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在养虾不能下太多的肥,这是林子皓养殖成功的关键,要做到多调水少肥水,水质稳定,pH适宜,养虾其实越简单越好。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12,(1):53-53
江门对虾养殖户陈师傅 27亩塘 四年养殖经验 陈师傅向记者透露。以前他养过一造大水虾,投了很多肥水的调水剂,水怎么都肥不起来,而且那造虾死亡率将近七成,他觉得是和水质有关系,因为当时他发现在虾塘的水中可以看到一些会动的小白点。  相似文献   

3.
盐虾结合、一水两用,即把海水通过送水道引进蒸发一池养虾,养虾后再将水排到蒸发二池制卤产盐。一水两用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既可节省扬水费用,也可解决盐虾争水矛盾,而且虾池还可起到储水作用。1985年,我们根据地方盐场的客观条件,养虾2,300亩,其中精养面积800亩,当年收虾17,000斤,收益数万元。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根据产盐和养虾过程中的用水规律,采取亦盐亦虾、一水两用措施,即一池海水,既能养虾,也能出盐;一套扬水设备,既可为盐也能为虾服务;一班人马,两项生产任务,工人即盐工,也是虾工。只要生产措施得当,盐虾争水的  相似文献   

4.
正这几年随着南美白对虾越来越难养,部分虾农尝试转养其他品种。斑节对虾由于市场价格好且稳定,不少养殖户开始试养斑节对虾。当前,广东是斑节对虾养殖的主产区,占全国斑节对虾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南海1号"应运而生广东省阳江市东泰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东泰水产")今年开始养殖斑节对虾"南海1号"(以下称"南海1号")。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范敬峰介绍说,斑节对虾属于高档水  相似文献   

5.
一、“吉强三宝”生态调控高效养虾理念 吉强生态调控养虾的早期,着重强调的是施用肥虾保“肥水又调水”,必须达到两个方面的标准:第一是既能培育出优良水色(硅藻、小球藻等为主形成的黄绿或茶褐水色,在高盐度虾塘培育出以角毛藻、金藻等形成的棕褐水色),  相似文献   

6.
仔虾初被放养到养成池以后,在池中营底栖生活,约需20~30天的生长发育,便逐渐上升到水的中上层生活,成为活动能力较强的初期幼虾。我们把这一阶段的幼虾称之为初期幼虾,把这一阶段的精细管养称之为前期虾苗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养虾先养水,这是养虾业中众所周知的道理。在冬季温棚养虾中,养水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越冬棚里面的温度、大气压、光照度等与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平衡稳定冬棚池塘里面的水环境,如稳定pH值,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多年的养殖的生产实践证明,在池塘里面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是一个重要的措施。施用微生物制剂时,最好是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有产品质量保证的厂家产品(如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加强型利生素”等),是保证温棚调水效果好与坏的关键。一、放苗前的肥水放苗前的肥水,主要是把单细胞浮游藻类培养起来。由于冬棚的透光度较差,会影响藻类的生长,所以必须提前一个星期肥水,施放培养单细胞藻类生长的水产养殖专用肥“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打开增氧机,同时施用“加强型利生素”、“普乐健—光合细菌”、“EM—活水素”等,让有益微生物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给虾苗一个安全、稳定的水环境,有助于提高虾的成活率。二、养成期间的水质管理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对虾排泄物、残存饵料、浮游动植物残体等的不断增多,池底逐渐沉积大量的有机物。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有毒因子,使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8.
正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为2月~3月,这期间,如何做好稳定水质和控制病害的发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关注"三不"与"四看",现把一些看法阐述如下,供参考。一、不起蓝藻"三不"当中的第一"不",如何不起蓝藻。我们首先要知道蓝藻是怎么形成的,它是氮磷比例失调导致的。为什么在养殖前期不会起蓝藻呢?在前期,投料量比较少,浪费的也不是很多,有些被水中的植物所吸收,那么到了1个月后,投料也会逐步增多。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9.
<正>"这几年,靠种茜养虾,莲塘这一带的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8月中旬,广东高要市莲塘镇养殖户邝志全面对记者的采访,乐呵呵地表示。据悉,最近几年,肇庆高要推行"茜草养罗氏沼虾"模式,使罗氏沼虾的平均亩产量约500~700斤,平均亩产值达到了1.52万,罗氏沼虾养殖户都赚到了钱。近日,记者来到高要,了解"茜草养虾"高效养殖的奥秘。莲塘镇的邝志全养殖场规模有100亩,他养罗氏沼虾已经快有30年历史,他告诉记  相似文献   

