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启春 《淡水渔业》1996,26(6):22-24
小山塘主养淡水鲳高产技术初探陈启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在一口面积8.5亩的小山塘里,进行主养淡水鲳高产试验。收获时平均亩产达1077公斤,其中淡水鲳产量占总产量的68.7%,亩产值8812元,亩效益2853元,取得令人...  相似文献   

2.
淡水鲳人工繁殖及养殖试验研究杨其才,刘书龙(国营安徽省合肥市郊区水产良种场,230041)淡水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我场于1987年11月从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至1990年达初次性成熟。经过四年的...  相似文献   

3.
王玉玺 《齐鲁渔业》1995,12(1):26-27
在1.8亩池塘中进行早繁淡水鲳当年养成技术试验,在无增氧机条件下,进行淡水鲳和罗非鱼混养。经128天饲养,平均亩净产560.9kg,其中淡水鲳为281.7kg,养在规格达540g/尾,鉴定认为,当年养成这样的规格属省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淡水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ochypomum(Cuvier,1818)],我省1986年引进,1989年全人工育苗成功。近几年已在我省逐步推广试养。为探索淡水鲳养殖技术,总结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措施,我所在1987年进行的两种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的基础上,1991年又开展了池塘养殖高产技术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淡水鲳在华中地区温水池塘饲养条件下,可以从鱼苗培育达到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1年中进行多次人工繁殖,是在人工生态条件下强化培育淡水鲳亲本,确定性腺成熟指标,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进行催产。1993年3月中旬进行催产,1年中共催产8批,计116组次,其中受精率较高的分别为68.30%和73.30%,孵化率为82.40%和80.50%,总计获幼苗1429.7万尾。催产剂中脑垂体和LRH-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淡水鲳夏季人工繁殖技术陈炎发,毕道生,舒建新,马丛普(湖北省蒲圻市水产局437300)(蒲沂市水产良种场)从1991年起,我市每年4月、10月春秋两季进行淡水地的人工繁殖,采用两针注射法,均获成功。根据蒲析市水产良种场养殖水面少,秋季繁殖的鱼苗无池培...  相似文献   

8.
淡水鲳学名为短盖巨脂鲤(Colossoma brachypomum)。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是一种热带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体重可达10多公斤。淡水鲳体侧扁,呈圆盘状,体被细银鳞,鳍红、尾黑、身带黑色斑点,四色相配极为美观。1982年被台湾引进,称该鱼为淡水白鲳或银鲳,1985年繁殖成功。1985年开始引进大陆。长江水产研究所与东莞市水产局合作于1986年从台湾引进二冬龄亲鱼,1987年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9.
淡水鲳对九种常用鱼药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敌百虫、孔雀石绿、硝酸亚汞、漂白粉、呋喃唑酮、生石灰和食盐等常用鱼药对淡水鲳的安金浓度依次为0.028ppm、0.0312ppm、0.0865ppm、0.699ppm、16.22 ppm、19.5 ppm、1040 ppm。淡水鲳分别在亚甲基蓝2.1 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5.6ppm药液中浸浴240小时,未见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0.
潘茜  叶盛钟 《淡水渔业》1989,(1):29-30,21
浙江省北部地区适宜淡水鲳生长,试养池折合亩净产量达514.26公斤.  相似文献   

11.
1994年金属箱16只,面积92.2m2,淡水鲳产量6500kg,产值13万元,利税6.5万元;硬塑料箱亏损。1995年金属箱10个,面积202.5m2,产量18750kg,利税19.28万元  相似文献   

12.
淡水鲳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食性广、易养殖、肉嫩味美的优质鱼类。该鱼尤其在食性方面甚为广泛,可摄食各种动、植物性的饵料,如鱼、虾、螺蚌、米糠、麦麸、豆饼以及瓜果、青菜、浮萍等。因此.特别受到养殖户的欢迎。通过养殖发现淡水鲳有残食死鱼或活鱼现象,为了摸清谈水鲳在同一水体中对鱼苗残食程度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情况,我们于1995年在室内采用试验塑料盒分别作了饲养观察.其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室内进行,用5个规格为60cm×45cm×36cm的方形塑料盒。金中贮存经曝气24小时后的自来水。试验鱼为当年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确认了水温是影响淡水鲳性腺发育和生殖行为的主要因素,解决了电厂温排水条件下的催产、孵化、鱼苗开口和早期饵料等难题,形成较完整的淡水鲳冬季人工繁殖技术路线。1992年12月育出首批鱼苗15万尾,至1993年6月9日共存活平均体重74.96g鱼种1.4万尾。重复试验4次均获成功。鱼种当年可养成商品鲳。1993年10月专家会议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厂余热水培育淡水鲳亲鱼,首次进行冬季人工繁殖,获得15万尾冬繁鱼苗.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淡水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网箱养殖淡水白鲳的可行性,对网箱养殖淡水鲳的鱼种放养规格,密度,防逃措施等进行了试验。阶段验收结果:净产鱼156.9kg/m^2,盈利1006.6元/m2^2,平均体重578g/尾,增重8.3倍,投入产出比1:1.89。  相似文献   

16.
水质污染对淡水鲳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淡水鲳鱼种的越冬保种场所必须建在有热源的地方,也正因为热源问题制约其苗种的生产.许多地方在建场时只考虑到热水适不适宜养鱼,在进行人工繁殖时忽视了对水质进行必要的生物检测,结果因水质不适宜胚胎的生长发育,致使淡水鲳繁殖时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甚至引起鱼苗的批量或全部死亡,给渔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现将有关水质污染对淡水鲳胚胎发育的影响与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解淡水鲳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及其池塘养殖技术,我们在1986年试养的基础上,于1987~1989连续三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鱼池是本所菱湖工作站土池。1987年是4号池,面积396米~2,平均水深1.3米;1988年为1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1989年为5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放养前池水排干,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1987年和1988年的试验用鱼种购自外省。1989年是本所上年人工繁殖的越冬鱼种。淡水鲳三年放养情况见表1。鱼种放养后用0.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感染。为  相似文献   

18.
细鳞鲳是新型的大型淡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了解并掌握细鳞鲳的常见养殖病害及其防治技术,将对开展其大规模人工养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淡水鲳早繁培育的夏花经123天饲养,亩净产为408.13千克,平均个体重240.56克,达到了食用鱼规格;经成本核算,亩净利润可达1037.19元。  相似文献   

20.
水温对淡水鲳鱼苗生长与成活率有直接影响。水温27.0℃的试验池鱼苗生长速度比对照池(23℃左右)快一倍左右,且成活率提高30%—100%。培育淡水鲳幼苗最适水温为27℃,一般不能低于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