栽后天数与烟碱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中烟碱与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与发育状况,为改进烤烟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栽培条件下,于不同叶龄期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的鲜重、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进行了测定,从定量角度分析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和不同叶龄期叶片主要植物学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叶龄的增加,各部位叶片鲜重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无明显的变化规律。3个部位之间叶片含水率及鲜干重比值差异均显著,不同叶龄之间叶片鲜重差异极显著;叶龄与叶片鲜重之间、叶片含水率与鲜干重比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以移栽时期、追肥时期二因素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大田生育期逐渐缩短。随着追肥时间的提前,各处理生育期相应缩短;适期早栽和追肥前移对烤烟品质的提高有积极影响,烟叶的物理性状以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和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25 d内完成氮素追肥最适宜;各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随着移栽时期和追肥时期的提前而增大,提前10 d膜下井窖式深栽+移栽之后30 d内完成氮素追肥的栽培组合最适宜当地的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6.
对烤烟植株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所经受的光照时数、活动积温和降雨量等生态因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3个部位烤烟叶片所经受的光照时数、活动积温和降雨量均呈现出随之增加的变化;不同烟叶部位之间累计降雨量的差异不显著,活动积温的差异显著,累计光照时数的差异极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之间3个生态因子的差异均极显著.对3个不同部位叶片所经受的生态环境比较看出,以中部叶片经受的活动积温最高(1 639℃)、光照时间最长(530 h)、累计降雨量最多(279mm).相关分析表明,活动积温、累计光照时数、累计降雨量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叶重和均价与累计降雨量、累计光照时数、活动积温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盖措施对大田烤烟叶片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6种农艺覆盖措施对云烟85叶片淀粉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云烟85各部位烟叶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总体上符合3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移栽后40 d内,叶片淀粉含量较低;移栽后40~60 d,淀粉迅速积累,之后变化趋于稳定,在生长后期部分处理的淀粉含量又有所下降。(2)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在移栽后的50.60,70 d以内,不同处理间烟叶淀粉含量的差异较大,之后各处理间差异逐渐减小,表明大田前中期处理间烟叶淀粉含量的变异大于中后期。(3)成熟采收期下部烟叶淀粉含量在处理间的变异系数较大(9.5%- 12.6%),上部烟叶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次之(5.4%-8.3%),中部烟叶的变异系数较小(3.6%-4.0%)。(4)不同覆盖处理间烤后烟叶淀粉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以“旺长期揭膜+中耕培土+垄上覆盖秸秆”处理的烟叶淀粉含量较低,在中、上部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与成熟期鲜烟叶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2。  相似文献   

18.
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式对烤烟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研究烤烟田间生长状况、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可以显著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处理T7[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喷施叶面肥(1∶1 000)]促进效果最明显。处理T_6[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团棵期)喷施叶面肥(1∶600)]的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均接近优质烟叶的要求,降低上部叶和中部叶的烟碱含量,提高烤烟中部叶钾含量。处理T_5[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团棵期)喷施叶面肥(1∶200)]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也较适宜,同时处理T_5可以显著增加上部叶钾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处理T_7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不利于烤烟烘烤质量的体现。[结论]总体来看,处理T_6效果最好,T5次之。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凉山地区不同苗龄(70、80、90 d)对烤烟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苗龄的增大,烤烟叶片数、茎高和茎围均显著增大,各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上部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及糖碱比有降低的趋势;除新植二烯外,4类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及其总量均以80 d苗龄处理最高。综合来看,凉山地区烤烟移栽的最佳苗龄为80 d。  相似文献   

20.
移栽期是调节烟草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主要手段,确定适宜的移栽期对烤烟获得优质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对适宜移栽期与烤烟品质影响的后期研究提供参考,综述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特征,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品质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总结现阶段烤烟移栽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应加强研究的内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