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球盖菇大棚地栽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酒红球盖菇、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是国际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种植的新菇种。2014年11月,浙江嘉兴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会同嘉兴各县市级农技推广基金会发展栽培大球盖菇,共有50户菇农利用稻草栽培大球盖菇9.7 hm2,其中大棚地栽6.87 hm2。至年月上旬采菇结束,按每大棚菇床净面积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e Farl.ex Murrill)又名酒红色球盖菇、皱环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1],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2]。1922年美国首次发现并命名,其后欧洲各国、日本、中国也相继发现其分布。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开始试种,其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相继引种栽培[3,4]。野生大球盖菇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及东北等地,春季至秋季生于路旁、草丛、林缘等腐殖质较多的地上或粪上[5]。近年来的引种栽培表明,该菇抗杂能力强,可发酵料栽培;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在多种秸秆培养料上生长良好;适应温度范围广,栽培后的废料直接还田,增加肥力;栽培成本低,产量高,营养丰富,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6]。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草腐菌,且东北地区稻草、木屑栽培原料丰富,适宜发展大球盖菇。本试验对大球盖菇进行菌种搜集、鉴定,筛选出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大球盖菇品种。  相似文献   

3.
吴少风 《食用菌》2007,29(2):31-32
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球盖菇,目前在福建、江西等省已开始生产。我们于1995年从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菌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后,于1999年开始推广。大球盖菇一般以稻草为主要栽培原料,我们在推广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了混合料无棚栽培技  相似文献   

4.
正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酒红菇,属于球盖菇科的珍稀食用菌,是国际菇类市场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在许多欧美国家广泛栽培,我国引进较早但没有大面积推广。近年来,陕西省西乡县在旱地、稻田生料栽培大球盖菇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球盖菇主要是利用稻草、玉米秸秆、麦草等农作物秸秆栽培,具有栽培技术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5.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壁 《食用菌》2021,(1):65-66
大球盖菇,别名酒红色球盖菇,商品名赤松茸,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每百克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粗蛋白29.1 g,并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鲜菇很受欢迎。南方栽培大球盖菇多用中、晚稻稻草(生料冬闲田栽培),秋冬菇比例低;春菇比例高,但品质差,多用于盐渍加工,效益低。  相似文献   

6.
为推广水稻田稻草栽培大球盖菇技术,从菌种选择、季节安排、原料处理、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大球盖菇马铃薯套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可替代木屑栽培大球盖菇的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比较不同基质栽培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玉米芯、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高;木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为72 d,而玉米芯、稻草、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分别缩短28 d、17 d、14 d、13 d;玉米芯和莲子壳栽培的大球盖菇质地(硬度)和菇形指数优于木屑,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体硬度相近于木屑;玉米芯、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盖和菌褶颜色差异明显。综合表明,江西省特色农林废弃物莲子壳、竹屑和玉米芯有潜力替代木屑与稻草和谷壳搭配栽培大球盖菇,这一结果为江西省大球盖菇栽培提供新型栽培基质,为当地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1栽培材料大球盖菇可利用农作物的秸杆作原料,不用加任何有机肥的栽培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如果在秸秆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钾肥,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反而很差。木屑、厩肥、树叶、干草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也不理想。作物秸秆可以是稻草、玉米秆、大豆秆、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等。早稻草和晚稻草均可利用,但晚季稻草生育期较长,草秆的质地较粗硬,用于栽培大球盖菇,产菇期较长,产量也较高。稻草  相似文献   

9.
正大球盖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堪称"素中之荤"。近年来,陕西安康市农科所科技人员以农作物秸秆为培养料不断试验栽培大球盖菇,其质量与产量逐步提高。现将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1栽培原料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比较广泛,稻草、玉米秸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鲜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菇气味清香,味道鲜美柔和。大球盖菇适应性强,其栽培技术简便粗放,生产成本低,我国南北各地均可就地取材,利用长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等为原料,不添加辅料直接采用生料“免泡法”露地覆土栽培,每平方米可收鲜菇15~30千克。 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菌盖近半球形,直径5~30厘米,初期白色,后渐变成红褐色至葡萄酒红  相似文献   

