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前不久,在广州番禺举办的中国第九届盆景展中,郑州市碧沙岗公园王小军选送的柽柳盆景"柳荫牧歌"获得银奖。作品以垂枝式造型模仿大自然中依依垂柳的神韵,灵动清新,富有诗情画意。"柳荫牧歌"是根据2010年在上海"东沃杯"全国盆景精品邀请展中,现场创作表演中获得银奖的作品"拂翠"改作而成。创作前的柽柳树桩主干苍劲自然,过渡枝自然到位,但4个联在一起的树干呈"一"字形排列,缺乏立体感。为了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盆景》2014,(7):63-63
这盆题名为《浓荫蔽日》的小叶黄杨盆景,是广州盆景协会会长陈昌的藏品。作品是60年前选苗扦插的,40年间历经多次修剪造型,定型上盆距今也已20余载。作品整个造型为大树型,树高82厘米,树干直径12厘米。创作初期采用蟠扎细剪的苏派盆景方式造型,后期充分发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优势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领域里,要算盆景艺术是最独具特性了。它用活的、有生命的树木为素材,按照盆景美的规律来造型、经过长达数年或更多的时间养护完善过程,最后成为既高于自然、又有深邃意境的艺术作品。针对盆景作品的这一特点,我想就盆景的健康美谈点看法。树木盆景是否健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树木是否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您好!现就贵刊2004年第12期盆景世界栏目《能否说是新款盆景》一文,发表一些笔者看法.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从作品的照片上看,作者在造型上是想有所突破。但我觉得作者把盆景艺术看得太简单了。要知道任何一种艺术的创新都应建立在雄厚的传统的基础上,抛开传统,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作品也将无生命力可言。现  相似文献   

5.
树木枝部在盆景造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主干构成盆景的骨架。盆景中树木枝条应达到: (1)由下往上,枝条由粗变细、由长变短。但为了使树木枝部轮廓线富有节奏感,枝条的粗细与长短应适当地穿插。 (2)分枝点应在树干的1/3或2/3处最符合视觉习惯。 (3)分枝角度应较大,这易于  相似文献   

6.
在树木盆景中布石,古已有之。历代绘画艺术中,树木和山石也是经常形影不离的。布石得当,会使咫尺之树有参天之势,给盆景增添不少画意诗情和自然情趣。有的树木盆景树冠很美,但树干细而无姿,为弥补这一缺陷,可在树干前或树干旁配置一块有一定姿色的山石,树、石相互衬托,使景观更加优美(如图一)。若在悬崖式树木盆景适当位置,布置一块形态上乘的山石,  相似文献   

7.
这是盆景老艺人朱宝祥的盆景精品之一,题名为《高山流水》。朱老出身于南通盆景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一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评比中获奖。这盆树桩盆景脱胎于南通地区的两弯半造型。结构流畅,静中有动,自然天成。长长的飘片,气势洒脱、灵动,有着淙淙清泉从山涧悄然而下的意态。右侧向上  相似文献   

8.
盆景《相思》,是广州盆协会长谭其芝先生所作。在今春韶关中山公园举行的迎春盆景联展中,受到大家的赞赏。作品造型雄伟,双干拔地而起,主干上又分出小干,形成三干挺立,直指云天。树干有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焦国英创作的盆景作品“玉兔祝福”,以它奇美的造型,吉祥的名称,在北京首届国际盆景展览会上荣获金奖。焦国英说,这次的成功,多亏了铁路部门的大力协助。 4月26日下午6点多钟,62岁的老焦和他的小女儿代表丹阳、镇江两市人民把参赛作品“玉兔祝福”小心翼翼地捧在怀  相似文献   

10.
柽柳也称三春柳、观音柳、红柳,是河南省中州风格盆景的常用植物之一,也是中州盆景的代表树种。用其制作盆景,树干苍劲古朴,树冠既可修剪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型,又能加工成挺拔俊逸的松树型,以及自然清新的自然型。柽柳为柽柳科柽柳属落叶灌木或小  相似文献   

