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稻瘟病是贵州省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为26.7万hm2次,造成稻谷损失5.5万余t,直接威胁着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为摸清杂糯间栽技术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稻遗传多样性田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将来自2000年云南省石屏县水稻品种净栽和混栽田块的62个稻瘟病菌株鉴定为7群15个小种。其中,来自净栽黄壳糯田块的10个菌株被鉴定为4个种群,来自净栽汕优63田块的28个菌株鉴定为3个种群,来自汕优63/黄壳糯混栽田块的24个菌株鉴定为6个种群。本实验结果表明,混栽田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比净栽田块丰富,证明了水稻品种多样性种植有利于稻瘟病菌稳定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杨珊  聂祖平 《植物医生》2009,22(1):38-39
水稻是平塘县重要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75%,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水稻生长期高温高湿,穗期易受阴雨、低温、秋风危害,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突发性强,来势猛。危害大,常年发生面积667hm^2,给水稻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为了控制和减轻稻瘟病的危害,探索稻瘟病综合防治新措施。笔者在2007年进行了水稻多品种混播栽植抗稻瘟病试验。  相似文献   

4.
2014—2021年黔东南州水稻稻瘟病总体呈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减轻,但年度间、地区间差异大的特点。分析得出,影响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病原菌基数、气象因素、品种抗性、综合栽培措施等,据此提出了稻瘟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黔东南州稻瘟病的精确预测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4年以稻瘟病为重点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报告王毓浔(桂林地区植保站)稻瘟病是桂北稻区的灾害性病害,近年重发频率增高,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流行,我们于1994年在病区开展以稻瘟病为重点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全年综防面积...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在水稻稻瘟病病害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现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寿命短已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造成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容易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现时尚未有客观、可靠的技术方法获知育种地区真实的病原菌群体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另外,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的遗传基础不十分清楚也是其原因之一。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分子标记在稻瘟病病原菌群体结构分析和抗病品种抗病遗传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抗性基因标记技术的发展,并探讨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获得稻瘟病稳定控制的策略及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荣昌县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书  王珍 《植物医生》2007,20(5):7-8
系统总结了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详细分析了稻瘟病发生为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控制水稻稻瘟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的Xa21基因中富含亮氨酸重复区域(leucine-rich repeat regions)设计的XLRR for(CCGTTGGACAGGAAGGAG)与XLRR rev(CCCATAGACCGGACTGTT)为引物,通过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进行了江西省水稻主栽品种和地方资源品种的抗病基因类似序列(resistance gene analogue,RGA)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类型丰富,供试的23个品种的RGA-PCR指纹聚类后,当以欧氏距离4.5划分时,可分为6个遗传相似组.同一遗传相似组内的品种,在品种的特性上,有较强的相似性,如第二组,由两个品种大禾谷和长粒糯组成,它们均为高秆的地方优质老品种,生产上均较感稻瘟病.烂蔸糯和流稻糯两个糯稻品种,属同一遗传相似组.当以欧氏距离5.0划分时,可分为2个遗传相似组,其中一组包括圆粒糯、大禾谷、长粒糯等江西三个地方老品种和巴西陆稻.主栽品种汕优63、两优培九等与烂蔸糯、圆粒糯等优质地方老品种,遗传距离较远.田间试验表明,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平均防效达91.98%~95.68%.  相似文献   

