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野外实地扦插试验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2种立地类型(平缓沙地和风蚀坑)上黄柳( Salix gorde-jve ii)再生沙障插穗个体的长度、栽植密度、采集时间和扦插时间与其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平缓沙地插穗长度为50 cm较为适宜,成活率可达84.41%,风蚀坑插穗长度为65 cm较为适宜,成活率达84.83%。2种立地类型下,栽植密度为10根· m-1时的成活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为83.75%和75.25%。平缓沙地和风蚀坑扦插的冬贮条均较现采条的成活率高,成活率分别为91.25%和84.58%,即插穗在秋季采集较好。春季扦插较秋季扦插更有利于成活,平缓沙地上春季扦插的冬贮条与现采条的成活率为91.25%和83.75%,分别较秋季扦插的现采条的成活率高22.42%和14.92%。  相似文献   

2.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的坡向是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半阴坡为樟子松天然更新提供了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天然更新幼树株数极显著多于其他坡向。根据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潜力,将地形因子划分为3种类型,适宜天然更新类型:半阴坡;可持续人工促进类型:阴坡、平缓沙地、半阳坡,辅以整地、浇水等人工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樟子松天新更新;天然更新不宜类型:阳坡。郁闭度、枯枝落叶层厚度、积沙层厚度、植被盖度等对天然更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郁闭度0.3~0.6、枯枝落叶层厚度1~2cm、积沙层厚度>10cm、植被盖度>85%条件下,天然更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间伐强度(15%,30%和40%)进行均匀间伐,在林下采用5个树种(柞树、红松、胡桃楸、云杉和水曲柳)按照1 000、1 500和2 000株/hm2 3种更新密度进行人工更新,研究更新幼树的成活率、及苗高、地径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更新1年后,采伐强度40%成活率>采伐强度30%成活率>采伐强度15%成活率,更新密度1 000株/hm2成活率>更新密度1500株/hm2成活率>更新密度2 000株/hm2成活率,水曲柳成活率>红松成活率>柞树成活率>胡桃楸成活率>云杉成活率;生长情况的高低顺序是:采伐强度40%林下更新生长>采伐强度30%林下更新生长>采伐强度15%林下更新生长,更新密度1 000株/hm2林下更新生长>更新密度1 500株/hm2林下更新生长>更新密度2 000株/hm2林下更新生长,水曲柳林下更新生长>云杉林下更新生长>胡桃楸林下更新生长>柞树林下更新生长>红松林下更新生长.  相似文献   

4.
针对建筑材目的油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探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下蓄积变化,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平泉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3种主要立地类型的全生命周期油松人工林编制密度管理图,得出培育小、中、大径级建筑材措施。结果表明:河北油松建筑材林的培育,阳坡中土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培育中大径材,期间经过2~3次间伐以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阳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3 000~3 300株/hm2,10年生间伐强度12%,15年生强度20%,25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小径材。阴坡中土林分,初植密度2 700~3 0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5%,19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9~11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2 200~2 500株/hm2,9年生间伐强度20%,17年生强度25%,27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大径材。阴坡厚土林分,初植密度2 000~2 3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5年生强度30%,主伐时树高级为11~13 m,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1 000~1 200株/hm2,7年生间伐强度20%,13年生强度20%,23年生强度25%,主伐时树高级为13~15 m,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吉兰泰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人为破坏严重,其生境的主要特征为干旱性强,年平均降水量104.7mm,旱年占33%,且全年降水量的92%为日降水量小于5mm的无效降水。地貌类型简单,平缓沙地,沙丘、低洼地交错分布,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下有粘土间层,梭梭根系发达,垂直根可深达地下水湿润区,水平根幅在100m_2以上,亦多层分布。平缓沙地和沙丘是梭梭林的适宜生境,因人为破坏情况不同,经聚类划分为5种基本类型,它们反应了梭梭林不同受害强度。  相似文献   