11.
“因树造型”是岭南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又很注重露根效果,而头根、树干则是造型的基础,从立意、选胚、定托、蓄枝截干、枝法布局等,都是在这基础上顺理而成章的。“榕树型”盆景,其风格是盘根错节,浑厚苍劲。榕树的头根、树干部分的自然生态特点除了坑稔、结节之外,其中还有很多气根垂挂,这是“榕树型”的独特之处。盆景树型的塑造,其树种,只要具备能够塑造某种树型的可行性就可选用。例如笔者以一株榆树树胚,立意将其培养造就成为“榕树型”的风格。榆树树胚本身的坑稔、结节容易得到,但“气根”就很难天然生成。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注重盆景的自然美,是盆景界的永恒潮流。现在中国盆景界基本摒弃了"规则式"造型,正向着自然式造型迅猛发展。国外盆景的情况也是这样。本文举一件日本真柏盆景为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这件作品(见图1,来自《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第1期彩页)曾荣获日本盆景最高奖项——"国风大奖"。它极为苍古,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第8期48页,第9期封3和第10期封4连续发表了题为《纤夫》,《历尽沧桑仍矫健》、《古韵春辉》三幅盆景摄影作品,一次又一次拨动了笔者的心弦。作品的共同之处是各自采用不同的造型手法,奏出了抗争、奋进、向上的生命之歌。《纤夫》可算是一象形盆景,十分简练。为了真实地反映纤夫的动态,作者有意将主干下面的两条主根提起并斜栽,尽量让全株树的重心落在盆外,这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为什么它没有翻倒?哦,背上有一条无形的绳在拉着它。不!应该是它拉着那条绳在艰难然而又是坚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进。多少个严  相似文献   

14.
伍宜孙大师新作《罗汉松》(《中国花卉盆景》96第7期封面)枝托分布巧妙自然,过渡合理;桩头盘根错节,曲虬有力;树干侧斜雄浑苍劲,灵动之中颇具稳健;用盆大小、深浅、色泽及配件位置和谐得体,加工雕饰痕迹都深藏不露地融于桩景的整体之中。但在仔细欣赏的过程中,觉得该作品有两点值得商榷。这里笔者斗胆提出,请教于百家。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千层金’树干独立,叶片细小、叶色全年呈金黄或鹅黄色,是近年新引进的彩叶绿化树种。郑州碧沙岗公园的盆景工作者利用其枝条柔软、易于造型、耐修剪的特点,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彩叶盆景树种,尝试制作出了仿垂柳造型的垂枝式盆  相似文献   

16.
"卧倒!匍伏前进。"这是军训的基本功。然而,"卧松"就是树干卧倒匍伏在盆上的一种艺术造型。由于它是松树,故称"卧松"。山松本是直立生长,但是倒卧在盆上,匍伏向上求生,顽强意志不亚于军训。就此造型谈点体会。一、卧松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为自然界影响,风雨雷电冲刷泥土,山体崩塌,幼苗期树干倒下横卧,见图照1。另为桩材经裁截加工后,人为地把它倒卧栽植,见图照2。二、"卧松"盆景的造型构图设计种类繁多。但实际造型中,只要遵循两大原则,就会发挥得更好,意境更新。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介绍的铅丝缠绕定形方法,是这种盆景制作技巧之一。但此法只能改变树苗干枝的弯曲程度,却不能变动枝干的基本构成,如不能使树苗长出需要的节杈,不能使树干由粗变细。一株树干从根基至树冠上下粗细一样的幼树,无论怎样弯也不会有古树的形象。若要使它苍老古朴,就得在培育中使其树干能从基部向上有明显的粗细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一件盆景作品基本上只有一个最佳观赏面,或者说仅限于两面。本文中分别标号的4张榆树图照系同一作品,虽原造型还不够理想,但基本上可以四面观赏。这棵榆桩是在1994年立春后在市场购得,毛坯下部大,上部渐细,有自然形成的空洞,树干呈螺旋形弯曲(见图1)。系制作四面可观桩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伪装式又称贴木式,制作方法很多,现把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其一:有的树木盆景,树冠优美,但树干细而无姿(如彩片九里香盆景),其欣赏价值不高。为弥补树干缺陷,可找一大小适宜同种树木已枯死树桩(要有一定姿色),贴在树干前面,把枯树桩根埋入盆土  相似文献   

20.
梁悦美女士是享誉世界的盆景艺术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共同的盆景艺术大师。她的佳作不断问世。笔者在此仅选择一件真柏盆景(见照图),加以欣赏。这件真柏盆景造型奇异壮美,尽管未作艺术题名,仍充满了诗情画意,盆中古树那如同双龙拥抱的艺术形象,似在诉说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感人至深!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有以下特点:一、展现动态之美,讲求重心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