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外源IBA对裸花紫珠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吲哚丁酸(IBA)5个浓度(0、1 000、1 500、2 000、2 500 mg/L)处理。每隔6 d从1 500 mg/L IBA浓度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1次,测定在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扦插80 d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生根效果。结果表明:不同IBA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IBA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插穗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降低了偏根率。其中,以1 500 mg/L 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根体积最大,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在裸花紫珠插穗根原基诱导和愈伤组织形成阶段,1 500 mg/L IBA处理可提高插穗基部IAA和GA3含量,降低ABA和ZR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迅速升高。在不定根形成、发生及生长发育阶段,IAA含量下降,IAA/ABA和IAA/ZR比值逐渐降低。较低的内源ABA、ZR含量和较高的IAA、GA3含量及IAA/ABA、IAA/ZR比值,有利于裸花紫珠插穗半木质化插穗不定根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2.
2.5%单氰氨诱导巨峰葡萄芽解除休眠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Kyoho grapevine)为材料,用单氰氨对其休眠芽进行催芽试验,并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芽的内源激素、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5%单氰氨处理能解除巨峰葡萄芽的休眠;2.5%单氰氨处理使休眠芽内GA3和ZR含量升高,IAA、ABA含量不断降低,淀粉酶活性加强,从而促进淀粉加速降解为可溶性糖.推测内激源素水平及代谢变化可能是单氰氨解除巨峰葡萄芽的休眠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浓度分别为20,50mg/L的GA3,NAA,ABA,6-BA涂抹谢花40 d后的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幼果.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的相关品质.结果表明:(1)20mg/LAA能够显著提高毛叶枣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有机酸的含量,但对单果重没有影响;20mg/L 6-BA也能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含量,但降低了单果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20 mg/L ABA能促进果实增大,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和有机酸的含量;20 mg/L GA能增加有机酸的含量,但降低了含糖量、单果重及维生素C.(2)50 m/LNAA处理能提高果实所有品质的含量;50 mg/L ABA和6-BA都能提高含糖量及有机酸,但降低了单果重和维生素C含量;50mg/L GA能增加单果重、有机酸,但降低了含糖量和维生素C.综合结果表明,20mg/L浓度处理优于50 mg/L,而且NAA处理对提高毛叶枣果实品质效果比GA3,ABA,6-BA的好.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早熟油菜育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别于2013-2014年9月15日、9月30日和10月15日进行播种,调查早熟油菜(1358)与中熟油菜(中双11号,对照)和晚熟油菜(浙双8号,对照)花芽分化进程、花器官数量增长规律及苗后期嫩叶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熟的1358各播期花芽分化早于两个中、晚熟品种对照,花芽分化时间比两对照短。播期对1358花芽分化的起始、现蕾和抽薹时间影响较大,早播时1358花器官发育较慢且数量明显偏低,迟播时1358的花芽分化时间延后。早熟的1358各播期在苗后期叶片GA3和ZR平均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而ABA和IAA平均含量显著低于两对照;迟播使早熟的1358苗后期GA3和ZR平均含量降低,并使ABA和IAA平均含量升高。早熟的1358各播期GA3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出现峰值,且9月中下旬播种的GA3含量在整个苗后期均较高;ZR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和后期均出现峰值;ABA和IAA含量在花芽分化前期较低,花芽分化后期到达峰值。对内源激素比例变化研究表明,早熟的1358各播期苗后期GA3/ABA、ZR/IAA高于两对照,IAA/ABA低于两对照。综上,适当迟播可避免早熟品种因过早开花遭受冻害而减产,苗后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的变化是调节早熟油菜成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阐明外源激素和蔗糖调控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机理,以冬小麦农大211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蔗糖和激素,通过离体穗培养及盆栽不同水分条件下喷施激素处理,考察了冬小麦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以及穗部糖含量对外源蔗糖和激素的响应。离体穗培养试验表明,蔗糖浓度为40 g·L-1,IAA、GA、6-BA和ABA浓度分别为10-4 mol·L-1、10-5 mol·L-1、10-5 mol·L-1和10-6 mol·L-1时取得了较高的穗粒数,且穗粒数以穗上部强势粒数与穗中部弱势粒数增幅较大;适当增加培养基GA和ABA浓度也能提高粒重,从而提升穗粒重。盆栽试验表明,与水分适宜处理相比,干旱使成熟期穗粒数、穗粒重和单株生物量显著下降,千粒重无显著变化,干旱处理的幼穗中CTK和ABA含量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喷施IAA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了穗粒重和单株生物量以及幼穗中可溶性糖和IAA含量,显著降低了幼穗ABA含量;喷施GA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了单株生物量和幼穗GA含量,显著降低了幼穗ABA含量;喷施6-BA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了单株生物量和幼穗CTK含量,显著降低了幼穗可溶性糖和ABA含量;喷施ABA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了穗粒重和单株生物量,显著降低了幼穗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水分适宜条件下,喷施IAA较其对照显著降低了穗粒数、穗粒重和单株生物量,但显著增加了千粒重和幼穗可溶性糖、CTK和ABA含量;喷施GA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了幼穗可溶性糖、GA、CTK和ABA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幼穗蔗糖含量;喷施6-BA较其对照显著增加了幼穗可溶性糖、CTK和ABA含量;喷施ABA较其对照显著降低了穗粒数,显著增加了幼穗可溶性糖、IAA、CTK和ABA含量。