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力量惊天动地,汶川力量地裂山崩。 不堪回首的地震,把美丽的城市和乡村顷刻间变成瓦砾废墟,大地的震动令整个世界战栗,也令每个血肉之躯模糊。在母亲的身上,在祖国芳香的土地上,是谁撕裂出一道道深深的伤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汶川地震受灾区四川自然保护区及其栖息地重要地位,提出了汶川地震灾区栖息地恢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特大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人性和民族性是一次最好的检验。灾难来临,伟大的中华民族再一次让世界震惊。从高层的正确决策到子弟兵的快速出击,从司令员的怒吼到官兵们写下遗书,从十万大军舍己救人到无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从灾区忘我的奋战到全天下中华儿女的爱心汇集,中国在这场特大灾害面前又打响了一次“人民战争”。全世界的目光都看到了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坚不可摧的坚强意志和战无不胜的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4.
肖军  黄巍 《林业与生态》2019,(1):16-19,15
初冬时节,走进怀化,铺天盖地的绿从车窗蜂拥进来,令记者目不暇接。就宛如置身于一幅清新多彩的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近年来,怀化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释放出巨大的“绿色力量”,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60.4%提高到2017年的70.83%,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5.
苍天何忍?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蹂碎了我们美丽的汶川,一座座家园被夷为废墟,数以万计的父老失去生命,无数的乡亲正在断壁残垣下呻吟,大半个中国都跟着山摇地动,13亿华夏儿女为之彻夜难眠,肝肠寸断。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面对灾难我们发出血与泪的呼喊。今夜,我们无眠;今夜,我们用一首首发自内心的诗歌点燃生命的烛火。让我们以生命的名义向死难者无语默哀;让我们以诗歌的力量为幸存者祈祷平安。  相似文献   

6.
殷玉珍,是一个令全国林业战线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她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从嫁到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的那天起,便踏上了与黄沙抗争的历程。十几年来,殷玉珍治理荒沙5万亩,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全国“三八”绿色奖奄获得者。如今,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像殷玉珍式的造林人物层出不穷.成为全旗植树造林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在我们办刊过程中,经常收到朋友们的大量来信,其中的表扬让我们自豪,关爱令我们感动,期望催我们奋发,批评使我们自省———总之,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封读者来信,并从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成长的养料。为给读者朋友发言提供一个讲台...  相似文献   

8.
2015年以来,按照省委安排,省林业和草原局(原省林业厅)对口联系帮扶汶川县和克枯乡大寺村、威州镇茅岭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在“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核心任务下,省林业和草原局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工作主线,先后派遣了20多位扶贫干部奔赴汶川。4年来,这些扶贫干部与汶川干部一起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创新开展“户户入·入户户”群众工作,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汶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  相似文献   

9.
地震,让我们无处可逃,灾难,让我们不能躲避i但患难真情任何时候都在1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争相援助灾区,我们的务林人也在其中。谁说绿能量只在和平时期才能发挥力量?那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让我们饱受其害,但同时也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如何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次生伤害、控制林业疫情爆发、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如何更好地安置林区受灾群众?如何搞好灾后生态恢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0级汶川特大地震及以后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崇州市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尽早修复区内受损生态系统和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四川省确定了崇州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任务.对崇州市“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监理进行探讨,希望对业内工作人士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名词浅释     
当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状态时,称为森林成熟。这个时期的年令称为森林成熟令。由于森林具有多种的有利性能,根据国民经济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森林成熟令。数量成熟:在林分生长发育中,在某一定时期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赶上了连年生长量且与其相等,即称为数量成熟。此时的年令为数量成熟令。这时,如果进行采伐,每年平均所获得的木材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2008,(12):1-1
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一次重新认识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让成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设施的不完善问题突显出来。城市防灾公园是严重灾害发生时,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防灾结构,而建设的起避难疏散场所作用的城市公园或绿地。本文针对在“5.12”汶川地震中出现的问题,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从植物景观、应急设施和应急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探讨公园防灾功能方面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的滞后、执法力量的相对薄弱以及滥食陋习根深蒂固等新老问题,已经制约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喜忧参半我国自古就有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传统。譬如,西周时期曾颁布《伐崇令》,明确禁止采集鸟卵和禁止用毒箭狩猎,还规定"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相似文献   

15.
深刻的教育     
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的一个月里,我耳闻目睹了今生以来最悲壮的一幕幕,总想起伟人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但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本来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难以领悟的东西,在短暂的时间里,在特定的境况下,一下子都化为了具体的、非常清晰也非常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深刻的教育     
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的一个月里,我耳闻目睹了今生以来最悲壮的一幕幕,总想起伟人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但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本来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难以领悟的东西,在短暂的时间里,在特定的境况下,一下子都化为了具体的、非常清晰也非常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深刻的教育     
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的一个月里,我耳闻目睹了今生以来最悲壮的一幕幕,总想起伟人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但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本来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难以领悟的东西,在短暂的时间里,在特定的境况下,一下子都化为了具体的、非常清晰也非常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汶川震后,再话木结构住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局通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时,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北京等地均有震感。据报道,四川汶川地震造成死亡人数已超过6万人。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绿化》2011,(8):34-34
作为2008年“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四川省汶川I县灾后对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进行了整体重建。汶川县委、县政府对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将地震前的汶川县威州小学、威州镇中心校、七盘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3校(部)合并,组建了新的汶川I第一小学。  相似文献   

20.
半旗     
汶川痛 还没散尽 玉树伤 又上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