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藻渔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琴 《水产养殖》2002,(6):36-38
海藻是生活在海洋中含有叶绿素的一类低等单细胞自养植物,是海洋的初级生产者,能将海水中的无机物转化为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化合物。根据海藻中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绿藻(如石莼、溪菜)、褐藻(如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红藻(如紫菜、江蓠)、金藻(如钙板藻)、蓝藻(如束毛藻)等10类。目前,有记载的海藻约千余种,包括体长仅几微米的单细胞微藻到长达数百米的巨藻,其中有经济价值的达百多种,主要是褐藻、红藻和绿藻三大类。我国有广阔的海域以及漫长的海岸线,海藻资源颇为丰富,如海带的栽培面积及…  相似文献   

2.
海藻在渔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是生活在海洋中含有叶绿素的一类低等单细胞自养植物,是海洋的初级生产者,能将海水中的无机物转化为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有机酸等化合物。根据海藻中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绿藻(如石莼、溪菜)、褐藻(如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红藻(如紫菜、江蓠)、金藻(如钙板藻)、蓝藻(如束毛藻)等10类。目前,有记载的海藻约千……  相似文献   

3.
海洋中的藻类约有1000多种,海藻按颜色分有褐藻、红藻和绿藻;我国沿海可供食用的海藻约50余种,主要栽培和食用最多的是紫菜、海带、裙带菜等。海藻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其它动、植物原料多;而且味道鲜美,属纯天然食品。海藻还有医  相似文献   

4.
<正>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蓝细菌;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黏藻。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一般来说,我们用肉眼是分辨不清蓝藻细胞的。但当它们以集群形式存在时,如形成水华(由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引起),才可看见。一、蓝藻的主要危害按照危害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微囊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其中以微囊藻的危害最大。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  相似文献   

5.
近日,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投资近三十万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微藻种质库。该库是以海洋微型藻类为主的包括海、淡水各门藻类的种质库,具体包括蓝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绿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硅藻门、隐藻门、轮藻门、红藻门十个门共700余株藻类。该库主要进行微藻的分  相似文献   

6.
其他     
从63种海洋藻类和16种红树植物中筛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种类,有16种藻类具有抗病毒活性,其中包括4种绿藻(总状蕨藻、棒叶蕨藻、匍匐松藻、大叶仙掌藻)、4种褐藻(两种网地藻、软叶马尾藻、圈扇藻)以及8种红藻(纵胞藻、仙菜、凝花菜、皮江蓠、钩沙菜、两种凹顶藻、多管藻)。具抗病等活性的红  相似文献   

7.
大连紫海胆食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大连紫海胆成体在自然海区摄食的饵料,包括多种大型海藻类、底栖硅藻类、某些小型贝类及有机碎屑等,其中以海带、石莼等海藻类为主。调查与试验结果还表明,成海胆摄食的饵料与其生活水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关。当饵料生物丰富时,成海胆对饵料的摄食有一定的选择性。对绿藻,红藻、褐藻这三大类海藻,其选择率的大小依次为褐藻、红藻、绿藻。褐藻中以对裙带菜、海带等最为嗜食;红藻中嗜食角叉藻、石花菜;绿藻中嗜食石莼、浒苔等。对于某些动物性饵料,如鱼和贝类的碎肉等,成海胆也有良好的摄食习性。因而,成海胆的食性应属杂食性。  相似文献   

8.
《齐鲁渔业》2010,(11):55-55
<正>采集自大海的天然海藻经烹煮后可制成营养丰富的沙拉、糖水或汤料,因为价格便宜而且具有燕窝般的特质,因而被喻为"海底燕窝"。海藻富含食物纤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多醣类等,包括蓝藻、绿藻、褐藻、红藻四大类群。海藻还可以制成牙膏、天然面膜或配合水果  相似文献   

9.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或椭圆形单细胞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基因始终没有变化,其光合作用能力非常强,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  相似文献   

10.
对6个鱼塘的浮游藻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3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其余3个未采用。结果表明,各鱼塘内分布的浮游藻类共4门18科42属57种及变种,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分别为28种和16种。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的鱼塘相比,绿藻门没有显著变化,蓝藻门的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明显增加。各鱼塘浮游藻类的细胞丰度显示,未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蓝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绿藻门次之,再次是硅藻门,而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都以绿藻门所占比例最高,硅藻门次之,再次是蓝藻门。采用微孔增氧方式的鱼塘与未采用组相比,水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形成水华的藻类有蓝藻、甲藻、硅藻、隐藻、绿藻、裸藻等,其中,蓝藻、甲藻水华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2.
(1)水色发暗或浑浊等现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冬棚淡水养殖区,中后期水中绿藻及蓝藻大量繁殖,水色多呈深绿色或暗绿色。如果蓝绿藻大量繁殖,池水过浓,可用漂白粉0.5~1克/米3杀除部分藻类,但用量一定要准确,以免藻类大量死亡影响虾池水质。由于水中有些藻类大量生长,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到其他藻类的正常繁殖生长,而出现藻类老化、死亡,或者某些  相似文献   

