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养鸡术语     
(一)受精率;种蛋入孵后7天照验,凡肉眼察觉胚胎发育的种蛋,不论死的活的,均作受精,其百分数称为受精率。孵化率;孵化数/入孵种蛋数×100出雏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育雏;蛋用种以0~6周称育雏期;肉用种以0~8周称育雏期。据此,0~6周的蛋鸡,0~8周的肉鸡,称作雏鸡。育成:蛋用种以7~20周称育成期;肉用鸡以9~22周称育成期。据此,7~20周的蛋鸡,9~22周的肉鸡,称作青年鸡。0~20周的蛋鸡,0~22局的肉鸡称为育成鸡。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产品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肉鸡育雏期、生长期、育肥期以及蛋鸡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钙和磷3个营养分析值检测结果(分别由国内肉鸡一条龙生产企业和蛋鸡饲料生产企业提供),通过频率分布图分析饲料中粗蛋白质、钙和磷分析值的频率分布、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置信区间。结果表明:肉鸡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1%、2.7%和3.06%,钙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88%、5.42%和7.93%,磷变异系数分别为6.16%、5.68%和6.06%;蛋鸡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44%、3.59%和3.09%,钙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31%、14.0%和12.0%,磷变异系数分别为11.72%、13.72%和10.62%;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均有不同程度超出95%和99%置信区间的情况,但蛋鸡超出95%或99%置信区间比例更多。可见,采用频率分布图可以直观了解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产品养分分析值分布区域以及超过限度的情况,即可以直观了解企业产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正>育雏期是指肉鸡在0~21日龄这段时间。育雏期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肉鸡养殖的成败。笔者认为提高肉鸡苗期的成活率应做好下列工作。  相似文献   

4.
养鸡是否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取决于育雏期间饲养管理。一般肉鸡第 1周 ,蛋鸡前 4周为育雏重要时期。育雏期药物选择 育雏期使用药物原粉 ,表面上看来用原粉节省了药费支出 ,实际上却弊大于利。雏鸡本身因肠道功能不太完善 ,对药物吸收相对比大鸡要困难 ,原粉药由于没有辅助成分 ,一方面不易吸收 ,一方面副作用较强 ,故大部分只对肠道菌群起作用 ,不吸收入血就不能对组织内的病原微生物起作用。同时 ,由于雏鸡个体较小 ,用成品药和原粉之间价钱差异有限 ,故而育雏期间应用成品药以获得最佳保护。突破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指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5.
随着家禽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疾病也越来越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在自然情况下2~15周发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染。肉鸡的育雏期为4周,蛋鸡的育雏期为6周,都在法氏囊病易感周龄内,所以育雏期要重点做好法氏囊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蛋鸡的饲养和管理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 1 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育雏在养鸡生产中是一项非常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的发挥及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郑勇强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21):20-20,21
育雏是肉鸡整个生产周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关系到一批鸡的成败。育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肉鸡生产性能、成活率、淘汰率。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和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肉鸡饲养过程中,一旦育雏管理出差错,会造成鸡只生长发育受阻,大小不均,生产上不能全进全出,带来生产周期延长,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低下等等。所以,育雏期的合理饲养与规范化管理是规模化肉鸡饲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进入秋季后,逐渐气温降低,日照减少,产蛋鸡经产一年后,开始进入休产换羽期。产蛋鸡的这种这种自然换羽方式,一般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蛋鸡饲养户为了避免蛋鸡在休产换羽期所受到的经济损失,一般都采用在蛋鸡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然后再购进第二批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管理。实践证明,这不是最为经济、实用的好办法。最好的办法是一次育雏,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不但可以把两个育雏期合并成一个育雏期,减少育雏时间,大大减少蛋鸡育雏期间的饲养成本,而且还可以延长蛋鸡产蛋时间,从而显著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育雏决定养鸡的成败。育雏的成功不仅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健雏率,而且为肉鸡高质量的生长、蛋鸡或种鸡获得高产蛋率打下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一批鸡在育雏期如果能得到良好的管理和饲养,在以后的生长阶段就会容易得多。 目前,关于育雏质量的规范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根据雏鸡生长要求,一个高质量的育雏期应有规范的饲养管理措施和防治疾病的技术要点,各方面缺一不可,稍有疏忽就会严重损害和影响雏鸡成活率。一般来说科学育雏的重要技术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雏前的准备工作 要有良好的计划。接雏前对鸡舍…  相似文献   

