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花叶病是广东桑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田间常见的症状有环斑、花叶、网状叶和系状叶等多种。此病在一般的桑树品种中发病率达20%左右,杂交桑品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若连续用病桑叶喂蚕,蚕的体质变弱,簇中死亡率增高,所以桑花叶病无论是对桑的产量,质量还是对蚕的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室外大棚斜面条桑育养蚕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实 《江苏蚕业》2002,24(1):31-32
1 优点 (1)省工省时:节省摘叶劳力和时间50%;节约桑叶5%;节省养蚕设备80%。(2)操作简便:新桑条梢叶直接放在蚕座上喂蚕,重点是5龄期每天不用除沙。(3)桑叶新鲜:新梢条带叶养份不易流失,桑叶失水率低,壮蚕提高食下率。(4)空气流通:棚内空气新鲜,残桑、蚕沙的不良气体易挥发,蚕座环境卫生;(5)病蚕传染少:5龄期易发蚕病,因是条桑育,病蚕爬持力下降,病蚕、蚕粪从条与条之间下跌,很少通过病蚕、蚕粪、桑叶传染给健康蚕。(6)养蚕张数:壮蚕期一个劳力可负担2-3张蚕种。(7)蚕茧量高:张单产茧…  相似文献   

3.
正桑叶为家蚕饲养的唯一饲料,不良桑叶不仅影响蚕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诱发蚕病,实际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决摒弃各种不良桑叶,才能减轻叶质对蚕的危害,保证蚕体健壮。1另类物质附着的不良桑叶1.1煤灰叶原因:桑园靠近工厂烟囱或砖瓦窑等附近被污染的桑叶,主要是氟化物污染叶和硫化物污染叶。影响:1发育不齐。2有的体节出现环状病斑,严重时呈软化病症状死亡。处理:1小蚕和大蚕期起蚕时坚决不用煤灰叶。  相似文献   

4.
桑炭疽病近年来在浙江、江苏等省普遍发生,对桑苗为害较大,特别是1980年夏秋季对桑的为害更严重,据调查,发生严重的田块,株发病率为100%,叶发病率为30%左右。重症的桑树枝条中下部的桑叶枯焦脱落,造成了桑叶减产,影响了秋蚕生产。  相似文献   

5.
一、在一般消毒的情况下,高温(90—92℉)干燥(相对湿度60—65%)多湿(95~100%)焗蚕。对南农七乙品种1~5龄任何时期,受焗4~24小时,发病率3.18%±2.1%,不会引起暴发性蚕病。4~5龄连续以焗1—3—6日,则发病率随焗蚕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较严格消毒条件下,二化性蚕种受到高温焗热热亦不会发生蚕病。二、焗蚕、饥饿及不良桑叶等综合不良因子作用下,但蚕期发病率在1.50~5.16%,亦不会导致暴发性蚕病。但高温干燥焗蚕的发病率较高,可能是桑叶萎凋快,造成饥饿的结果。三、蚕儿对焗热的抵抗力因生理状况而异,稚蚕期大于壮蚕,四龄期大于五龄,盛食期大于起蚕。其中以四龄眠五龄蚕起抵抗力最弱。蚕儿受焗后茧层量减少2—7%,四~五龄连续受焗,则可减少26%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良桑叶是指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对蚕的营养生理不利的桑叶。不良桑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来物质附着的不良桑叶。桑叶上附着有碍蚕生理的物质,如烟尘、氟化物、烟草、农药、病原微生物、尘埃、泥土等。二是化学成分上的不良桑叶。桑叶中缺乏蚕生理必需的营养成分,或某种成分过多,其中有自然原因造成的,如未成熟的过嫩叶、日照不足叶、旱害叶、过老叶;有人为造成的,如贮藏不当的蒸热叶、萎凋叶等。以上各种不良桑叶给蚕食下后,均不利于蚕的生长发育,以至诱发蚕病。因此,必须尽量避免产生不良桑叶,对已形成的不良桑叶也要认真处理,以减轻对蚕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作为当前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检疫对象,微粒子病的防治好坏事关蚕种生产单位的信誉和生命,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巨大。前几年,各蚕种生产单位通常采用桑叶全龄用0.3%~0.5%漂白粉精液浸渍消毒法,但该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原蚕区大蚕期措施实际到位难度大、对人体皮肤有损伤、浸洗过程容易造成桑叶养份损失、蚕儿常吃湿叶易发病等缺点。  相似文献   

8.
在广东地区,对蚕生命力危害最显著的不良叶质,主要是第三至六造的侧枝嫩叶与脚枝嫩叶,尤其是在第四、五造影响更为严重,诱发的病蚕率高达28.93—75.13%;其次是第一造冬根刈桑的下脚叶,对蚕生命力亦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叶位以外,叶质对蚕儿健康度的影响还与各造气候因素、栽培条件有关,处于高温雨季气候下生长的桑叶和肥丰水足密植条件下栽培的桑叶,其饲料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正> 桑树炭疽病是夏秋季常见的叶部病害。近年来,在江苏无锡、吴江、吴县、丹阳、武进、镇江等重点蚕区普遍发生。本病再次侵染周期短、蔓延快,对秋叶为害大。据1980年秋季在本所桑园调查,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为100%,叶发病率为30%左右;1981年,吴江县八坼桑苗圃当年嫁接桑苗380万株,9月4日调查,绝大多数的桑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发病枝条中下部叶枯焦脱落,严重的田块叶损失率在70%以上,造成了桑叶减产,影响了秋蚕生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如东县河口镇推广小蚕饲料育的起因,介绍了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方法。该镇两年共实施饲料饲育小蚕1721盒,据调查,采用饲料饲育小蚕的平均盒种产茧量不低于普通桑叶育,全年平均盒种产茧量高出普通桑叶饲育2.56%,其中一秋蚕高出9.76%,蚕茧质量与普通桑叶育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小蚕采用饲料共育具有省工、省时、省力,能有效防止小蚕期蚕病感染,抵御共育中毒风险,同时具有省叶、增叶等优点。作为一项新技术推广,还必须提高小蚕发育整齐度和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等。  相似文献   

