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王华  张小锋 《蔬菜》2015,(2):4-5
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高效农业提质增效,在发展双大棚多层覆盖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双大棚青椒复种秋大白菜多层覆盖高效种植模式。试验表明:采用双大棚青椒复种秋大白菜模式,667 m2栽青椒4 000穴,秋大白菜2 600~2 800株,实现了青椒和大白菜产量、效益双盈,2011-2013年3年青椒和大白菜平均产量分别比普通栽培模式增加36 952.5 k g/h m2、14 157 kg/hm2,纯效益增加104 353.5元/hm2。  相似文献   

2.
以青椒品种"35-619"为试材,通过温室内桶栽滴灌试验,基于2年试验数据,采用Jensen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青椒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敏感指数,确定了青椒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而利用遗传算法以相对产量最大为目标,利用C#.net编制优化程序对青椒的滴灌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温室秋冬茬滴灌青椒生育期内的灌溉水量为190mm,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的优质辣椒品种,作者以丰辣3号作对照,对丰源系列6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丰源长螺为早熟线椒,可作早熟品种栽培;丰源15号为早熟牛角椒,可作鲜青椒或红椒上市;丰源特长、丰源3号和丰源8号为中早熟线椒,可作干辣椒加工剁辣椒种植;丰源大螺为中早熟长羊角椒,可作鲜青椒或红椒上市。总之,各参试丰源系列辣椒品种果实光泽度好,风味佳,抗病抗逆性较强,产量高,可作为不同食用类型的辣椒品种在衡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冷冲击处理对鲜切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鲜切青椒为材料.考察常温储藏前作-18℃20 min冷冲击处理对鲜切青椒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对鲜切青椒的品质方面有不同的影响.适当的冷处理可以保持鲜切青椒的硬度、咀嚼度,抑制腐烂.但对脆性、色泽等品质有不利的影响.同时,适当的冷处理可以保持鲜切青椒中的抗坏血酸含量.  相似文献   

5.
王妍  丰雪  李波 《北方园艺》2015,(1):58-61
通过温室内田间小区试验,在固定的灌水周期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秋冬茬青椒生长、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确定青椒的适宜灌溉制度,为日光温室秋冬茬青椒膜下滴灌合理灌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灌溉定额在一定范围内时,青椒株高、茎粗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灌溉定额超过280mm时,灌水将抑制青椒的生殖生长,导致青椒产量下降,水分生产效率降低;当灌溉定额为260mm时,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苏北沿海双层大棚青椒栽培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椒具有产量高、供应周期长、耐贮运、销售稳定等特点。近年来,苏北沿海地区通过采取双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选用优质早熟品种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大棚青椒实现了春提早上市,种植效益明显提升,青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江苏省青椒生产的主产区。2012年东台地区青椒种植面积6000hm~2。现将其一些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青椒品种为"宇椒一号"为试材,通过地面模拟装置锂离子束处理青椒干种子,利用不同剂量分析其生物效应,探讨青椒辐射诱变变异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锂离子对青椒影响效应差异较大,其中种子发芽率、幼苗成苗率、苗期长势以及分子检测变异较大,说明锂辐射可以造成青椒的遗传变异,是改良青椒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温室智能化系统,在青椒发育基本完成后,通过设置不同的遮阳方式来实现不同的光照处理,对各处理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进行测定,并调查各处理大棚青椒的变色时间、采收数量、产量和销售收益,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找出使大棚青椒变红的最适光照,为大棚青椒变红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青椒变色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密切相关,在果实发育进入转色期后,25%开启外遮阳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高出27.13%,果实变红率可达68.09%.因此,通过适度遮阳(25% ~ 30%开启外遮阳)调节棚内光照可提高大棚红椒的产量,增加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9.
对油桃秀春进行了不同栽植密度,不同修剪方式和保温覆盖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油桃秀春采用1m×1m高密度栽植,纺锤形修剪,三膜一苫覆盖,达到了早产、丰产优质高效目的,为今后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有色地膜对青椒生育、产量及土壤状况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有色地膜进行青椒覆盖栽培,结果表明:其生育、产量和土壤状况与不覆膜的都不相同,覆有色地膜可使青椒产量增加,但品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青椒杂一代种子的产量,本试验对青椒杂交制种中的栽植密度、疏花方式以及去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探索青椒制种的最佳栽培方式及合理的去雄方法.为杂交制种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大幅度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娄忠存 《中国辣椒》2001,1(2):13-13
2000年,本人在一块土壤并不算肥厚的坡地上进行了有趣的辣椒杀菌试验。辣椒品种为湘研11号,湘研12号,该土地面积1134m^2(1.7亩)。结果共采收红椒4859kg,青椒172.5Kg,获收入4393元,而且辣椒并无病虫害。该试验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试验证明银灰色地膜覆盖青椒有一定驱蚜防病作用,是综合防治青椒病毒的措施之一。1984年,我们对银灰色地膜覆盖青椒综合效果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银灰色地膜在增温、保墒、促进生长发育、驱蚜防病、增产增收方面都优于透明膜、是夺取青椒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唐山市甜椒种苗及果实质量,提高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进行了"早翠"和"慕田大方"2个品种栽培对比试验,经试验数据分析,青椒品种"早翠"壮苗率、壮苗指数、产量等均高于"幕田大方",优选品种"早翠"用于栽培。  相似文献   

15.
黑色地膜覆盖西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色地膜覆盖、无色透明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的西瓜生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覆盖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栽培的西瓜。并对不同处理进行了经济核算,覆盖黑色地膜栽培的西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6.
蔗糖基聚合物处理对青椒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蔗糖基聚合物对青椒进行采后室温贮存保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浓度蔗糖基聚合物水溶液处理可以促进青椒总糖的积累,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减缓青椒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的降解,能够有效延缓青椒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7.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青椒采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椒"丰甜王"为试材,采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UV-C处理对青椒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250kJ·m-2 UV-C处理能有效维持青椒良好的外观品质和硬度,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失重率的下降,除此之外,还能够有效抑制青椒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较好的维持了青椒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8.
大蒜越冬播种不同覆盖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黑龙江省大蒜春季栽培和大田、蔬菜播种定植,时间上互争劳力,再加之冬季贮藏大蒜困难,损失量较大,造成了人力和资源上的浪费,在前几次试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越冬播种大蒜不同覆盖方式的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春季大拱棚青椒栽培,采取大拱棚内加二层幕、小拱棚、地“膜四膜”覆盖形式。实践证明,这种形式与单层膜相比,青椒上市提前20多天,666.7米2产量达7200千克,效益提高32%,产值达9100多元。如果在7月下旬将青椒剪枝再生,可使其一直生长到11月上旬。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青椒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椒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日光温室中青椒的水分生产函数。试验将青椒的生育期分为苗期、开花着果期、结果期3个阶段,以土壤体积含水率作为灌水控制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和SPSS数据分析应用软件,分别分析了现有的国际上应用广泛的Jensen模型、Stewart模型、Singh模型3个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从敏感系数、模型的拟合优度、残差平方和和F检验结果方面来看,Jensen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最符合青椒的水分生产函数,其敏感系数苗期、开花着果期、结果期分别为0.152、0.308、0.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