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2.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等食肉性终末宿主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染饲草、饲料或饮水,中间宿主羊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饲草、饲料或饮水后被感染,虫卵内的六钩蚴在羊消化道逸出,并钻入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液到达脑发育形成囊泡。多头蚴经2~3个月发育成熟而引起发病。羊脑包  相似文献   

3.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引起疾病。患病羊几乎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06年3月,我市一养羊户饲养的羊发生了本病,现将诊治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内,引起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1病原脑多头蚴,又称为脑包虫,属于绦虫类,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呈现囊泡状,有的呈现豌豆粒大小,随着长到鸡蛋大小,囊内可以有一百多个原头蚴,一般有芝麻大小,原头蚴直径2-3mm。寄生在羊的脑内,是羊发生疾病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是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并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严重寄生虫疾病。患病羊几乎都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10年4月下旬,我区某养羊户发生了一例羊脑多头蚴病,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相似文献   

7.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带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内。(一)发病原因羊多头蚴为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有60多厘米长的囊袋,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二)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呼  相似文献   

8.
<正>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并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是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都可以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医治,患病羊往往  相似文献   

9.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带科多头属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羊脑或脊髓内发生的疾病。多头蚴的成虫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从孕卵节片内释放出大量虫卵,污染饲草、饲料或饮水,牛、羊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六钩蚴钻人肠黏膜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带到脑和脊髓等易寄生部位,以脑部寄生为多。  相似文献   

10.
羔羊多头蚴病也叫羔羊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羔羊的脑、脊髓内而引起脑炎,脑膜炎及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本病的特征为:脑炎、脑膜炎、神经症状如周期性转圈运动。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的成虫多头绦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内,成熟的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放出大量虫卵污染饲料、饮水和草场,这些虫卵被羊吞食后,进入羊的消化道,孵出六钩蚴,钻入肠粘膜血管内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经2~3个月发育为脑多头蚴。六钩蚴被血流带到其他部位很快死亡。多头蚴只有在羊脑内发育较快,8~13周发育为3.5…  相似文献   

11.
脑多头蚴病是寄生于犬小肠内的多头带绦虫的幼虫一脑多头蚴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是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湟中县山区多发,发病率为5%~15%,多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采用广谱高效低毒驱蠕虫药物一吡喹酮,对绵羊脑多头蚴亦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该实验也测定出最佳治疗量。  相似文献   

12.
脑多头蚴病,由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引起,常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反刍兽动物的大脑而引起发病,有时还可在延髓和脊髓中发现。此幼虫极少寄生于人的体内,但人也可因误食虫卵而感染。此病为全球性分布在内蒙、东北、西北等处多发,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尤其是2岁内的绵羊和犊牛感染率较高。本研究通过临床检查法、实验室诊断法、鉴别诊断法三个方面对17头发病牛进行综合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判断患病黄牛为脑多头蚴病。  相似文献   

13.
<正>脑包虫病又名脑多头蚴病,当地牧民叫"转脑疯",其蚴虫有100~250个头节而得名,该病是其幼虫寄生于羊脑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无季节性,以春季为高发季节,对养羊业危害极大。本文通过湟源县一起患脑多头蚴病藏系羊,论述及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对本病的不同临床症状、诊断、预防进行了介绍,并运用手术摘除法治疗,效果良好。1病因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其成虫为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犬科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蚴虫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里  相似文献   

14.
多头蚴病(Coenurosis)是由多头多头绦虫(Ulticeps multicps)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该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缩主的小肠。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孕节或虫卵补中间宿主羊吞食时,六钩蚴即在山羊的肠中绎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到脑、眼、脊髓或肌肉等组织内,使山羊传染多头蚴病。  相似文献   

15.
牦牛脑包虫病又叫牦牛脑多头蚴病,是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Mulit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脑及脊髓中所引起。多头蚴是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生有很多头节。虫卵进入牛体后,随血液到达脑和脊髓中,由虫卵中含的六钩蚴发育成为多头蚴,  相似文献   

16.
羊包虫病包括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型棘球蚴及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肺脏,人亦可感染。多头蚴与棘球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未宿主的小肠内,其孕卵体节脱落后,随粪便到体外。  相似文献   

17.
正羊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或称多头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寄生在羊脑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脑包虫病。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牦牛,也可见于骆驼﹑猪﹑马等其他野生反刍动物的脑和脊髓中,人也可感染,较少见。寄生于皮下﹑肌肉﹑胸腔内则形成囊肿﹑脓肿。  相似文献   

18.
<正>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寄生在犬、狼的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脑及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又因其能引起明显的转圈症状,故俗称"转圈病"。1生活史成虫寄生于犬、狼等终末宿主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逸出污染饲草、饲料或饮水。牛、羊等中间宿  相似文献   

19.
脑多头蚴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可因误食虫卵而感染此病。该病在宿主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后如果得不到治疗,多以死亡为转归,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就脑多头蚴病的病原学、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脑包虫,又名脑多头蚴,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脑部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成虫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里。1流行特点多头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犬小肠里,其成熟的孕卵节片或者虫卵随犬粪便排出,污染牛、羊的饲草或者饲料被牛、羊吃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