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凉山州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鼠害草原31.6万公顷。2001年以来,对已建立的草原无鼠害示范区的害鼠种类数量、植被变化进行了监测,初步掌握了害鼠的种类特点、分布、动态及植被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高原地带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共有草原2087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州.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给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构成巨大威胁.2001~2005年,四川全省累计发生草原鼠害面积1421万公顷·次,严重危害面积998万公顷·次,已造成"鼠荒地"548万公顷·次.为了遏制鼠类对草原的危害,每年的冬、春季节,省、州级草原站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组织群众进行高原鼠兔的大面积灭治.这种依靠发动群众投放毒饵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使工作开展艰难,影响灭鼠成效.  相似文献   

4.
凉山州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鼠害草原31.6万公顷。2001年以来,对已建立的草原无鼠害示范区的害鼠种类数量、植被变化进行了监测,初步掌握了害鼠的种类特点、分布、动态及植被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鼠害是四川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草原鼠类啃食牧草、掘土造丘,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影响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川草原鼠种主要有高原鼠兔、藏鼠兔、高原鼢鼠、高山姬鼠等。近10年来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在4500~46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之间,处于高发状态。1存在的问题1.1鼠害严重,防治难度高四川省草原鼠害广  相似文献   

6.
2001年以来,凉山州在木里、盐源两县建立草原无鼠害示范区153 998公顷,安装鹰架338座。通过对害鼠天敌的保护与利用,鼠类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害鼠数量明显降低,有力地保护了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凉山州在木里、盐源两县建立草原无鼠害示范区153998公顷,安装鹰架338座。通过对害鼠天敌的保护与利用,鼠类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害鼠数量明显降低,有力地保护了草原资源。  相似文献   

8.
东北鼢鼠的发生与危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地区鼠害频发,并呈危害上升趋势,近5年的调查显示,在该市的55.07万公顷的草场上,平均每年鼠害发生面积2.90万公顷,平均牧草损失928万千克。其中以2004年发生最重,全市发生面积在4.08万公顷,造成牧草损失1420万千克。鼠害不仅造成草原减产,鼠道、洞穴及鼠对草根的啃食等使草原植被稀疏,地表裸露,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鼠还是多种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宿主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理塘县是甘孜州五大牧业县之一,共有草原99.25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8.4%。近年来,鼠虫害日趋严重,对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构成严重威胁。从2001-2006年,全县累计发生草原鼠虫害交叉感染面积19.34万公顷·次,严重危害面积8.67万公顷·次,已造成鼠荒地4.13万公顷·次。为了有效遏制害鼠、害虫对草原的危害,每年在省、州草原站和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下,组织群众开展高原害鼠的灭治和蝗虫三龄前期的适时灭治。  相似文献   

10.
甘肃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肃草原啮齿类动物区系由68种组成,占全省啮齿动物总种数的75.6%,其中,大多数种的种群密度不超过经济损害水平,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有18~26种的种群密度几乎经常维持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上,是不同草原类型的优势种害鼠。草原鼠害区划工作应遵循历史发展、生态适应和生产实践的原则。以草原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地带性生物气候和地带性植被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5个区;以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带性草原类型,具有代表性鼠类分布型和优势种害鼠为指标,将甘肃草原鼠害划分为13个草原鼠害亚区。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草原生态脆弱,植被低矮稀疏,加之长期以来人为因素的破坏,为草原害鼠提供适生环境,一直以来草原鼠害每年以66.67万hm2的规模发生,鄂尔多斯草原是草地鼠害的频发区和重发区。从1974年开始鄂尔多斯市进行大面积鼠害防治。1974~1995年灭鼠完全使用化学制剂,从1996年开始应用生物制剂C型和D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经历了从单一化学防治到以生态控制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过程。进入十二五,鼠害灭治更加突出绿色植保理念,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加大防治力度,有效防治草原鼠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海北州通过坚持多项措施的鼠害综合治理工作 ,并逐步制度化、法制化 ,经过 7年多的努力 ,终于在 2 0 0 0年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无地面鼠害州”。综合治理鼠害带来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其作法也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肯定 ,2 0 0 1年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在该州召开了“全国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现场会” ,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 ,并在 9个省(自治区 )开始建设“无鼠害示范区”项目。据统计 :“九五”期间 ,海北州共治理草原鼠害131.4 8万公顷 ,平均灭效 95 .6 %。每公顷有效洞口由 30 4只减少到 3.33只。共减少经济损失 6 .4 5亿…  相似文献   

15.
共和县恰卜恰镇、东巴乡、廿地乡有草地面积12.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2.4万公顷,高原鼠兔危害严重,危害面积达7.57万公顷。2003年青海省农牧厅给共和县下达了《青海省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防治高原鼠兔5.33万公顷任务。该县于2003年11月16日至12月28日,历时28天,共投资资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与森林一起构成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草原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牧区农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鼠虫害是我国草原上重要的生物灾害,其大面积发生,造成草原生产力下降,加剧草原沙化退化,影响牧区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增收.2008年,草原鼠虫害偏重发生,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科学防灾减灾.全国共完成草原虫灾防治7 758万亩,完成草原鼠害防治9 688万亩,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20%和4%,有效遏制了草原鼠虫灾害蔓延的趋势.防治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防治工作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招鹰控鼠是利用鼠类天敌食物链关系,在鼠害草地上建立鹰架招引鼠类天敌控制鼠害。作者结合长期实践经验,通过对鹰架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进行改进,提高了诱引鹰类天敌和控鼠效果,提出了适合甘南高寒草原招鹰控鼠的规范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武勇 《草业科学》2005,22(11):16-16
10只人工野化的狐狸被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站工作人员放归草原,担负起防治鼠害的“重任”。至此,宁夏已成功野化放归65只狐狸,控制草原鼠害面积超过10万hm^2。宁夏拥有天然草原300多万hm^2,近年随着退牧还草、封山禁牧等生态保护工程的相继实施,境内的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然而鼠害问题也日趋严重。虽然传统投放药物毒杀的防治办法效果明显,但是剧毒农药对草原害鼠的天敌也形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州5县18个乡的草场进行了害鼠、害虫、毒草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面积达154.64万hm^2,其中鼠害面积61.96万hm^2、毒草危害面积45.32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6.84%,鼠、虫危害年损失牧草96498.37万kg,相当于66.09万只羊单位的全年饲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