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1、如何更换链条。韩国国际牌插秧机使用两年后,常有车轴链条箱断链条现象。其原因是链条节距因磨损增长,传动时打折卡住抻断。车轴链条价格昂贵,且安装非常困难。有不少机手将车轴链条箱横向截断,换链条后再进行焊接。此法缺点是焊接后链条箱易变形、两端轴的同轴度超差以及支  相似文献   

2.
维修经验3则     
传动链条翻新 农用三轮运输车等机器上所用的传动链条,磨损后可以进行翻新.翻新的方法是将链条的销轴和套筒全部旋转90°,把磨损变形的部位转到不受力的位置,使整根链条的各节距恢复正常.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概率法解尺寸链的原理,系统地导出了刀式矿土复合型链式开沟机链条接触节距及链长公差的一整套计算公式,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使这种新型链条接触节距及链长的设计、尺寸检验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4.
一、传动链条翻新 农用三轮运输车等机器上所用的传动链条,磨损后可以进行翻新。翻新的方法是将链条的销轴和套筒全部旋转90°,把磨损变形的部位转到不受力的位置,使整根链条的各节距恢复正常。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5.
维修经验3则     
传动链条翻新 农用三轮运输车等机器上所用的传动链条,磨损后可以进行翻新。翻新的方法是将链条的销轴和套筒全部旋转90°,把磨损变形的部位转到不受力的位置,使整根链条的各节距恢复正常。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6.
整秆式甘蔗收割机柔性夹持输送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南农业大学研制的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两种柔性夹持机构,其中链轮张紧式夹持输送机构存在功率消耗大、链条所需张紧力大等问题.试验表明,在夹持力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应将张紧力保持在450~550N比较合适.圆弧轨道夹持输送装置,链条采用轨道支撑、将原输送线路中直角部分改为圆弧过渡、减小输送线长度.通过对新装置进行相关参数确定和试验测量表明,新设计能够在很小的链条张紧力下稳定工作,并且消耗功率明显小于原装置.  相似文献   

7.
玉米精密播种粒距在线监测与漏播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玉米精密播种粒距偏差导致播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玉米精密播种粒距在线监测与漏播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车载计算机、排种监测ECU及相关传感器组成,设计了上位机监测软件和基于移动平均粒距在线监测的下位机程序,通过监测玉米精密播种作业过程中的粒距及其误差,完成漏播预警。首先,设计并进行了排种计数监测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车速3~12 km/h范围内,以1 km/h递增变化的10个车速下,系统对指夹式排种器和气吸式排种器的排种计数监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9.12%、99.71%,标准差分别为0.52%、0.44%,总体排种计数监测误差平均值小于1%。其次,基于高速摄像的播种粒距测量试验台进行了实验室环境下的粒距监测精度试验,采用指夹式排种器进行排种,目标粒距为25 cm,在车速3~12 km/h范围内,以1 km/h为间隔的10个车速下,系统对粒距监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2.34 cm,标准差为2.56 cm。针对试验结果存在较多的随机异常点问题,采用移动平均滤波对监测粒距进行分析,得出粒距监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79 cm,标准差为0.62 cm,单车速下对应的粒距监测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最大为1.69 cm,标准差为0.23 cm,经移动平均滤波处理后,粒距误差异常点明显减少,系统粒距监测误差小于2.00 cm。最后,基于气吸式玉米精密播种机设计了试验样机,设置播种车速为5.49、8.49 km/h,目标粒距为25 cm,进行了田间播种粒距监测精度试验,分别采集350个连续的出苗粒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出苗粒距移动平均值相比,系统粒距监测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1.84、2.22 cm,标准差分别为1.61、2.13 cm,粒距监测值曲线与出苗粒距移动平均值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辣椒去核机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间歇式辣椒去核机输送机构的设计。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利用RecurDyn软件对该输送机构的链轮和链条进行建模、装配,并对其间歇式运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根据仿真得到的运动学曲线,对该机构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链轮链条机构在运动过程中不产生干涉,其运动为周期性的间歇式运动,检验了该输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间歇式运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Ⅲ型联合收割机上的双排套筒滚子链的使用寿命,一般应达到3000小时。由于使用不当,有的使用不到1000小时就出现早期磨损。出现早期磨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链条松紧调整不当。有的机手将链条调得很紧,认为这样不易掉链。由于调得过紧,张紧力过大,加剧了链条的磨损。如果链条调得过松,工作时松边晃动、振动,也加剧链条的磨损。机手应按规定移动张紧轮,调整链条的张紧度。 2.链轮齿面磨损。链轮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齿面凹陷变大,节距发生变化,导致链条啮合不良,从而加速链条的损坏。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更换链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存在切种质量差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切种农艺与农机相融合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马铃薯种薯自动切块装置。通过整列定位输送机构完成种薯排列输送定位,经夹持取料机构和切刀机构组合作用下完成种薯切块过程,整机由PLC控制切块动作工序,实现了切种流程的自动化。结合典型种薯几何尺寸参数,完成马铃薯种薯切块装置的关键结构设计,对种薯切块作业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明晰影响种薯切块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各因素的取值范围。以切种合格率、切种盲眼率为评价指标,以圆台辊组中心距、链条输送速度、V形刀具夹角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12.0.3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利用软件优化模块确定试验最优参数组合。在最优参数组合条件下进行种薯切块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当圆台辊组中心距为101.60 mm、链条输送速度为0.019 m/s、V形刀具夹角为49.50°时,切种合格率为97.56%,切种盲眼率为1.27%,与优化值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优化后最优参数组合可靠性高,可以满足种薯切块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