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对虾产业三亚综合试验站和三亚海棠区铁炉养殖场、乐东莺歌海镇金大角养殖场合作,引进斑节对虾新品种(新品系)"南海1号",在该虾场试验养殖。本文就这两个养殖场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探讨斑节对虾新品种"南海1号"在海南的养殖前景。一、池塘准备1.清理池塘铁炉虾场有虾塘12口,总养殖面积约72亩,已有17年的养殖历史,以粗养方式为主。金大角虾场有虾塘6口,面积30亩,是2009年  相似文献   

2.
虾塘水体中溶解氧的补充量与消耗量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养殖生物的生长。中国对虾养殖多属半精养方式 ,其特点是投饵和有限度的换水条件 ;近几年虾病的频繁爆发 ,促使养殖向封闭或半封闭养殖方式转化 ,从而使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平衡管理成为对虾养殖中的焦点问题。本文在以往有关虾塘溶解氧收支或动态研究的基础上[1~ 3 ] ,通过对收支过程的重新划分和过程定量方法的合理改进 ,定量了虾塘中溶解氧的各主要影响过程及其季节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地点及对虾养殖条件本调查在日照市十村对虾养殖场进行。实验虾塘具有1 0年养殖…  相似文献   

3.
对虾塘以养对虾为主,适当混养鱼类、贝类、藻类等,可充分利用虾塘水体空间、天然饵料生物及对虾残饵。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促进各养殖种类生长,从而提高水体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1.对虾塘综合利用的可能性根据我们的实践,利用对虾塘混养其他养殖种类是完全可能的,一灶山于对虾通常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关于对虾偷死病的相关防治技术仍以预防为主,本文阐述了对虾偷死病的危害、特征、病理研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建立有效防控技术方案提供参考。近年养殖对虾偷死病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地区危害日益严重的疫病,该病贯穿养殖全过程,危害最严重的是养殖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Early Mortality Syndrome,EMS)和养殖中后期的对虾偷死综合征(Covert Mortality Syndrom,CMS),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的虾塘,由于患病对虾在池底深水区陆续死亡,不易及时察觉,故被养殖者称之为"偷死病"。虾病呈现出爆发性流行的趋势,部分养殖场累计死亡率达80%~100%,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5.
2月17日,由广东徐闻县金海角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对虾高效、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并应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6.
柳悦斌 《河北渔业》2005,(4):27-27,38
近几年,由于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养殖环境及水质状况日益恶化,引发虾病频频发生,使泉州市大多数对虾养殖场效益下降,甚至有许多养殖场年年亏本,对虾养殖业处于低迷状态。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局面,连续两年在丰泽区东梅对虾养殖场进行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试验中总结的几点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2010,(10):44-44
<正>2010年8月17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科技术人员来到岑港镇海金养殖场,对该养殖场在6月底放养的养殖新品种——金刚对虾进行测试,只见网兜里的对虾活蹦乱跳,鲜活  相似文献   

8.
吴惠雄 《河北渔业》2004,(1):27-27,39
近年来,对虾病毒性暴发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各地均在探索虾塘增效的途径。目前,我区虾塘采用对虾、青蛤混养的养殖模式已获成功,但是对于大多泥质底的虾塘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却不理想。根据青蛤的生态习性,我站利用平海湾北江垦区的一口泥沙质海水池塘进行对虾、青蛤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影响对虾正常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相互关系非常复杂,目前还有许多因素关系尚未了解。因养殖者没有足够的经验,无法使他们从各种外因变化现象中去分析与对虾养殖的关系。虾塘水色变化就是对虾在养殖过程中的外因表现之一。高密度养殖对虾的虾塘其水色变化是经常的,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南方沿海各地都有大面积的老化虾塘,这种虾塘已不适合养殖对虾类。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些养殖面积,笔者引进方斑东风螺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虾与缢蛏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市沿海地区盛产约摸,1996年全市总产量达2.6万吨,占全市海水养殖总产量的43%。其养殖方式除滩涂蓄水养任外,利用对虾塘的底泥层进行套养,效益十分显著,虾塘产经一般可达50O公斤,好的可达1吨以上。目前虾塘模子产量占全市缢挂总产的一半左右。实践证明,对虾缢挂混养,可利用对虾的排泄物、残饵等繁衍店相生物(如硅藻等),为经控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且缢南安居虾塘底部诗食,能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共生互利,大大提高了虾塘经济效益。如乐清市翁样镇应用好控混养,产量达600公斤,亩产值300O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江河或海湾建有许多精养与半精养对虾养殖场,这些养殖场往往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是虾塘的排放水,特别是精养池的富营养化排放水。此外,养成池的建筑物同时也破坏了红树林的生态系统。1990年厄瓜多尔、泰国、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对虾养殖都曾出现了此类环境污染问题。在厄瓜多尔,瓜亚基尔市的污水,陆地种植物的杀虫剂与化学肥料、以及来自各矿区的重金属离子全都进入了厄瓜多尔对虾养殖中心地区的瓜亚基湾中。上述污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对虾养殖会议去年底在嘉兴结束。会议传达了全国对虾会议精神,传授了泰国的养虾经验,总结交流了1994年对虾养殖、虾塘综合利用,虾病防治情况。 去年全省对虾养殖再次受到虾病困扰,17号台风的袭击使养殖生产又如雪上加霜,面对灾害,各级水产部门、科研单位及广大虾农采取积极措施,通过虾塘综合利用等形式,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第一茬中国对虾养殖14.18万亩,产量1912吨,第二茬多品种虾类养殖5.06万亩,产量604吨,虾塘混养面积达14.67万亩(个别混养二个品种重复计  相似文献   