6.
<正>商洛市商州区和山阳县早期的油松飞播林大部分已进入幼龄林的生长高峰期,林木生长迅速,分化激烈,急需进行间伐。1间伐的概念及任务1.1间伐的概念。间伐是在林分郁闭直到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分定期而重复采伐部分林木,为留存林木创造良好生活条件,促进留存木生长发育并使采伐木得到利用的作业。间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生长良好、形质健全的主伐木材。1.2间伐的任务。(1)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树木质量;(2)调整林分密度,促进快速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尽管林业界在理论上对森林主伐更新方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实验,针对不同特点的林分业提出了不同的主伐更新方式,(即旨伐更新、渐伐更新和择伐更新),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人们还是偏重于简单的木材生产,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对森林资源进行掠夺式采伐,忽视了科学经营、永续利用的思想.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天保工程的大好时机,在严格遵守采伐限额和"三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将采育择伐与栽针保阔——动态经营体系组合起来,使主伐利用、间伐抚育、结构调整、密度调控、生长调节等各个环节形成比较完整的森林和态系统经营体系,从而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伐强度对辽东栎林幼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说明不同采伐强度对黄土高原南部辽东栎林幼苗更新的影响,以黄龙山林区蔡家川林场辽东栎群落为研究对象,未采伐为对照,对经过5 a恢复后,皆伐、间伐30%、间伐15%3种采伐强度的辽东栎林地内实生和萌生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采伐强度后的实生、萌生幼苗数量、幼苗生长状况、林地生长指标均与未采伐林地有差异;经过间伐30%的林地,其幼苗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冠幅、叶面积、土壤养分、水分等指标均有显著增加;间伐15%林地上述指标均有增加;皆伐后的林地相对未采伐林地,萌生苗数量增加,实生苗数量减少,土壤养分、水分等指标降低。间伐与皆伐措施后比较,间伐措施的林地辽东栎实生幼苗数量多,个体发育良好,土壤养分水分相对较高;皆伐措施的辽东栎建群种萌生幼苗数量多,但土壤水分养分下降。未来该地区辽东栎林经营管理中,应以近自然采伐为主,尽量减少对灌草层破坏,完善群落复层结构;间伐强度拟定为30%,郁闭度应控制在0.5~0.7,并尽量间伐劣质木、病虫木,促进群落向异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在闽西北地区杉木人工纯林中,按3个坡位(上、中、下)分别设置5种间伐强度(对照、20%、25%、33%、50%),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林分不同间伐强度的生产产出、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积累营养物质等功能的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坡位林地中,弱度间伐(间伐强度为20%)林地综合效益最好,达到117 096.00元/hm2;中坡位,中度间伐(间伐强度为25%)林地多功能价值最高,为120 473.34元/hm2;下坡位,未间伐林地则表现出最优效益,其价值为136 059.47元/hm2.因此,对于不同坡位的林地,可选取适宜的间伐强度对林地进行经营.  相似文献   

10.
淮阳县杨树中幼林间伐的程序及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杨树中幼林间伐的原则与程序,从间伐地块选择、伐除木选择、采伐、修枝、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抚育管理技术,以期为杨树中幼林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初步研究了辽东林区退化天然次生林经40余年人工诱导形成的红松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趋势,定量地评价了不同恢复措施对其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探讨了辽东林区退化天然林恢复技术及优化模式。结果表明:不同透光方式(未透光、半透光和全透光)对群落组成结构和径级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即随着透光强度的增加,红松在群落中的地位(重要值依次为49.3%、75.8%和100.0%)呈现出逐渐加强的变化规律,而阔叶树种则逐渐下降;未透光林分以中、小径材占优势(94.8%),半透光林分以中径材占优势(88.9%),而全透光林分则以大、中径材占优势(100%)。立地条件(坡位)对群落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即沿着自下而上的坡面环境梯度,半透光林分中红松的重要值在中上部坡位呈现增加趋势(61.5%、74.5%和75.8%),阔叶树种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半透光林分大径材比例呈下降趋势;全透光林分的中径材质量有所下降。半透光林分与全透光林分均呈现出更新层和演替层数量较多,主林层数量较少的分布格局,且均呈现出进展演替趋势——红松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2.
邵淑杰 《北京农业》2012,(24):106-107
油松属松科松属,油松容器育苗适宜在赤峰地区石质山区、黄土风沙等地生长,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性能,是营造水土保持林、用材林、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笔者详述石质山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入侵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松林资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以不同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感病1年、感病3年、感病5年、感病7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分析松材线虫入侵早期马尾松林群落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共调查了37种乔木物种,隶属于30科33属,其中马尾松是群落内的优势树种(IV=49.63%),樟树、槲栎、栓皮栎和檵木等树种的重要值也较高,为亚优势种;与健康林地相比,感病林地内马尾松的数量显著下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松材线虫入侵对群落内植物不同空间结构(乔木、灌木、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且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感病年限变化规律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此外,不同感病年限马尾松林群落内土壤的化学性质变化不显著,但是与水分相关的物理性质变化显著。本研究明确阐明了松材线虫入侵早期,三峡库区典型马尾松林群落内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旨在为改变三峡库区单一的马尾松林结构、增加群落的健康程度,从而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干扰对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及高等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表明:次生林抚育改造 32年,经过2次上层抚育采伐作业(择伐上层保留木),部分红松已进入主林层,形成优势 种群.林分乔木层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红松在林分各层均有分布.林分各层次之间在蓄积分 配上,第Ⅰ层林木蓄积最大,第Ⅱ层次之,第Ⅲ层最小,第2次上层抚育采伐作业前蓄积比 为5∶3∶2,作业后为4∶4∶2.对林分大径木(20 cm以上)、中径木(14~18 cm)、小径 木(14 cm以下)蓄积比进行统计分析,采伐前为5∶3∶2,采伐后为4∶4∶2.同时,各试验区林木径阶呈连续分布,且中、小径木株数较多,呈现出健全的林相,为目前较理想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上层抚育时择伐上层林木,其林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均高于皆伐上层林木的林分,而与对照区差异较小.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在上层抚育时,择伐上层林木比皆伐上层林木在保护高等植物多样性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黔中地区马尾松次生林定向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次生林的经营水平,采用各类临时样地调查和设置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长期观测相结合,以及调查分析马尾松次生林现有经营管理措施等方法,在根据森林分类经营原则划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用材林的基础上,针对防护林、建筑用材林和纤维刨花板原料林等不同经营目标,初步提出贵州省都匀地区马尾松次生林定向经营的配套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经营马尾松次生林要坚持严格封山,加强护林防火.保留母树15~30株·hm^-2,更新后第2年及时间苗,保留密度为3000—5000株·hm^-2。如经营生态公益林,在林下或林窗补植阔叶树苗木,可不进行幼林抚育、幼林及中龄林间伐和林地施肥。如经营商品用材林,林中空地补植马尾松苗木,连续2~3a每年进行1次幼林抚育,林龄7a时进行强度为30%~50%的幼林间伐,林龄13—14a时进行强度为20%-40%的中龄林间伐,同时进行中龄林施肥,施过磷酸钙1000—1500g·株^-1,尿素150—300g·株^-1。表4参12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疏伐强度与种子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的4种不同疏伐强度标准地的林木开花结实与气象因子观测,进行了疏伐强度对母树林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疏伐可有效的促进母树林的开花结实;(2)疏伐强度与母树林单位面积产种量相关密切;(3)疏伐促进林木结实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地面温度等气象因子;(4)樟子松天然母树林定株疏伐的最佳密度为190株hm^2。  相似文献   

