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正>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属虚火喉痹范畴,多由阴虚痰热阻滞咽喉所致。用绿茶配蜂蜜代茶饮治疗,效果非常不错。方法:取绿茶10 g,加蜂蜜30 m L搅匀后用开水冲泡,待温时服用,每日1剂,连用10天即可见效。功效:方中的绿茶味苦性寒,含鞣质、叶绿素等,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蜂蜜味甘性平,含糖类、氨基  相似文献   

2.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18,(11):48-48
1治痔疮出血 槐花10g,蜂蜜20g,绿茶2g。将槐花和茶叶用沸水冲泡后,调入蜂蜜,当茶饮服,每日1剂。 具有清热润肠、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及大便干结或大便带血等症。  相似文献   

3.
正1蜂蜜柠檬茶调补脾胃,润肠通便。取柠檬半个,蜂蜜250 mL,绿茶1包。将柠檬表面涂抹食盐后用水冲洗干净,切成薄片,浸入蜂蜜中,拧紧瓶盖,放入冰箱冷蔵3~5天,用绿茶泡水冲调饮服,连服3~5天。柠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蜂蜜和缓,调补脾胃,内养脏腑。2蜂蜜菊花茶取白菊花5~6朵,蜂蜜适量。先将白菊花用开水冲泡10~15 min,然后调入蜂蜜搅匀,  相似文献   

4.
陕西延安地区盛产高质量五倍子蜂蜜,然而常有低价多花蜜冒充五倍子蜂蜜的现象发生,严重损害蜂农和消费者的利益。本研究以延安地区五倍子蜂蜜和多花蜜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两类蜂蜜中的酚类化合物,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次黄岑素可作为这两类蜂蜜的差异化合物。进一步通过建立UHPLC-MS/MS方法对蜂蜜中的次黄岑素进行准确定量,其在五倍子蜂蜜中的含量为30~100μg/kg,而在百花蜜中的含量低于5μg/kg。本研究为延安地区五倍子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感冒蜜茶方     
<正>1二香蜜茶配方:香薷6 g,鲜藿香10 g,蜂蜜10 g。制法:2味药共放入大保温杯中,用沸水浸泡10 min,待温度降至30℃后,加蜂蜜拌匀,分数次饮用。作用:祛暑解表,芳香化湿,适用于夏热暑湿引发的感冒,表现为头重、头痛、胸闷、疲倦、肚泻和鼻塞等症。  相似文献   

6.
正1治烫伤乳香、没药各20 g,冰片1 g,研成细末,加蜂蜜150 m L,调成糊状,即制成清凉膏。用时取适量药膏,涂抹在患处,可治疗水火烫伤。对烫伤有水疱者,可将水疱用消毒针刺破3小孔,孔不宜大,以防感染,排出渗液,然后涂此药膏,每天1次,一般5~6天即可痊愈。2慢性肝炎北五味子5 g,绿茶1 g,蜂蜜25 m L。将北五味子炒至微焦,加入绿茶,用沸水冲泡,加盖焖5 min  相似文献   

7.
蜂蜜养生茶     
饶化雄 《蜜蜂杂志》2014,34(10):16-16
<正>白菊花8g,枸杞15g,桑叶10g,茶叶10g,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15 min,冷却至60℃以下时加入蜂蜜1匙拌匀饮用。此茶具有滋补肝肾,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能缓解风热感冒、头痛和发烧等在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一、治湿疹1.蜂蜜100g,淀粉20g,氧化锌10g,三者混合,调制成软膏,涂抹患处,涂药前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每日1~2次,直至痊愈。2.蜂蜜250g,白术500g。将白术加水约5000ml煎煮6~7小时,过滤浓缩250g时,加入蜂蜜混匀成膏,每次6g,每日服2次。适用于慢性湿疹。二、治荨麻疹蜂蜜30g,黄酒60ml。将蜂蜜和黄酒调匀炖温,空腹服用,每日1剂,治愈为止。适用于风寒型荨麻疹。三、治过敏性皮炎蜂蜜100g,绿茶1g,升麻、炙甘草各10g。将蜂蜜煮热后,加入切碎的升麻,炒到蜂蜜被升麻吸尽呈红色,冷却备用。每次按上方前3味剂量加水400ml,煮沸5分钟。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验方,介绍如下:1.肝硬化鲜李子150 g,蜂蜜200 g,绿茶2 g,将李子加水300 ml煮沸4~5分钟,加入绿茶、蜂蜜即可。每天3次口服。2.咽喉炎咽喉发炎疼痛时,泡浓茶一杯,凉后加适量蜂蜜拌均匀,每隔半小时,用此茶蜜水嗽咽喉部,并慢慢咽下。当天见效,3~4天即愈。  相似文献   

10.
正1治头晕龙眼肉150 g,西洋参50 g,蜂蜜200 m L。龙眼肉切碎,西洋参研成细末,与蜂蜜混合搅匀制成蜂蜜膏,密封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5 g蜂蜜膏,用温开水冲服,每日饮用1次。2失眠健忘莲子15 g(无心),桂圆肉10 g,蜂蜜10 mL。上述药材一同放入小碗中,隔水蒸10 min即可,温热服食,每日1剂,连续服食5~10剂。莲子、  相似文献   