总之,外源蔗糖与激素对冬小麦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都有显著影响,适宜蔗糖和激素处理提高穗粒数,主要由于增加了穗上部强势粒和穗中部弱势粒数。外源喷施激素可缓解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影响,以喷施IAA效果最好,主要通过调控幼穗糖含量和激素含量来调控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盆栽条件下对大豆苗期进行干旱和渍水胁迫处理,测定在逆境条件下,大豆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大豆幼苗叶片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旱胁迫下,ZR的绝对含量降低,ABA、GA3的绝对含量增加,导致IAA/ABA、ZR/ABA、GA3/ABA比值降低;而水渍胁迫下,GA3、IAA的绝对含量增加,ABA的绝对含量降低,ZR/ABA、IAA/ABA、GA3/ABA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7.
锦绣杜鹃花芽分化与叶片物质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锦绣杜鹃的花芽分化结构变化,测定来自不同开花率的植株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含量,初步探讨这些物质变化与其花芽分化过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州地区的锦绣杜鹃在6月下旬开始花芽形态分化,约40 d形成完整的小花结构,8月中下旬出现肉眼可见花蕾。锦绣杜鹃在花芽分化过程中,高成花率植株的功能叶中干物质含量趋于稳定。蛋白质含量出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起伏变化,直至花芽分化完成后再一直回升趋于平稳;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均呈升高-降低-再回升的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再回升的变化。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叶绿素在花芽分化前的快速有效积累和后期的有效利用,对锦绣杜鹃花芽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与植株成花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墨西哥香草兰花芽分化期花芽、混合花芽、叶芽及其功能叶为研究对象,研究香草兰花芽分化期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香草兰叶芽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花芽和混合花芽的蛋白质含量在花序分化初期上升至顶峰而后下降,说明香草兰花芽在花序分化前需要累积大量蛋白质。叶芽的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花芽和混合花芽均存在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高于叶芽。叶芽的淀粉含量呈升高趋势,花芽和混合花芽的淀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过程中,花芽、混合花芽功能叶C/N比均高于叶芽功能叶,且花芽功能叶和叶芽功能叶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番木瓜初蕾前后,以嫩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番木瓜雌株、两性株及雄株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番木瓜3种株性植株叶片的GA3、IAA、ZR、ABA含量在花芽分化、现蕾及开花3个发育阶段均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和差异性,且变化临界点为初蕾形成时.内源激素含量比值变化表现为,雄株在初蕾前后ZR/IAA与ZR/ABA比值一直明显高于雌株和两性株的;雌株的IAA/GA3与IAA/ABA比值在初蕾时出现1个明显的高峰值;3种株性植株叶片的GA3/ZR比值则均呈现出初蕾前较低,而初蕾后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水稻分蘖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成穗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为材料,采用挂牌标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出生的分蘖最上一片完全展开叶激素水平随水稻发育进程的动态变化以及激素水平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蘖功能叶中IAA、GA1、ABA含量的变化特征各不相同;分蘖成穗率与功能叶中IA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功能叶中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功能叶中(IAA GA1)/ABA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解剖形态学观察,并检测主要代谢物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阐述竹叶兰花器官发育特征及生理特性,为新花卉作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广州地区户外栽培条件下,竹叶兰全年可开花,为总状花序,单朵次第开花,整枝花期188 d;(2)根据花器官发育特征分为5个时期:花芽分化期、萼片伸长期、合蕊柱发育期、花瓣着色期及花朵绽放期,单花发育仅需32 d;(3)进入生殖生长后,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其次为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平稳上升趋势;(4)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在营养生长期持续上升,在花芽发育期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之相反,脱落酸(ABA)含量在花芽分化期显著上升,在花芽发育后期下降;推测竹叶兰体内低水平的IAA、GA3和高水平的ABA可能对花芽分化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杧果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玉杧和泰国金白花2个品种杧果在花芽膨大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的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s)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芽膨大期金白花中ABA和LAA含量高于白玉杧,而白玉杧中GA3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初花期白玉杧中ABA和GA3含量高于金白花杧,而IAA和ZRs含量则低于金白花杧;盛花期白玉杧中ABA,IAA和GA3含量低于金白花杧,而ZRs含量高于金白花杧;末花期白玉杧中ABA,LAA,GA3和ZRs含量均低于金白花杧。  相似文献   

13.