9.
多个水稻品种混合栽培控制稻瘟病示范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直是武进市水稻生产上重点防治的病害。1993年以来的 8 a中有3 a(1996、1998、1999年 )穗颈瘟局部大流行,严重田块病穗率90%~100%,病指 80~90,虽经药剂防治,仍造成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水稻品种混合间栽,根据混合使用多种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使病菌各类群群体保持相对低的水平,优势类群不易形成,从而能达到降低发病程度的目的。为此笔者于2000年在礼加镇进行了水稻品种混合间栽控病试验示范。   试验有4个主栽品种,分别为9707、9520、9915和9325,间栽品种为苏御糯。   混合间栽试验区面积2 533 m2…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广东省2010-2019年各地稻瘟病的发生情况,结合地域方位、稻瘟病发生面积、水稻种植面积等,对广东水稻主栽县(市、区)进行了稻瘟病级别划定。结果显示,广东稻瘟病重发区主要集中在粤北。另外,粤西湛江、茂名、阳江和云浮等部分地区呈点状重发分布;零星发生区主要集中在粤东、珠江三角洲和粤西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态区稻瘟病防治对策探讨彭洪江,孙小红(四川涪陵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涪陵648000)稻瘟病是川东丘陵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不力造成产量严重损失。由于该区域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不同生态区稻瘟病发生特点及流行程度存在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稻瘟病是四川省水稻的主要病害,实践证明,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981年开始,植物病理工作者与遗传育种工作者经过20年的协作攻关,研究制定了一套适合四川生态特点的有关病菌生理小种、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的规范化技术和评价体系,探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和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筛选出200多份稻瘟病抗源材料,育成穗颈瘟1-5级的抗病品种(组合)27个,累计推广面积达2750万hm^2,有效地控制了稻瘟病的流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重点研究领域和抗病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南充市顺庆区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分析了顺庆区近几年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流行原因,预测今后几年内水稻稻瘟病的流行态势,提出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控制水稻稻瘟病流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何松 《植物医生》1998,11(2):35-36
绵阳稻瘟病发生特点从四川绵阳地区1980~1996年资料表明,稻瘟病造成水稻的危害损失,占水稻病虫害总损失的34.87%,若不防治年均造成稻谷损失达17414吨;1997年稻瘟病在本市发生危害接近1994年,重于1995年、1996年。具有叶瘟发生区...  相似文献   

15.
水稻稻瘟病防治策略和21世纪研究展望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我国水稻稻瘟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面向21世纪,我国水稻稻瘟病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对稻瘟病菌变异机制、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机理、持久抗瘟性及生物技术在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从而促进防治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达到持续控制稻瘟病灾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水稻上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威胁极大。受气候、水稻品种等因素的影响.稻瘟病在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一般年份以叶瘟病发生为主,穗瘟、枝梗瘟相对较少,节瘟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雄立 《广西植保》2000,13(1):32-34
1  1999年稻瘟病发生概况  百色地区 1999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发生面积 3.5万 hm2 ,成灾面积 4186 hm2 ,绝收面积 990 hm2 ,经防治后仍损失稻谷 1.37万 t,其中以中稻为主的德保、凌云、乐业、田林、隆林和早玉米加晚稻 (其生长发育进度与中稻基本相同 )的靖西等县尤为严重。  经统计及与前 8a ( 1991~ 1998年 ,下同 )平均值比较 ,全地区 1999年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 8.5 6 %,比 8a稻瘟病发生面积的平均值多 1.8倍 ,所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是最高 ;成灾面积 4186 hm2 ,占 1991~ 1999年成灾面积总和的 97.2 %;绝收面积 99…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液中诱导侵染活性物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报道了稻瘟病菌ZA_(51)、ZA_(49)和ZE_3的孢子萌发液对供试水稻品种秀水04和苏御糯秧苗没有致病性与其它明显毒性,但对它们的亲和性组合如ZA_(49) 秀水04和非亲和性组合如ZE_3 秀水04都有诱导侵染作用。且强致病性稻瘟菌ZA_(49)或ZA_(51)的孢子萌发液的诱导侵染活性高于弱致病性菌株ZE_3的孢子萌发液,孢子萌发液水层部分的诱导侵染活性高于脂层部分。这一事实说明,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液中存在稻瘟病菌致病因子及有关物质,它将为补充解释水稻抗性品种的“抗性丧失”的原因,为进一步说明稻瘟病菌不同致病菌间的互作及稻瘟病菌致病机制等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是水稻上常见的病害,会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本文对比了水稻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的发病症状,介绍了其发生因素,提出了水稻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8~2007年南充市水稻稻瘟病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分析显示,影响本市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水稻品种,它的抗瘟性对稻瘟病发生起决定作用,本地菌源量多少决定发生流行早迟,适宜气候条件加重流行强度和为害程度,适时防控可减轻稻瘟病为害和流行.通过近年来示范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