10.
配饵质量的好坏对养对虾效果至关重要,但养对虾效果的好坏并非完全取决于配饵质量。因配饵养对虾的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为:水的质量;虾的数量;投饵量,配饵质量。这些因素可概称“四量”。这“四量”各有其作用和一定的准备要求,在  相似文献   

11.
<正> 1993年,昌黎县养殖虾和全省、全国一样受病害侵袭,损失惨重,给由亏转盈的养虾业迎头一击。灾后,人们怀着惋惜的心情在沉思,明年海水养殖业如何发展?出路在何方?养虾业的摊子摆在哪里?干、怕重蹈复辙;不干、今年的损失如何挽回?这一严峻的抉择摆在我们面前。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明年海水养殖业的出路在于:稳定潮上带养殖,完善潮间带养殖,大力开发潮下带养殖。1 稳定潮上带养殖主要是指现有的养虾业,应当稳定养殖面积,调整养殖结构,改  相似文献   

12.
对虾养殖的清塘与肥水,是养虾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但往往被人忽略,不少养殖认为这很简单,不用哕嗦,当遇到了水质环境变化了,都埋怨天气不好,问题是技术不到位,按老办法养殖,结果天气反常了束手无策,今年为何大部分在早造失败了,就是没有真正掌握好养水这个关键点。养好水必须清塘要彻底,也是对虾健康养殖生产最基本的程序,这里再谈一下为什么要彻底清塘,如果清塘不彻底,就会容易给养虾带来致病的不良环境,直接影响整造虾水体的水质稳定。养虾早期肥水搞不好,虾苗的基础饵料贫乏,成活率低、生长慢、养虾中、后期水色调节不过关,水质易受底质等因素影响造成水质不稳定,难以给对虾造就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当然虾就会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0年以来,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关井村水产养殖户李启和按照节水、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养殖理念,大胆地利用"肥"、"活"、"嫩"、"爽"的养鱼(罗非鱼)水引入虾塘育水养虾,不仅实现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循环利用,而且节约养虾所需施肥育水成本和水资源,有效减少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污水排放量,在近几年来虾病肆虐,大多数养虾户普遍歉收甚至亏本背景下,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每茬仍有收成、稳产、蠃利,实现鱼、虾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现达6.2万亩,是全国集中产区之一.30多年前,高要县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逐渐改养罗氏沼虾,成虾养殖周期多为120~180天,不种草也不搭建冬棚,此模式称为"白水塘"模式,养成商品"大水虾".随着养殖水质和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移栽轮叶黑藻和搭棚越冬方法养殖罗氏沼虾,其养...  相似文献   

15.
1 水色不稳定的危害 水色不稳定是养虾经常遇到问题,但把这个问题直接与养虾失败联系起来的却不多,这种观念有待转变观念。所谓水色,是指水体中藻类生长状况,水色不稳定是因为藻类不稳定。保持水色稳定,是由我们现在的养虾模式决定,因为现在我们的养虾模式普遍是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16.
将来养虾发展了,能不能用直升飞机把它运到北京去?算一算账.用冷藏车也可以,两个司机开,直达北京.现在有个问题.虾、蟹如何保鲜保活?日本从北海道打上来的虾、蟹,用箱装运到东京,全是活的.据说是用木屑拌上盐,加上海水,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冀渔广角     
<正> 重振唐海养虾雄风 1994年,唐海县对虾到底怎样养?全县海水养殖工作会议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重振唐海养虾业雄风为目标,以稳定、调整、探索为方针,以效益为中心,以多种现任制、多种养虾方式为手段,以科技,  相似文献   

19.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4,(1):61-61
<正>罗氏虾越冬时公母分开养每到入冬前罗氏沼虾清塘的时候,就会有养殖户趁价格较低时把较小规格的罗氏虾买回来放到池塘里继续养,等到价格上涨了再转手卖出去。一般养殖户的做法是把罗氏虾全部放在一起越冬养殖。而有经验的养殖户则将公虾和母虾分开饲养,母虾在年前就可以卖掉,公虾等过了年再卖。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母虾开春时怀卵就会消瘦,因此在年前就应卖掉;而公虾与母虾分开养,可避免罗氏虾开春时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内陆地区,虾稻共作指的是小龙虾和水稻的共作模式。而在珠三角地区,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也可以与水稻共作。这二者是否一样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与遗传育种研究室朱长波博士近日告诉《海洋与渔业》记者,他们在珠三角做的试验,是在池塘中实现对虾或者罗氏沼虾与水稻的共作,是以养虾为主、种稻为辅。"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