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高寒资源是大自然的主体部分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甘南草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和涵养区,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护和建设好甘南草原,不仅影响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维系着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危。  相似文献   

2.
甘南高寒草原高原鼢鼠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鼢鼠不仅与家畜争夺优良牧草,降低草原载畜量,而且终年打洞造穴、挖掘草根、推出地表土丘,导致植被盖度降低,地表土裸露,引起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灾难。通过对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完善,提出了适合甘南高寒草原高原鼢鼠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天祝县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草原分布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高原鼠兔是南部草甸草场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有效洞口密度达458个/hm2。为了进行有效防治,制作鹰架,招鹰控鼠。观测结果表明,招鹰控鼠方法控制高原鼠兔效果明显,第3年有效洞口密度平均降低37.5%,植被破坏率平均减少11.4个百分点,有效抑制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的恢复,减少了牧草损失。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8月至2009年10月在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的高寒草甸草原采用架设鹰架招鹰的方法做高原鼠兔防控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区的鼠密度明显低于对照区的鼠密度(︱t︱〉t0.05);在同一年的4个季节内,种群密度变化趋势都是先低后高再低,其中峰值基本都出现在第2季度,谷值基本出现于第4季度;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季节,试验区的鼠密度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区的鼠密度(︱t︱〉t0.01);招鹰灭鼠的作用机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而破坏高原鼠兔生存环境,干扰其生存活动,使其在原有栖息环境中感到生存不安全时就会造成种群迁移,对防控草原鼠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南草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优质牧场,是甘肃省最大的草原,全国第五大绿色草地。甘南丰富的草原资源,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无限壮美的草原风景,是开展草原观光旅游的最佳选择。开展草原观光旅游有利于提高国民对草原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甘南草原旅游、草原环境和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作为青藏高原最主要的营地下生活啮齿类动物,其通过挖掘行为将大量土堆积于草地,形成大小不一呈镶嵌式分布裸露土丘,对周围植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本研究在封育与放牧条件下,对青海贵南高寒草原鼠丘及周边区域群落植物种组成和重要值、功能群生物量构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明晰鼠丘区域植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特征在放牧和封育下的趋同规律。结果表明,1)封育和放牧样地鼠丘上植物种数极少,分别为17种和11种,封育利于鼠丘植物种的侵入和生长;2)鼠丘形成增加周围区域地上生物量122.71 g·m^–2和地面芽植物比例(20.77%),降低地下芽植物比例(22.50%),促使鼠丘周边区域草地由禾草/莎草群落向禾草群落转化,但对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无影响;3)封育降低了鼠丘周边区及非鼠丘区草地群落稳定性,放牧增加了鼠丘周边区及非鼠丘区草地稳定性;4)鼠丘草圈增加的植物生物量可部分补偿裸露鼠丘损失的地上生物量,封育和放牧样地分别补偿35.28%和57.93%的裸露鼠丘损失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阿不满  张卫国  常明 《草业科学》2012,29(12):1945-1950
牧区草原承包制从20世纪80年代推广至今,历时近30年。然而,这项旨在根除“草原大锅饭”弊端,激发牧民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积极性,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趋势的举措,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目前学术界尚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牧户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甘南牧区草原在发展中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牧区草原承包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草原承包到户的实际效果与期望效果相去甚远,有些方面甚至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在深刻分析甘南牧区草原承包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完善草原承包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阐明草地补播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食性的影响,能为其防控和草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利用胃容物显微分析法,研究高原鼢鼠在甘南高寒草甸补播草地和退化草地的食性与生态位差异。结果发现,草地补播显著改变了高原鼢鼠的食物资源,退化草地下优势植物主要是菊科(Asteraceae, 45.30%)、唇形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阐明草地补播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食性的影响,能为其防控和草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利用胃容物显微分析法,研究高原鼢鼠在甘南高寒草甸补播草地和退化草地的食性与生态位差异.结果发现,草地补播显著改变了高原鼢鼠的食物资源,退化草地下优势植物主要是菊科(Asteraceae,45.30%)、唇形科(Lamiaceae,26.40%)和蔷薇科(Rosaceae,18.72%),而补播后则变为禾本科(Poaceae,37.00%)、蔷薇科(25.68%)和莎草科(Cyperaceae,16.54%).