11.
正1眼睛干涩验方:菊花3 g、枸杞10 g,蜂蜜2勺。用法:先将菊花、枸杞放入杯中,浸泡15 min后,将蜂蜜调入其中搅匀,当茶饮服,数次频饮,每日1剂,连服5剂。可养肝补肾、明目。2感冒嗓子疼验方:金银花5 g,蜂蜜10 mL。用法:将金银花放入杯中,浸泡10 min,然后调入蜂蜜,搅拌均匀,当茶饮服,数次频饮,每日1剂,连服3~5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后熟处理对蜂蜜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送检的经不同后熟时间(0 h、12 h、36 h、48h和60 h)处理的五倍子蜂蜜进行主要品质指标(水分、淀粉酶活性、羟甲基糠醛、蔗糖、松二糖)的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五倍子蜂蜜中水分含量随着后熟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后熟处理48 h后,五倍子蜂蜜中水分含量降至18.0%以下。松二糖、羟甲基糠醛、蔗糖和淀粉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经后熟处理60 h,最终包装成为成熟蜜后,五倍子蜂蜜中水分含量达15.9%,松二糖1.8%,淀粉酶活性15.4 mL/(g·h),蔗糖、羟甲基糠醛未检出,上述主要品质参数优于《GH/T 18796-2012蜂蜜》标准对蜂蜜一级品的要求;水分、松二糖、羟甲基糠醛等参数达到成熟蜂蜜要求。  相似文献   

13.
蜂蜜治病方     
红薯500 g,蜂蜜适量,当归10 g,黄芪20 g。红薯蒸熟捣成泥状,当归、黄芪放入砂锅中,加水300 mL,煎煮30 min,取汁液倒入红薯泥中,加入蜂蜜后,置于火上煨10 min即可,然后调匀服食,每日1剂,连服3~5剂。2 冠心病取丹参、首乌各10 g,加水300 mL用文火煎40 min,滤渣留汁,待温后加入蜂蜜1汤匙,调匀后1次服完,每日1剂,连用15日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4.
防暑凉茶     
<正>(1)乌梅30 g,山楂50 g,甘草5 g,用慢火煨30 min,过滤取汁,凉至60℃以下后加适量蜂蜜饮用。此方有清暑开胃,生津止咳的功效。(2)金银花、菊花、绿茶、甘草各5 g,生石膏3 g,开水浸泡,当茶喝,能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对暑热感冒和咽喉肿痛有疗效。(3)罗汉果1个,大枣5颗,枸杞子5 g,地竹叶3 g,石竹5 g。煮水1杯,60℃下加蜂蜜1匙,即可饮用。每剂煨煮3次。此方有润肺止咳,暑热口渴,润肠通便的功效,对肺热、肺燥咳嗽和百日咳有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1藕汁糖蜜膏鲜藕1 500 g,红糖200 g,蜂蜜适量。先将鲜藕洗净剁细,用纱布绞汁,与红糖一起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加热熬制成膏状即可,然后加入1倍量的蜂蜜煮沸后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服用时,每次取蜜膏1汤匙,用温开水冲服,每日服用3次,可治细菌性痢疾。2蜜汁绿茶饮蜂蜜50 g,葡萄汁、生姜汁各50 g,绿茶5 g。先用沸水冲泡绿茶1杯,然后取茶液与葡萄汁、姜汁、蜂蜜调和均匀,趁热顿服,每日饮服2次,连服1~3天。可除烦止渴、健胃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相似文献   

16.
<正>用纱布裹10g苦丁茶放入茶杯内,开水冲泡。放凉后加入一汤匙蜂蜜搅拌均匀备用。每次含漱2~3min,每天数次,5~7天为1疗程。苦丁茶有保健和消炎作用,可以滋润口腔,产  相似文献   

17.
<正>1鸽子蛋汤鸽子蛋6枚,枸杞10粒,龙眼肉20g,黄精10 g,蜂蜜适量。制作: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加入枸杞、龙眼肉、黄精同煮至沸后约15 min,再把蛋逐个打破下锅,同时将蜂蜜倒入锅中煮至蛋熟,即可食用。1日1~2次。功效:补肝肾,益气血。此汤主要用于肺  相似文献   

18.
<正>①3份蜂王浆对7份牛奶,早晚服用,每次5~10 g;②梨去核切片后加1匙蜂蜜后隔水蒸服;③10~15 g南瓜加1匙蜂蜜后隔水蒸服;④蜂蜜1 000 g、蜂王浆250 g和蜂花粉500 g混合调匀后放入冰箱保鲜,每次服用5~10g。长期服用这些饮食,能够缓解老年痴呆症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正1治遗尿症验方:蜂蜜15 g,生龙骨30 g,鸭蛋1个。用法:生龙骨加水煎煮30 min,取药液煮荷包鸭蛋,鸭蛋煮好后放入蜂蜜搅拌均匀,于每晚临睡前吃鸭蛋、喝汤。每日1剂。之后每次加龙骨30 g在原药渣中煎煮,连服1周。2治咳嗽验方:生姜30 g,蜂蜜30 g。用法:生姜捣烂取汁,将姜汁蜂蜜混匀于碗中,再放入锅内蒸约10 min,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儿童酌减,连用2天,咳嗽即止。3治脂肪肝  相似文献   

20.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5):I0004-I0004
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如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不适,可用蜂蜜食疗进行调理,达到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的作用。1蜂蜜参楂汤验方:蜂蜜30 mL,丹参、山楂各15 g,檀香9 g,炙甘草3 g。用法:将后4味中药入锅,加水,煎煮40 min,然后滤取药液,再放入蜂蜜搅匀,继续煎煮5 min即可。分早晚各服用1次,每日1剂,连续15日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