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对我国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黑龙江茴鱼的野生及养殖群体食道、胃、幽门盲囊及肠组织淀粉酶、胰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两群体4种组织中淀粉酶活性表现为幽门盲囊肠道胃食道,且野生群体在幽门盲囊及肠道中的酶活性高于养殖群体;胰蛋白酶表现为肠幽门盲囊胃食道,且养殖群体幽门盲囊、胃及肠中的胰蛋白酶活性均高于野生群体相应组织;而黑龙江茴鱼各消化器官均有一定的脂肪酶活性,且幽门盲囊与胃中酶活性较高,食道和肠较低,且养殖茴鱼幽门盲囊及胃中脂肪酶活性高于野生群体。黑龙江茴鱼体内消化酶的活性及分布可能与其偏肉食性的食性有关,而野生群体及养殖群体之间的差异,推测是由于人工驯化投喂人工饵料中碳水化合物及蛋白含量与天然饵料的差异造成的。应继续探索野生及人工养殖状态下该鱼消化及营养需求的最佳平衡点,以达到低耗高产,健康养殖的目的,并推动促进茴鱼养殖业的迅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验测定了史氏鲟4种消化器官中消化酶的活性,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幽门盲囊>肠道>胃>肝脏:其脂肪酶活性大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肠道>胃>肝脏>幽门盲囊.史氏鲟幽门盲囊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较高,而脂肪酶几乎没有活性;肝脏中淀粉酶几乎没有活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也较小;肠道中各种酶的活性都较高;而胃中各种酶的活性则居中.  相似文献   

3.
史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测定了史氏鲟4种消化器官中消化酶的活性,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幽门盲囊>肠道>胃>肝脏;其脂肪酶活性大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肠道>胃>肝脏>幽门盲囊。史氏鲟幽门盲囊中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较高,而脂肪酶几乎没有活性;肝脏中淀粉酶几乎没有活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也较小;肠道中各种酶的活性都较高;而胃中各种酶的活性则居中。  相似文献   

4.
对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细鳞鲑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及其分布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鱼、鱼种和亲鱼3个主要生长阶段,细鳞鲑胃内蛋白酶活性最高,幼鱼期蛋白酶活性略低,鱼种和亲鱼期维持在同一水平;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是幼鱼、鱼种期逐渐增大,亲鱼期达到最大值;脂肪酶活性在幼鱼和鱼种期最高,亲鱼期的脂肪酶活性较低。3种消化酶在细鳞鲑不同器官的分布特点为,蛋白酶活性在胃部最强,其分布趋势为食道<幽门盲囊<肠道<胃;淀粉酶在各个消化区段均有分布,在前肠部位淀粉酶活性最高,在幽门盲囊和后肠处活性最低;胃内脂肪酶活性最高,从胃向后的消化道各主要部位的脂肪酶活性变化呈递减趋势,胃内最高,幽门部次之,肠道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Coilia nas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消化酶在各组织的分布特点,选出初始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12.63 cm和4.439的二龄刀鲚,分别按500尾·亩-1(A组)、1000尾·亩-1(B组)和1500尾·亩-1(C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养殖,每个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89 d.结果 显示,A组末体质量(30.74 g)、末体长(20.26 cm)显著高于B组(21.379,18.18 cm)和C组(19.969,17.16 cm) (P<0.05),3个组比肠长(0.29~0.30)差异不显著.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A组胃和肝胰脏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B组肠和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肠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C组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胃蛋白酶在胃中活性最高,脂肪酶在肝胰脏中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均以肠中活性最高,幽门盲囊次之.研究表明,二龄刀鲚养殖密度为500尾·亩-1时,刀鲚生长较快,各主要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夏季高温季节美洲鲥的养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美洲鲥1~+龄亚成鱼(体长(21.80±1.21) cm、体质量(151.16±22.96) g)为研究对象,以24℃饲养为对照,将试验组美洲鲥1~+龄亚成鱼分别置于28和30℃水温下饲养,在高温胁迫后0,48和96 h,分别测定胃、肠、肝和幽门盲囊等组织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28和30℃高温胁迫下,美洲鲥胃中胃蛋白酶活性至48 h显著下降(P0.05),此时30℃试验组美洲鲥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小于28℃试验组(P0.05);30℃胁迫条件下,肝和肠中胃蛋白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24℃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胁迫48 h后,28和30℃高温胁迫组美洲鲥胃中胰蛋白酶活性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且30℃试验组显著小于28℃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0℃高温胁迫下肠中胰蛋白酶活性至48 h下降明显(P0.05);30℃下胁迫96 h,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小于24℃组(P0.05)。