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玉米雌穗秃尖缺粒是限制玉米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单产和总产,生产中导致玉米雌穗秃尖缺粒的因素有很多,如栽培密度较大、玉米雌穗授粉灌浆期水肥供给不足或遇连续大风多雨和干热风天气、病虫害等,都会导致玉米雌穗秃尖缺粒。本文探索玉米雌穗秃尖缺粒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一、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一)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  相似文献   

3.
王志杰 《河南农业》2014,(21):41-41
<正>玉米果穗顶部未结子或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1/2以上,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玉米秃尖主要原因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向上或向下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遇有环境条件不适,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玉米秃尖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种植密度过大、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  相似文献   

4.
正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1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1.1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空秆的发生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玉米大田生  相似文献   

5.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1玉米秃尖缺粒产生原因1.1品种遗传特性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同,当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超过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发生秃尖缺粒。例如玉米在开花授粉期受高温伏旱,抽丝时间推迟,花粉盛散期已过,使雌穗顶部花丝未受到粉而秃尖。  相似文献   

9.
玉米空秆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植株通常结1~2个穗,以1个穗的居多,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空秆,没有形成雌穗或有雌穗而没结籽粒的现象,俗称"哑巴穗"。2010年辽宁省部分地区发生玉米空秆及果穗秃尖情况,尤以中部的沈阳、辽阳、锦州等地较为严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会同权威专家深入分析,初步得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组合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玉米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7个玉米穗部性状中,秃尖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5.03%;穗粗、穗长、出籽率、穗重与产量呈正相关,穗行数、秃尖、百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穗重、穗行、秃尖三个自变量对产量的影响可以建立线性数学模型y=1.354+0.859x1-0.005x2-0.074x3,其中穗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综上所述,在杂交玉米组合的筛选过程中应首先关注玉米穗重,在此基础上兼顾穗行、秃尖、穗粗、出籽率等其他性状建立适当的性状指标评价系统,才能实现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夏季,山东德州、聊城、济宁、菏泽等地区夏播玉米由于7、8月份高温干旱叠加,部分出现了玉米雌穗发育异常现象,对后期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具体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1田间症状表现1.1雌穗苞叶畸形主要表现为果穗苞叶短小,苞叶占果穗长度的1/5~4/5不等,苞叶不能包裹果穗。1.2籽粒不正常一是秃尖。从穗尖向下3~5 cm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院玉米长期丰歉定位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玉米穗部性状中秃尖长度年度间波动幅度最大,其次是穗重和穗粒重;产量变异系数为16.3%;玉米穗部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连锁关系;穗粗、穗重、穗粒重和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度与产量呈负相关;玉米穗部性状中穗粗、穗重、秃尖长度、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值,其中穗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是玉米产量形成的主导因素;穗长与穗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的综合评价和选育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以5个优良鲜食型糯玉米品种为试材,对其株高、穗位、穗重、穗粗、轴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鲜穗产量、雄穗长、雄穗分枝13个性状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对鲜食型糯玉米13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三个主成分,即鲜穗产量因子、雄穗因子和秃尖长因子,其累计贡献率大于87.276 7%,可以基本代表13个性状所代表的遗传信息。第一主成分是优良玉米品种选择和评判的主要指标,各性状应具备:果穗大,穗粗且轴细,即籽粒要深,穗粒数要多,百粒重要高,株高宜较高等。从第二主成分来看,鲜食玉米品种植株的雄穗最好较长,分枝不宜太多,在保证玉米雌穗对雄穗花粉量需求的同时,尽量选择雄穗分枝少的品种。从第三主成分来看,秃尖长影响了鲜食玉米的商品品质,在品种评价和选育时,应将秃尖长度控制在最低标准。[结论]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重、百粒重、穗粗、行粒数、穗长等性状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对其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的综合评价和选育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以5个优良鲜食型糯玉米品种为试材,对其株高、穗位、穗重、穗粗、轴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鲜穗产量、雄穗长、雄穗分枝13个性状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重、百粒重、穗粗、行粒数、穗长等性状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鲜食型糯玉米13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三个主成分,即鲜穗产量因子、雄穗因子和秃尖长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7.2767%,可以基本代表13个性状所代表的遗传信息。第一主成分是优良玉米品种选择和评判的主要指标,各性状应具备:果穗大,穗粗且轴细,即籽粒要深,穗粒数要多,百粒重要高,株高宜较高等。从第二主成分来看,鲜食玉米品种植株的雄穗最好较长,分枝不宜太多,在保证玉米雌穗对雄穗花粉量需求的同时,尽量选择雄穗分枝少的品种。从第三主成分来看,秃尖长影响了鲜食玉米的商品品质,在品种评价和选育时,应将秃尖长度控制在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6):135-138
为明确玉米产量损失和害虫危害的关系,田间条件下采用剖秆法研究了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危害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桃蛀螟、虫孔在玉米植株各部分呈现不均匀分布,从垂直分布来看,穗下节上亚洲玉米螟数量最多,雌穗上桃蛀螟数量和虫孔数最多,雄穗上三者均最少;从水平分布看,穗上节、雌穗节、穗下节上亚洲玉米螟数量显著多于桃蛀螟,而雌穗上桃蛀螟显著多于亚洲玉米螟。整株玉米上虫孔数与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秃尖长与穗上节桃蛀螟数量呈正相关,而穗重与整株虫孔数和雌穗虫孔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穗粗与穗下节桃蛀螟数量呈负相关。因此,建议把整株或者雌穗虫孔数作为衡量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1高温对玉米开花散粉的影响7月下旬至8月中旬,河北省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但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玉米生长发育异常,给抽雄散粉带来一定不利影响,玉米开花散粉受阻,受害的程度随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加剧,主要表现在:①雄穗分枝减少,不能开花;②花药瘦小不开裂;③花粉量小、活力低;④雌穗吐丝困难,造成花期不育,结实不良,出现秃尖或形成"半边脸"果穗。如先玉335、农华101等雄穗分枝较少的品种花粉量小,秃尖严重。经调查统  相似文献   

17.
影响玉米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影响玉米子粒产量的因素很多。试验采用Statistica AX5.5软件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10个效应因子与玉米子粒产量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百粒重和出籽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效应,它们对子粒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株高〉秃尖长〉穗长〉出籽率。  相似文献   

18.
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1、缺粒与秃尖 症状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玉米果穗秃尖、缺粒是夏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果穗秃尖、缺粒一般有3种情况:一是秃尖,果穗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色,一般大穗型品种秃尖长度大于小穗型品种;二是“满天星”状缺粒,玉米籽粒很少且在果穗上呈散状分布,没有规律;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4-2005年田间试验资料,通过对影响秃尖长的各生育期相对湿度、日照、降水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相对湿度、日照、降水等条件对玉米秃尖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的气象条件是影响玉米秃尖长的关键要素,其中总日照、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等气象因子对玉米穗粒的形成,干物质的积累、运输及秃尖长的影响较为突出。一定范围内,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越大,玉米秃尖越长;日照过多,玉米秃尖长则线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