11.
韩牧 《中国家禽》2000,22(10):42-43
1现代蛋鸡生产阶段划分的新观念   过去人们习惯以鸡日龄为界限来划分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一般 0~ 6周龄为育雏期, 7~ 20周龄为育成期, 20周龄以后为产蛋期。现在则认为,应以鸡群的体重来划分各阶段,即体重达到某一阈值后 (依品种而异 )则转为下一个阶段,给予相应的饲粮和光照处理。如美国迪卡褐要求体重 650 g则为育成鸡、达 1 450 g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要求体重达 850 g为育成鸡、达 1 570 g为产蛋鸡。   以体重来划分阶段可能出现:①育雏期后延。现代蛋鸡的育雏期不止 6周,至少要有 8~ 10周,如迪卡褐至少要有 8周以…  相似文献   

12.
雏鸡的育雏期是指1-42天内雏鸡的饲养和管理。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等指标,育雏成活率的高低又是蛋鸡高产、稳产的前提,所以育雏是蛋鸡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鸡的育雏期(蛋鸡0~6周龄、肉鸡0~4周龄)是其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养殖者能否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取决于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鸡在育雏期内因疾病造成的死亡,占整个饲养期的30%以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惨重的损失。就蛋鸡群而言,在整个饲养期内,如死亡率达到30%,那么无论其产蛋率多高,都将无利可图。 育雏期的鸡病多达数10种,常见的就有20余种,而在育雏期需要预防的疾病还远不止这些。 鸡白痢。1~3日龄即可发生并导致鸡只死亡,  相似文献   

14.
育雏是蛋鸡饲养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加强商品蛋鸡在育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雏鸡饲养管理方面应加强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1 蛋雏鸡生理特点 蛋鸡生长过程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三个阶段,其中0~6周龄的育雏期为蛋鸡饲养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健康蛋雏鸡羽毛丰满、两眼有神、活泼好动,喜群居生活.  相似文献   

16.
鸡蛋是一种高营养食品,随着鸡蛋需求量的增大,更多养殖户投入到蛋鸡养殖行业中。然而在蛋鸡养殖过程中,提高蛋鸡育雏期的成活率是关键。为此,本文从环境、温度、通风、光照、断喙、防疫、选雏等方面探讨了影响蛋鸡育雏期成活率的几个关键性因素,以期为提高育雏期蛋鸡成活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付霞红 《兽医导刊》2020,(8):236-236,256
针对笼养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从接雏前的准备工作、接雏、饮水、喂料、断喙及育雏条件(温度、光照等)进行了综述,为笼养蛋鸡育雏期的管理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蛋鸡饲养的关键在于后备母鸡的质量.后备母鸡的质量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决定因素.而后备母鸡质量好坏的关键是育雏。育雏是指1~42天内雏鸡的饲养和管理.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等指标.育雏成活率的高低又是蛋鸡高产、稳产的前提。雏鸡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年鸡生产性能的高低。现就育雏期管理的几个关键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育雏期指雏鸡0~3周龄这段时期。对于肉鸡,育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存活率、整齐度、饲料效率、增重及胴体质量;此外,还可影响到肉鸡的健康状况(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球虫病的发生频率),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长成绩。育雏期是肉鸡整个饲养阶段最为重要的时期,育好雏鸡首先要了解雏鸡的  相似文献   

20.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一般分为育雏期(0~4周龄)、育成期(5~20周龄)和产蛋期(21~80周龄)。现对开产前的几项关键管理措施加以说明,以引起广大蛋鸡养殖场户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