28和30℃试验组美洲鲥肠中脂肪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30℃试验组胃中脂肪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始终呈升高趋势;28和30℃胁迫条件下,美洲鲥肝中脂肪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美洲鲥胃中淀粉酶活性在胁迫96 h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美洲鲥肠中淀粉酶活性在0~96 h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美洲鲥幽门盲囊组织中淀粉酶活性随胁迫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但28℃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0℃胁迫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酶活性至96 h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温胁迫对美洲鲥1~+龄亚成鱼胃、肠、肝和幽门盲囊等组织中消化酶活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美洲鲥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高温。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学方法测定了不同性腺发育时期(Ⅱ~Ⅴ期)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雌性亲鱼胃、肠道和幽门盲囊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并分析了3种酶活性随性腺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体鲟雌性亲鱼5种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性以性腺发育Ⅱ期、Ⅲ期较高,淀粉酶活性以性腺发育Ⅴ期较高,脂肪酶活性以性腺发育Ⅴ期、Ⅱ期较高,3种酶活性均以性腺发育Ⅳ期较低;各性腺发育期,雌性亲鱼的蛋白酶活性均以幽门盲囊、后肠中较高,其次为胃、中肠,淀粉酶活性以中肠中最高,其次为胃、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脂肪酶活性均以幽门盲囊中最高,其次为中肠、前肠、胃、后肠。研究表明,小体鲟雌性亲鱼在性腺发育Ⅱ期、Ⅲ期对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需求较高,而性腺发育周期中对脂类物质的需求Ⅴ期最高,其次是Ⅱ期,总体来说,小体鲟亲鱼在整个性腺发育时期对脂肪的需求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鳜胃肠道和肝脏主要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测定了鳜胃、肠道、肝脏和幽门盲囊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及温度对这些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鳜的胃、肠、肝脏和幽门盲囊中均可检测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且在温度为(37±1)℃和pH为7.5(胃pH5.4)条件下,鳜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幽门盲囊>肠>胃>肝脏;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脏>幽门盲囊>胃>肠;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幽门盲囊>肠>肝脏>胃。鳜胃、肠、肝脏和幽门盲囊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50℃、40℃和55℃,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0℃、25℃、40℃和5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40℃、40℃和2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黄金鲈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其中,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采用淀粉酶试剂盒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结果】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黄金鲈各组织器官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前肠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各组织器官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均为40℃。黄金鲈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5,8.0,9.0,9.0和6.0,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6.0,7.0,7.0和6.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6.0,7.0,7.0,7.0和7.0。黄金鲈不同组织器官的消化酶活力不同。在最适温度下,不同组织器官蛋白酶活力顺序为幽门盲囊前肠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活力顺序为肝脏前肠中肠幽门盲囊胃,脂肪酶的活力顺序为肝脏胃前肠幽门盲囊中肠。【结论】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均高于其生长的最适水温。胃蛋白酶在强酸性时活力较高,肝脏蛋白酶活力在偏酸性条件下较高,肠道和幽门盲囊蛋白酶活力在偏碱性时较高;淀粉酶活力在中性偏酸性时较高;脂肪酶在中性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初重为(9.92±0.24)g的健康黑鲷幼鱼为研究对象,用棉粕分别替代0(CM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50%(CM50)和60%(CM60)的鱼粉蛋白来配制7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探讨不同替代比例棉粕对黑鲷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粕替代鱼粉蛋白对胃蛋白酶、前肠胰蛋白酶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当棉粕替代比例高于30%(CM30)时,胃蛋白酶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下降;而前肠胰蛋白酶活性在CM60组显著下降。棉粕替代鱼粉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胃、中肠和后肠;随饲料中棉粕替代比例的升高,中、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下降,而胃和中肠淀粉酶活性则显著增加,其中CM0组中、后肠脂肪酶活性最高,CM60组活性最低;而对于胃和中肠淀粉酶活性,则CM60组活性最高。高棉粕替代比例对肠道组织结构有破坏作用,当棉粕替代比例超过30%时,前、中肠肌层厚度和褶皱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结果提示,饲粮中棉粕替代20%鱼粉蛋白时,对黑鲷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