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中国新疆屯垦史物的重要收集地,其中珍藏着大量的军垦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记录着屯垦戍边的恢宏历史,更是展示新疆兵团屯垦文化的重要窗口,众多的展品不仅是"物",更是历史的承载者。近年来,口述历史逐渐成为兵团军垦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在挖掘展品文化内涵,弥补档案文献的不足和增加旧址复原客观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兵团军垦博物馆在开展口述历史的研究中还存在着理论性不强,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等不足。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各种有形或无形文化遗产,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口述访谈,准确恰当地利用口述史料,不仅是发展所需,也能极大地推动新疆兵团博物馆的研究工作,拓宽现阶段博物馆学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2.
程军 《中国农垦》2023,(1):64-6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农垦坚持传承和发展军垦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农垦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江苏农垦军垦文化的特征(一)具有先天的忠诚文化特征。江苏农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传承着军垦红色基因。1952年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解放军步兵第102师整建制转为农业建设第四师,开赴江苏沿海、沿江、沿湖荒滩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服务中,地方文献是一个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特殊服务,图书馆在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同时,主动服务于当地政府部门、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及特殊需要的个人,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历史文化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4.
军垦文化是中国特有的近现代文化形态,在维稳固边和文化兴边中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阿拉尔市是军垦文化资源富集区域,而社区居民则是对军垦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直接感受者和参与者,将社区建设和军垦文化的保护有机结合,将是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和文化环境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运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阶段等相关理论,对阿拉尔的军垦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调研,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三个方面构建军垦文化社区居民影响感知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社区居民对军垦文化资源的感知特点,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淮海农场是江苏农垦的摇篮。数十年来,几代淮海人传承农建四师革命精神,在广袤的黄海滩涂上创造了凝聚着红色基因的军垦文化。军垦文化锻造了农建四师精神,是淮海人精、气、神的现实反映,并赋予了农垦人独有的风格和神韵。近年来,淮海农场以建设军垦文化宣传阵地、开发军垦文化产品为切入点,使之成为服务农场高质量发展的精  相似文献   

6.
兵团垦区电视台要能在强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在挖掘地域文化上下功夫,让地方特色产生巨大影响力。兵团垦区身处大漠绿洲,西域文化、绿洲文化、军垦文化和生态文化伴随着河流交汇延伸和西域古道纵横穿梭争奇斗艳,是垦区电视台图存立身独具地域特色的资源宝库。  相似文献   

7.
武陵山片区是湘、鄂、渝、黔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构成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一地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要世居少数民族,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研究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地方文献以及它的特征、类型、范围,不仅有利于对武陵山片区的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而且对保存、弘扬、传承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文化,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屯垦文化是历代屯垦官兵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独特文化,其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独具特色的可开发旅游资源.石河子的屯垦旅游文化资源家底有多厚?形成屯垦旅游品牌的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9.
正从农建四师军垦战士屯垦戍边、开发建设淮海农场,到如今的江苏省淮海农场有限公司,"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淮海精神,激励着几代淮海人在经济建设、转型发展、改革创新、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淮海农场有限公司正处在公司化改造的开局阶段,培植公司发展力量,关键在人。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公司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才能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论新疆屯垦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新疆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实践中,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屯垦文化.这是一种以内地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为母体,以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屯垦实践为表现形式,以主要发展农业伴以商业和游牧业为经济基础,以一批又一批的屯垦军民为主要载体,在不断吸收新疆各民族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文化体系.在新疆屯垦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屯垦文化不仅是新疆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跨民族存在的文化,而且屯垦文化对推进新疆历史发展,促进新疆社会进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增进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互补性认同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在新疆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兵团影视文学的发展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凸现出它的魅力,《戈壁母亲》的创作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成为新时期弘扬主旋律的佳作。本文将以《戈壁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视文本的分析,来探讨兵团影视文学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朝阳市图书馆依托于本地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借助本身具有的资源优势,将本馆的地方文献进行优化整合,开辟了地方文化专题文献,积极为朝阳的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结合《刘三姐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实践,提出西部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关注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举措,从地方经济、文化的热点中寻找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切入点,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特色资源,突出资源的差异化、个性化,走渐进式建设道路,重视数据库衍生成果的开发,打造数据库资源的个性品牌。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88-4889,4928
基于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及典型模式,通过特色文化对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影响研究,提出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发展思路,并阐述了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乡土文化的震撼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对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打造绿色图书馆为目的,以佛山特色文化建设为视角,在剖析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绿色图书馆作为特色文化传承的具体内涵,并从转变绿色服务模式、积累绿色馆藏资源、开辟网上绿色通道、营造图书馆“绿色”环境、塑造健康向上的馆员队伍几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绿色图书馆应当采取的具体策略。以实现新世纪佛山图书馆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王爱华  彭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3-19286
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指出赤水河流域文化是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风貌所构成的反映该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状态的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典型的封闭与半封闭地理环境下的赤水通道与盐商文化的关系,指出赤水河整治带来了赤水盐道的繁荣、商业古镇的兴盛以及古镇建筑、会馆文化的发展。解析了赤水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文化的关系,指出丹霞地貌孕育了石文化、赤水河水资源造就了渔猎渔业文化、特殊的水文地质环境孕育出以茅台为代表的酒文化,此外还有百年积淀的竹文化。最后介绍了在赤水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军事文化与长征精神。强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遂宁圣莲岛植物提升方案为例,在分析项目背景的基础上评价了植物现状,进而从植物景观主题优化、空间布局优化、植物景观分区优化方面探讨了"文以明道"在优化方案中的应用,强调要充分考虑从植物造景的角度展示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将"文以明道"运用到现代植物造景中。  相似文献   

18.
主要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内涵、内容进行详细剖析,并对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关系作出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与阐述;结合分析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乡土文化视角看待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并明确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最后针对武宣县乡村旅游乡土文化资源,通过主题定位分类、内容挖掘、项目开发,明确乡村旅游与乡土文化内涵结合发展,以及乡土文化兴旅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提出武宣县乡村旅游乡土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林肥酒”是一款百年历史的文化名酒,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绿酒,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云南是旅游大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云南地方特色产品应抓住机遇,不断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本文以云南“杨林肥酒”为例,立足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阐述“杨林肥酒”的历史渊源及产品的发展演变,具体分析“杨林肥酒”结合旅游开发的优势,提出把“杨林肥酒”融入云南旅游市场的思路,作为一种促使云南地方特色产品做大做强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研究对象,当前武术文化发展面临文化流失,技术传授与文化学习脱节等问题。针对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武术文化由"认同"向武术文化"自觉"转变的发展思路和策略。研究结果发现武术文化核心价值认同主要有:1.“礼”的教化立场是武术文化的本体价值;2.“身韵”-形神兼备人文情怀塑造;3.“德艺双馨”-弘扬民族精神。技能教学和文化传授相结合是武术文化认同向自觉转变的起点,重点是增强武术文化凝聚力。在文化视域下,探讨武术文化认同和自觉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梳理出武术文化的内核,为武术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方案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