退化草地中高原鼢鼠采食15科27属27种植物,食物比例中蔷薇科(45.72%)、禾本科(19.68%)和廖科(Polygonaceae,17.11%)最高.而在补播草地高原鼢鼠采食15科25属28种植物,主要采食蔷薇科(40.71%)、禾本科(25.32%)、廖科(11.70%)和莎草科(11.45%).草地补播影响了高原鼢鼠采食植物的比例,且食性的生态位宽度、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补播可以通过减少杂类草的比例来减少高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喜食植物的减少可能会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时间从而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代价.通过补播影响高原鼢鼠食性是其生态防控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银黑狐投放区域采取路线调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样地和样方对害鼠密度、植被种类、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等进行调查,为今后银黑狐投放进行生态控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畜牧兽医》2014,(2):72-72
甘肃草原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中间地带,海拔1000~3000 m。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类型区,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及省境北部的荒漠、半荒漠沿线一带。全省草原面积1780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9.4%,是耕地的4.5倍,林地的3.1倍,位居全国第六,是全国重点草原牧区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牦牛养殖是甘南高寒牧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甘南州养殖牦牛90余万头,约年产鲜牛粪48亿t,但牦牛粪资源化利用率极低.本文系统分析了牦牛粪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天祝高寒草原草地植物黑粉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2-2007年调查研究了甘肃天祝高寒草地植物黑粉病,报道了草本植物上6种新的黑粉病,分别是直立黄芪黑粉病、苔草黑穗病、嵩草黑穗病、棘豆黑粉病、乌头黑粉病及白草黑穗病。对每个病害发生的症状、病原形态及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同龄牦牛犊对比。结果表明:娟犏牛公牛犊初生、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分别比同期公牦牛犊增加7.05、43.03、64.06和74.30 kg,分别提高了52.81%、58.58%、78.82%和54.54%;母牛犊体重分别增加6.17、34.80、55.24和65.95 kg,分别提高了47.94%、48.03%、70.88%和51.61%,差异均极显著(P<0.01)。公、母娟犏牛初生~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3.78 g和490.06 g、160.28 g和144.00 g、362.22 g和336.44 g;0~18月龄娟犏牛犊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当地牦牛犊增加124.59 g和110.70 g,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公牛进行了育肥,分析其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娟犏牛的生产提供基础性资料。将甘肃省夏河县牧区阿纳扎西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放牧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38头娟犏牛,出售到本县的半农半牧区暖棚舍饲育肥90 d。结果表明:6月龄组娟犏牛净增重58.63 kg,平均日增重651.44 g,盈利521.12元/头,投入产出比1∶1.59;18月龄组净增重69.45 kg,平均日增重771.67 g,盈利603.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57;30月龄组净增重73.70 kg,平均日增重818.89 g,盈利705.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66。经显著性检验,娟犏公牛各年龄组之间育肥末期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异地暖棚舍饲育肥,反季节出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且6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育肥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当年产的6月龄娟犏牛公牛经过冬季舍饲暖棚育肥后当年反季节出栏,以减轻草场压力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甘南州于 2021 ~ 2022 年在夏河县达麦乡开展安格斯牛、娟姗牛冷冻胚胎移植试验 ,结果表明:对 187 头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 137 头,发情率 73.26%,共移植 69 头,受体可用率 50.36%,受孕 35 头,受胎率 50.72%,产犊 33 头,移植安格斯牛胚胎受体母牛难产率 14.29%。得出结论: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改善饲养管理模式、完善移植环境、筛选适合本地区的胚胎品种等措施,可有效提高胚胎移植试验受胎率,推动牛胚胎移植技术在甘南高寒地区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甘南草原载畜量严重超载,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极其严重,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乏亡的恶性循环周期。建议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减少现有牛羊存栏数量50%,搞好畜群棚圈饲槽建设,开辟利用农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坚持放牧加补饲,科学养畜。以期均衡牛羊四季的饲料营养水平,防止对草原的过度利用。牛羊年出栏率可由放牧条件下的23%提高到补饲条件下的50%~100%。极大地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牛羊产品质量。同时逐步增大草原水源的涵养量,为三江源头的草原生态恢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草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甘南草原面积4084万亩,但近年来却面临不同程度地退化,直接影响到牧民的生产生活和牧区的经济发展,造成水土流失,江河泥沙淤积,草原沙漠化等严重生态问题。造成甘南草原大面积退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超载过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超载过牧,使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