17.
Paleoecological data provide estimates of response rates to past climate changes. Fossil Pinus sylvestris stumps in far northern Scotland demonstrate former presence of pine trees where conventional pollen evidence of pine forests is lacking. Radiocarbon, dendrochronological, and fine temporal-resolution palynological data show that pine forests were present for about four centuries some 4000 years ago; the forests expanded and then retreated rapidly some 70 to 80 kilometers. Despite the rapidity of thi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t occurred at rates slower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than those necessary to maintain equilibrium with forecast climate changes attributed to the greenhouse effect.  相似文献   

18.
根据红松阔叶林的演替规律,提出了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次一壮林抚育的基本原则是加速恢复红松阔叶林。主要方法在一个林型组内,对中高密度天然次生幼壮林进行抚地或无阔补针,对低密度天然次生幼壮林进行栽针(带状、团状、植生组)抚阔;按照森林持久能技术规程每公顷不同树种直径级必须保留的林木株数、用正方形图式配置法计算平均株间距离,并以此调控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主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安落叶松是黑龙江省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人工林的林龄已达20~30年,一些地区林龄可达35年以上。为合理确定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的主代年龄,对人工兴安落叶松的生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的数量成熟龄为31~40年。2.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小径材的工艺成熟龄为25年。3.根据人工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立地,进行定向培育。对Ⅲ以上地位指数林分,培育中径材,主伐年龄为31~40年;对Ⅳ以下地位指数林分,培育松木杆材,主伐年龄为25年。4.为合理经营人工兴安落叶松林,制止乱砍滥伐,应将人工林的木材生产纳入国家计划,实行伐区拔交、验收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混交林择伐技术对实现林分可持续经营至关重要。本文对择伐后的落叶松云冷杉林林分直径结构和生长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科学进行择伐活动和合理调整林木径级株数结构提供参考。方法以落叶松云冷杉近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样地(0%)和轻度(20%)、中度(30%)、强度(40%)择伐样地各4块,利用伐后5~11年的观测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强度择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林分结构及生长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中度、强度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明显增大,表明择伐为林分中保留木创造养分空间,加速了林分胸径和蓄积的生长进程。伐后5~11年,对照样地和中度择伐样地Weibull分布曲线呈右偏,样地内中小径材居多,且中度择伐样地径级分布宽广;轻度择伐和强度择伐样地呈左偏分布,林分内中大径材较多。对照样地Weibull分布的c值变化不大,择伐样地c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说明择伐去除劣势木,增加林分空间,林分结构得到优化。一定强度的择伐还能降低林分中林木的枯损率,而高强度择伐会增加林木风倒的风险。结论从可持续经营角度看,可根据不同经营目的选择适当的择伐策略。中度择伐后落叶松云冷杉林的林木生长速率明显增大,林分中林木径级较完整,林分结构稳定,林木枯损率减少,有利于林分生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