分蘖期不同基因型宿根甘蔗内源激素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9个甘蔗品种叶片进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4种内源激素免疫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基因型具有不同的激素含量,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台糖134生长素含量最高,云蔗89/151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最高,Co331的脱落酸含量最高;粤糖93159的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最低,桂11的赤霉素含量最低,云蔗71/388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测定了亚麻雄性不育系及可育系花蕾不同发育阶段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以及赤霉素(GA3)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两者间4种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1)在花蕾的整个发育时期,不育系和可育系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且含量高低明显不同。结果表明IAA和GA3含量的降低及ABA和ZR含量的提高可能与亚麻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2) IAA/ABA、IAA/ZR、IAA/GA3和GA3/ABA在两者间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大小差异很大。表明4种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究茶树不同嫩度的嫩枝插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适宜的生根剂处理时间及内源激素水平,本试验以3年生台茶12号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了嫩梢不同部位IAA、ZR、GA3和ABA含量,同时研究了生根剂处理时间对插穗茎基部激素含量和茶苗扦插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茶树嫩枝顶部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梢(BL1)、半功能叶(L2)、第1片功能叶(L3)及其茎段(S1)、第2片功能叶(L4)及其茎段(S2)、第3片功能叶(L5)及其茎段(S3)、第4片功能叶茎段(S4)中,叶片内IAA和ABA以第2片功能叶含量最高,ZR以第3片功能叶含量最高,GA3含量则随叶片成熟度增加而增大。茎段S1—S3中IAA含量显著高于S4,而ABA含量则为S1显著高于S2—S4。浸泡100βmg·L-1 ABT-1号生根剂会显著提高插穗茎基部IAA含量,并使IAA/ABA和(IAA+ZR+GA3)/ABA值增至1.0左右,从而有利于生根。其中,保留顶梢带1片和2片功能叶的插穗(F1-1、F2-1)在浸泡生根剂前期1βh内IAA含量快速增加,且IAA/ABA和(IAA+ZR+GA3)/ABA值可增至1.0以上,其他插穗则在浸泡生根剂4βh后上述3个指标达到最大值。F1-1、F2-1浸泡生根剂0.5~1βh,摘除顶梢带1片功能叶的插穗(F1-2)浸泡生根剂4βh,F2-2、F3-1、F3-2浸泡生根剂3~4βh,IAA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IAA/ABA和 (IAA+ZR+GA3) /ABA值可增至1.0左右。出苗时,平均根系活力、平均生根条数和平均茎粗增加值的最大值出现在浸泡生根剂0~2βh内,其他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情况以浸泡生根剂4βh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蕾花果脱落与内源激素和光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乌H_4比的母本081和父本NS40-37为材料,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马铃薯蕾花果脱落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进行研究,阐明了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IAA、GA_3、ABA、Z、ZR对蕾花果脱落的具体作用方式;同时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和光照强度与脱落的关系及所引起的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蕾花果中ABA含量升高是引起脱落的主要原因,不利的外界因素可诱发ABA的变化,而长光周期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减少蕾、花、果的脱落。  相似文献   

17.
以旱稻 297 和水稻越富幼苗为材料,在 20% PEG 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物质冠菌素处理对叶片水分状况、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及内源激素(ABA、IAA 和GA3)含量的影响。干旱胁迫下,冠菌素处理可以维持旱稻 297(0.01 μmol/L)和越富(0.1 μmol/L)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促进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降低质膜透性,维持细胞质膜的完整性;同时,冠菌素(0.01 和0.1 μmol/L)处理明显促进旱稻 297 和越富幼苗叶片中ABA的积累,并改变了 IAA 和GA3 的浓度及比例。冠菌素处理能改善旱稻和水稻幼苗耐干旱胁迫的能力,最适浓度分别为0.01 μmol/L和0.1 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