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热带地区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及养鸡胶园的能流路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能流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单作、间作及养鸡胶园挑能利用率依次提高,其能量产投比分别为1.50,1.88,0.20;有机能投入 0.138,0.119.0.977,养鸡胶园最高;无机能投入比分别为0。.862,0.881,0.023;养鸡胶园中人工辅助能投入比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热带地区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及养鸡胶园的能流路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能流转化效率⒚结果表明,单作、间作及养鸡胶园的光能利用率依次提高,其能量产投比分别为150,188,020;有机能投入比分别为 0138,0119,0977,养鸡胶园最高;无机能投入比分别为0862,0881,0023;养鸡胶园中人工辅助能投入比相对减少,系统稳定性增强,其产出能最大⒚  相似文献   

3.
梅县坡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梅县现有的坡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将模式划分为单一经营模式,坡地小庄园模式和林(果)农复合模式三种类型,并对果-沼-稻-畜-鱼模式进行了分析,该模式是一种适应坡地小流域采和的小庄园模式,进行科学经营管理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经济绿肥覆盖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水土保持、提高抗病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阐明了经济绿肥覆盖在西双版纳胶园的应用前景,它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胶园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在胶林行间特别是保护带陡坡地种植绿肥覆盖物的发展思路及相应措施,即完成胶园经济绿肥良种的筛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幼龄胶园(3a)和中龄胶园(5a)中间作海南特有桑种—唐鬼桑,研究了该模式下橡胶园的主要生态因子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唐鬼桑能促进中幼龄胶园的胶树生长;(2)可降低胶园的空气温度,提高系统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胶园土壤含水量;(3)能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可见“,橡胶—桑树”的合理间作能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改善胶园生态系统小环境。  相似文献   

6.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的技术和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人工调控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该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天然橡胶是我国四大战略物资之一,因近年胶价下跌,单一栽培模式的植胶业受冲击严重。通过胶园林下间作稳定和提高胶园产值是重要的应对途径之一,对全周期模式胶园的温光特性和2014—2016年10种不同作物在全周期模式胶园林下间作的产量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周期模式胶园林下光照强度相对常规胶园有较大改善,夏季(7月)全周期胶园间作区中间位置和间作区全天光照强度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胶园,分别为裸地对照的72.3%和50%,而常规胶园光照强度为裸地对照的11%。全周期胶园/蔬菜间作模式中,胭脂萝卜、豌豆、生姜能正常生长,且产量优势明显;全周期胶园/粮食作物间作模式以凉薯表现最优,产量为12.7t/hm~2,与裸地对照单作凉薯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全周期胶园/中药材间作模式中,玫瑰茄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新鲜花萼产量与裸地对照比降低57%,花萼总黄酮含量降低28.2%。全周期胶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常规胶园存在的光资源竞争问题,可基本满足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从胶园规划设计、垦植、防护林建设、胶园抚管与改造5个方面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的标准,以期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提供依据,达到橡胶种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优配置,促进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垦天然橡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胶园种植生物覆盖作物越来越重视,胶园种植生物覆盖作物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橡胶中小苗的速生快长,直接影响到橡胶产业的做大做强及持续发展。广东农垦近3年来推广胶园种植柱花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结构,功能,并阐述了该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生产性能相关的最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德宏垦区胶园间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省德宏垦区主要胶园间作模式的各种类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胶—茶间作、胶—咖间作的亩经济收益分别为2953.6元和2542.0~2608.0元,比单一种植橡胶分别增加963.4元和782.5~923.0元,提高土地利用率38%~68%。并提出了本区域胶园间作的标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幼龄胶园间种菠萝对土壤肥力和种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1~3龄胶园行间间种菠萝对胶园土壤肥力、胶树生长及经济收益的调查研究,分析间种菠萝对胶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胶园间种菠萝改变了胶园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温度0~2.6℃,在菠萝生长生殖期提高土壤含水量0.80%~7.63%,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土壤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降低,从而使橡胶树年增粗减慢1.11 cm。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间种菠萝净增加59 775元/hm~2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云南勐腊农场在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现有二代胶园建设土地资源,应用橡胶树种植品种换代升级和先进栽培技术,将二代胶园建设成抗灾能力强,优质、高产、高效,具有产业竞争力的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低碳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极大地增强了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显著提高了资源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是1种可在地势比较平坦地区推广的高效胶园.为了持续增加该模式的综合效益,在不同树龄开展间作物筛选及其间作技术研究.经过探索与研究发现,在东西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4龄胶园内间作南瓜,每667m2产2410kg,总产值7468元,纯利润3568元,增效显著.提出1套东西行向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南瓜高效间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9-羟基芴-9-甲酸为原料,合成了2.7-二氯-9-羟基芴-9-甲酸及其乙酯,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经元素分析、IR`^1HNMR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丘陵山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东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柿子园相比,柿子-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水果,系统的净收入比裸地柿子园要高出2.58万元/hm2。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丛林式橡胶园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建立丛林式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及构建形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橡胶林生态系统(常规胶园)相比,丛林式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胶树茎围增长率、胶园土壤化学性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共生树种--竹柏生长正常,在1.5、2.0、3.0m这3种株距之间,竹柏在株高、茎粗增长量均无显著差异,故竹柏株距以1.5m为宜,竹柏的高生长和粗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4a中株高Y和离地5cm处的直径X的关系式为Y=90.71+61.25X。  相似文献   

18.
全周期胶园蔬菜间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园间作套种是国内外胶园管理常用措施,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作用。分析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越冬期间作蔬菜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全周期胶园不同位置间作区的蔬菜产量差异较大,表现的总体趋势为间作区中间位置(M,W2,E2)产量显著高于两侧(W1,E1);胭脂萝卜单株产量表现优于白萝卜,与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降低了39.4%和67.9%;胭脂萝卜间作区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间作区豌豆产量优于荷兰豆,与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降低了27.5%和56.7%。  相似文献   

19.
胶-农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幼龄(3龄、6龄)和成龄(25龄)胶园中间作了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Bureau)Koidzumi]、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Swallen)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Sw.var.gracilis(Kunth)Vog.],对几种橡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海南幼龄胶园中,3种间作模式的效益大小顺序为,橡胶-桑树>橡胶-雀稗>橡胶-柱花草,分别使橡胶园经济效益增加53.85%、27.10%和11.71%;同一种间作模式在不同年龄的胶园内,或在同一年龄胶园的不同间作模式,其效益大小存在明显差异,生产上必须综合考虑间作物种类及被间作物的状况,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海南特有物种唐鬼桑在海南幼龄和成龄胶园间作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抗旱、抗杂草性能较强,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在幼龄胶园生产量较高。其效益大小顺序为,3龄胶园>6龄胶园>25龄胶园。因桑产品目前在国内外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和很高的附加值,因此"橡胶-桑树"复合系统在海南胶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植胶业发展形势及前景。由于产业环境变化等原因,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效益下降,目前的传统植胶生产模式竞争力大幅下降,但植胶业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是战略性资源产业。建议未来植胶业定位在天然橡胶、木材和生态效益国家战略储备能力建设上,重点结合退耕还林、精准扶贫政策向云南等热带偏远山区的丘陵坡地发展国家战略保障胶园或国家战略储备胶林,开展胶园复合农林业等多种经营,以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建设热区"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