13.
滇池氮磷浓度变化对蓝、绿、硅藻年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滇池水体中藻类变化规律及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结构的影响,在滇池草海和外海共设10个采样点,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每月监测藻类变化及氮、磷含量。结果表明,草海在每年9月至来年2月,蓝藻、绿藻呈互为消长的变化趋势,硅藻生物量在8-10月和2-4月含量较高,变化范围5.81~44.80 mg/L;外海以蓝藻、绿藻为主,两种藻类在每年的11月至来年1月呈互为消长,而来年2种藻5-7月逐渐升高、10月开始又逐渐降低。草海和外海水体中的总磷均以在5-9月含量最高,变化范围分别为0.82~3.37 mg/L和0.20~0.51 mg/L;总氮全年变化剧烈,草海总氮为2.85~11.7 mg/L,外海总氮为1.05~4.89 mg/L。总体上看,草海的氮、磷含量高于外海,说明草海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外海;而水体中绿藻生物量高于蓝藻成为绝对优势藻种,且绿藻生物量远远高于外海,表明高氮、磷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有更强的利用优势,致使在超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不占优势。滇池水体中氮磷比较低的月份,水体中蓝藻和绿藻共存;在高氮磷比的时间段,绿藻生长占优势,说明滇池水体中绿藻比蓝藻更适合高氮磷比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高温期是河蟹养殖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很多养殖朋友早期塘口环境非常好,但一到高温期,水草就上浮腐烂、蓝藻暴发、最后河蟹伤亡。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或称为蓝菌门。常见的蓝藻有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毒素主要有肝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接触性细胞毒素。这些毒素能引起水生动物肝脏出血、呼吸衰竭、肠炎等症状。细胞毒素有很强的杀细胞作用或"抗生"作用,因为河蟹养殖过程是肝脏转化为性腺的过程,蓝藻的肝毒素会进入河蟹  相似文献   

15.
《齐鲁渔业》2007,24(7):58-58
海藻,顾名思义,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型植物。植物体为单细胞、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多细胞的藻类一般构造也比较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对大连獐子岛的底栖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底栖海藻113种,隶属于4门22目46科74属.其中野生经济底栖海藻有39种(蓝藻门2种,红藻门18种,褐藻门11种,绿藻门8种).本地区新记录34种(蓝藻门3种,红藻门15种,褐藻门11种,绿藻门5种),我国首次记录1种.对其中60种具有代表性海藻的季节性变化(种数、盛衰情况及繁殖)作了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17.
人类利用海藻及海藻产品的范围比起通常所了解的还要广泛得多。本文着重讨论海藻的生物产品,并首先简要地介绍海藻在作为人类的食品和动物的饲料以及化学资源等方面的梗概。海藻作为人类的食品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海藻作为食品的总产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在远东人们广泛养殖海藻并直接作为食品。其中,大部分是在日本、中国和朝鲜对于红藻(紫菜)和褐藻(海带及裙带菜)的生产和利用。据报道,总共约有170种海藻(包括淡水及海洋单细胞的微型藻和大型藻类)可作为食用的经  相似文献   

18.
正小球藻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单细胞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是一种高效的光合植物,以光合自养生长繁殖,分布极广。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生活于较小浅水水域,也有海产种类。天然条件下个体较少,人工培养可大量繁殖。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小球藻约10种,加上其变种可达数百种之多。小球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淡水水  相似文献   

19.
海藻多糖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海藻多糖及其生物活性徐明芳高孔荣刘婉乔(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广州510641)关键词:绿藻褐藻红藻生物活性随着研究海洋生物方法的不断改进及现代化分离技术的有效使用,天然产物化学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从陆地延伸到海洋。海藻是海洋植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  相似文献   

20.
蓝藻为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无色素体,呈蓝绿色,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其繁殖速度快,生命力强,在高温季节蓝藻一旦形成优势,水面可形成5—10cm厚的浮膜,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引起缺氧。蓝藻死后其分解产物蓝藻毒素可污染水质,使鱼虾中毒。蓝藻大部分为不易消化的藻类,鱼虾摄食后消化率很低,且蓝藻池中养殖的鱼类有很大的土腥味,影响鱼类品质,进而影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