11.
桑叶叶质对稚蚕的生理影响及用叶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生物鉴别和桑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叶位的叶质对稚蚕整体发育和体质强健性的关系,明确了由于桑叶着叶位置不同所造成叶质的差别对蚕生理有明显的影响,桑叶营养成分以C/N率为主要标志,C/N率在47%以下对蚕有不良影响,C/N率在30%以下对蚕体显著不良,并且按照不同叶位对蚕生理影响的综合指标,提出不同季节饲养一代杂种的稚蚕用叶标准,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进行蚕桑技术指导时,常发现不少养蚕户使用不良桑叶。不良桑叶是指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对蚕的营养生理不适当的桑叶。不良桑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来物质附着的不良桑叶。桑叶上附着危害蚕体生理的物质,如病虫粪便及尸体、泥土、农药等;二类是桑叶的化学成分中缺乏蚕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或某些成分含量过多的不良桑叶,其中有自然原因造成的,如未成熟的过嫩叶、日照不足叶、旱害叶、过老叶等,也有人为造成的如桑叶贮藏不当而产生的萎凋叶、蒸热叶以及有害物质污染叶等。  相似文献   

13.
朱炳荣 《蚕桑通报》2011,42(2):42-43
桑叶全龄浸渍消毒是目前防治微粒子病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在5龄期洗消工作量极大,对工作人员的皮肤损伤大,同时易使蚕儿吃湿叶,容易发生蚕病,在有些原蚕区蚕农不愿接受或做得不到位。2004年湖州首先引进防微灵,以喷消代替5龄期桑叶浸消,技术措施易到位,其防微效果不亚于桑叶浸消,  相似文献   

14.
啃苹果的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蚕为什么只吃桑叶呢?若要问及蚕的饲料,那么谁都会答是桑.但是严格来说,蚕并不是不吃桑叶以外的植物叶.若将美国拓叶、楮、秋苦苣菜等几种植物的叶,给与蚕也会吃.但是这些叶要满足蚕的生长发育是比较困难的.大多数情况在饲养中途,蚕儿就会下痢.因此,实际上说蚕的饲料只是桑叶,听起来也并不错.  相似文献   

15.
桑花叶病是广东桑园常见的病毒病害,常在春末夏初发生,一般桑树品种常年发病率达20%左右,杂交桑品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发病桑叶叶质差,如连续用病桑叶喂蚕,蚕的体质变弱,簇中死亡率增高。此病在田间的表现症状,发生规律以及本病的病原,作者已陆续作过研究,但此病的传染途径,至今国内尚未见有研究报导,作者自1982年起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几年来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帅 《广东蚕业》2012,(3):24-25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重点蚕区屡有发生,主要危害新稍和嫩叶,导致桑叶减产甚至无叶喂蚕。可通过选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进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降低该病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用桑树害虫的虫口叶饲养家蚕,从3龄起每天4次给桑叶,其中两次喂虫口叶。其饲养结果表明:正常叶区对4龄结茧率。4龄健蛹率和茧层量1991年分别在93%、81.7%、0.42克以上;1992年分别在89%、82%、0.43克以上。而虫口叶区1991年分别在80%、69%、0.39克以下;1992年分别在76%、68%、0.4克以下。可见用虫口叶养蚕,不仅降低茧丝质,而且增加了蚕的发病率,降低了蚕体质。  相似文献   

18.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疫病,桑叶浸渍消毒是切断食下传播途径的重要技术措施。前几年,海宁市采取桑叶全龄用0.3%漂白粉精液浸渍消毒法,使用效果良好。但该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原蚕区大蚕期措施落实难度大、对人体皮肤有损伤、浸洗过程容易造成桑叶养份损失、蚕常吃湿叶易发病等缺点,也是导致原蚕户饲养原蚕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在了解省内兄弟蚕种生产企业微防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春蚕五龄期推广使用多菌灵粉250倍液在桑树上喷施代替桑叶浸消,以期达到在控制微粒子病的基础上,提高蚕农饲养原蚕积极性的目的。但多菌灵粉使用后,蚕种孵化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桑园漂白粉澄清液叶面消毒对养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期使用桑叶前用含0.3%~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桑树叶面喷雾消毒,用这样的消毒叶养蚕,与常规叶养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桑叶只要用含0.30%~0.35%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如不及时采摘喂蚕,桑叶叶质将遭到严重破坏,用该叶喂蚕,蚕儿食下量、全茧量、茧层量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蚕病食下传染,确保种茧丰收,针对近年来在防止蚕病食下传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四川省在家蚕良种繁育操作规程中规定:采用含有效氯0.3~0.3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桑叶,防止病从口入.漂白粉液与桑叶之比为4:1,浸泡桑叶4~5分钟(中途翻叶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