1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之一。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有野生分布。80年代我国曾引种试验并试栽成功,近几年来在国内开始栽培,但选育的优良品种和积累的栽培经验有限,栽培面积不大。2000年我们组织科技人员对大球盖菇的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的生产配方等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为熟料栽培配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基质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稻草和谷壳等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培养料(稻草50%+谷壳50%)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极显著高于纯稻草或者纯谷壳的栽培料,同时菌丝生长快、出菇早。说明在稻草中加了谷壳的培养料比纯稻草疏松,这样既有利于提供大球盖菇生长所需的氧气,又保持了稻草的营养供给。这样使废弃物(稻草和谷壳)得以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食用菌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缓解食用菌生产发展存在的"菌林"矛盾。  相似文献   

13.
徐斌 《食用菌》2010,32(4):49-50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褐色球盖菇等。 大球盖菇抗逆性强,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栽培原料是各种农作物秸秆,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大球盖菇产量高,生物学效率一般可达80%~100%。大球盖菇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菇种之一,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曾应林 《食用菌》2014,(3):59-59
<正>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具有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栽培效益好等特点。用纯稻草在荷包豆的田间套种大球盖菇,产量高,既提高复种指数又增加菇农的收入。现就荷包豆田间套种大球盖菇技术介绍如下。1培养料的选择稻草100%,最好是用单晚或烟后稻的稻草较好。2原料处理建堆前,稻草必须先吸足水分。方法是:把净水引进水沟或水池中,将稻草直接放入水中浸泡,而且要边浸泡边踩  相似文献   

15.
皱环球盖菇人工栽培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志纯 《食用菌》1996,18(6):29-30
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球盖菇、大球盖菇等。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南北美洲温带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皱环球盖菇最早在欧洲国家获得人工栽培成功,是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近年我国也已引进开发。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口感好,与干香菇相媲美,颇受消费者青睐。皱环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之一,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皱环球盖菇人工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好管理,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采用稻草等生料室内外栽培,鲜菇单产17~25kg/m~2左右(见照片),引起广大菇农的兴趣,1996年已逐步扩大推广。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总结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栽培技术,涵盖大球盖菇栽培的栽培时间、原料准备、铺料播种、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玉米栽培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采用这一技术可利用70%玉米秸秆、30%稻草作为生产大球盖菇培养料;而大球盖菇栽培后的菌渣直接还田作为有机肥种植玉米,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技术简便和生态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是福建省三明市主栽的特色食用菌品种,也是主要的出口品种,其主要利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而水稻等农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常常要施用毒死蜱、溴氰菊酯等农药。为明确含有农残的秸秆对大球盖菇产量、质量的影响,为大球盖菇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8.
《食药用菌》2015,(3):193
<正>种植大球盖菇管理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栽培成本低、周期短、产出高,受到桐庐凤川街道农户热捧。2015年3月起当地就已开采第一批大球盖菇,目前市场价可卖到每千克10元,收益十分可观。另外,大球盖菇需种在厚厚的稻草上,1亩(约667平方米)大球盖菇要用掉8亩的稻草。据悉,桐庐正拟定相关现代农业补助政策,为更多农户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9.
汪虹  曹晖 《食用菌学报》2006,13(2):9-14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酒红色球盖菇、皱环球盖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球盖菇属(Stropharia)[1]。大球盖菇抗逆性强,易栽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  相似文献   

20.
黄冈是华中地区主要的稻作区,在政策支持下,2022年发展大球盖菇-水稻轮作200公顷。该模式利用稻草、谷壳等在冬闲田栽培大球盖菇,每年9月播种,次年3—4月集中出菇,每公顷产鲜菇约37.5吨,废料就地还田做肥料,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介绍黄冈市自然资源禀赋和大球盖菇―水稻轮作发展现状;分析该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存在农村劳动力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限制因素;提出找准产业定位,强化政策支持,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延伸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