14.
正养殖对虾池塘内培养繁殖饵料生物,是解决虾苗适口饵料,加快对虾生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虾塘的自然生产力,降低养殖对虾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基础饵料具有繁殖快、培养方法简易可行和营养效果明显的优点,因而成为养殖对虾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实践证明,如果基础饵料丰富,虾苗入池一个月便可生长到8cm左右。防城港市气候温暖,饵料生物繁殖迅速,经过7d左右,饵料生物可以达到相当密度。旋肥后饵料生物的浓度多数用透明度表示,一般透明度控制在20~30cm为宜。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大部分虾塘处于河口区,盐度变化大,虾塘密集,内外水环境恶化,病害严重的状况,设计333hm^2联片综合养殖系统,采取外围封闭,池塘间串、并联,实行用水内循环;充分利用虾塘初级生产力和养殖品种间生态关系和互抗抑作用,调整生态布局,解决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护生态平衡,提高虾塘自身净化率.有效降低对虾发病率。经三年续运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突出,为大面积河口区虾池养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6.
温州沿海渔民自80年代中期以来率先打破虾鱼不能同塘混养的禁区,且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益。目前对虾与青蟹混养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养殖新格局,据统计:今年全市对虾与青蟹混养面积近1万亩,上半年已产出青蟹近500吨、产值达3000万元。现将虾塘混养青蟹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虾塘环境: 对虾与青蟹虽为两种不同生物,却有其共性和个性,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创造一个适应对虾与青  相似文献   

17.
复合微生物制剂在改善水质,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促进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营养价值,防病治病,增加产量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复合微生物制剂混合在饵粒中使用,可显提高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抓好塘底处理、饵粒处理、水质处理三项措施结合进行,更能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保持运用复合微生物制剂于对虾养殖的全过程,将对虾塘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利于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承包数百亩虾塘而又愁于饲料供应的生产户的困难,我们在奉贤县胡桥对虾养殖场进行了自制对虾颗粒饲料养虾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中最具活力的养殖产业之一。在闽南地区除有排污条件的高位池及棚室工厂化养殖模式外,传统的土塘养殖目前仍然是虾类主要养殖方式。闽南沿海地区主要养殖的虾类为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和金刚虾(斑节对虾),适宜采用鱼、虾、贝混养模式。在虾塘混养合适的鱼和贝类不仅可以清除病虾、抑制虾病发生,提高虾的成活率,还可增加混养种类的收入。漳州沿海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对虾海水养殖地区之一,本文对几个对虾养殖区的不同混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最佳的海水虾塘混养方案,以供对虾养殖户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养殖生物死亡事件调查2010年4月14日福清市江镜镇华侨农场一家个体养殖户承包的虾塘发生养殖的斑节对虾大量死亡事故,4月15日上午技术人员到达事发地点进行调查,在事故现场技术人员仔细向养殖生产者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详细过程,勘察事发地点的环境条件与养殖生物死亡状况,并开展相应的调查、样品采集与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