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病、食物中毒症状的区别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症状区别 1.1 草鱼出血病症状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鱼体暗黑,小的鱼种在阳光和灯光的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额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白鳃。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当肌肉出血严重时,肝脾肾的颜色变淡。  相似文献   

2.
1、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体 由呼吸弧病毒引起,病毒的个体极小,呈颗粒状。 基本症状为:器官或组织充血和出血。从外表症状上看,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道充血呈鲜红色,肠内无食物,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布满血丝,个别情况,鳔及胆囊呈紫红色,或有局部出血。  相似文献   

3.
一、出血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症状:体侧肌肉、鳍基部、口腔、鳃盖和肠道、眼睛充血,轻者肌肉呈点状充血,鳃丝出血或苍白,有时有腹水,肠道充血、糜烂、无食物。防治方法:第一天,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每亩(1米水深)667~1000克全池泼洒;第二天,用杀毒灵每亩(1米水深)300~500克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4.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流行季节在6月下旬至9月底,一旦发病,往往给养殖者带来严重损失。 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呈现斑点或块状充血,病情轻者全身肌肉呈点状充血,下颚、鳃盖和腹部出现淡红色血斑,眼球突出;重者全身肌肉呈红色,鳃丝出血,内脏器官均可出现点状充血,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其中草药防治方法是: 1.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0.6千克大黄放入3-  相似文献   

5.
红头病是欧洲鳗疾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与狂游症并称为欧洲鳗养殖中的两大杀手。此病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给养鳗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此,简单介绍一下欧洲鳗红头病的病因、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供养鳗者参考应用。一、病因主要是由细菌引起。该病在水质偏酸性(pH6.5以下)、放养密度高的养殖环境中极易发生。二、发病症状病鳗开始时鳃肿大,充血,唇边缘发红,继而鳃盖发红,最后头盖骨发红,乃至下颌甚至整个头部充血发红,有时胸鳍、腹鳍或臀鳍也充血发红。病鳗体色变浅,苍白,无光泽,不摄食,常停留在饵料台上,或在…  相似文献   

6.
一、病况观察 1.症状对24尾病鱼的观察,病鱼侧线上方及背部鳞片粗糙,失去光泽,颜色较白,易脱落,有时有丝状物(藻类或真菌待查)附着;眼眶下方常有明显小血斑点,上颌、口腔内两颊部及下颏充血,严重者腹面两胸鳍间有一较大出血斑或灰褐色斑块,腹、臀、尾鳍基部充血,尾鳍及背鳍末端常腐蚀残缺。鳃充血或失血成白鳃,但不腐败;发病初期部份鱼肛门见有红肿。剥去皮鳞,尾柄和背鳍前侧线上方肌肉常呈片状出血,严重者两侧肌肉有紫色血斑、该处肌肉有的开始腐烂,出血症状典型;体腔内腹水兼有血水严重,肠道充塞度  相似文献   

7.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危害性大。流行时间长。影响面积广的病毒性鱼病。其主妻症状是病鱼体表充血。口腔。下颚。头顶部或脑眶周围充血发红。并可根据病鱼的症状表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充血症状。但肌肉明显充血。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失血出现“白鳃”。  相似文献   

8.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鲤鱼高产养殖的传染性疾病。据调查统计,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 鲤鱼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期食欲减退,剖后多见内脏出血,中期表现为肠炎,后期彻底废食,并见体表出血初期病鱼外观与健康鱼基本一样,但用剪刀从肛门沿腹部剖剪,打开体腔,则见体腔内有血液渗积,两鳔室背部充满红色血丝。中期多见肛门红肿,皿周皮肤充血发红,剖后可见肠管充血。后期可见鳍基充血发红,鳃盖出现红色血丝,体表两侧及腹部,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斑,鳃丝肿胀,附有粘液;肛门红肿外突;重者眼球肿大外突犹如金鱼。病鱼死前有的可见到游动缓慢,失去平衡,或侧翻滚动,或伏于池底,或头钻于污泥中。如将这种病鱼刮去鳞片,则可见体表红斑出血处皮肤充血发红。揭去皮肤则可见肌肉成片状弥漫性出血,鲜红犹如浸染色素。  相似文献   

9.
症状:病鱼体表出现溃疡为该病的典型特征。发病初期体表有瘀点、淤斑、不规则红斑,多见于腹部及尾部。严重时下颌出血、溃疡,鳍基充血发红,鳍条缺损,尾柄肌肉腐烂,形成出血性溃疡。肝、脾、肾、肠均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道内有淡黄色粘液。镜检病灶处组织可见微弯曲的细菌。  相似文献   

10.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疾病症状: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  相似文献   

11.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食管、肠道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同一个塘的鳖,由鳃腺炎引起死亡有时有两种症状,即出血型症状和失血型症状。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充血、鲜红、糜烂、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管发炎充血,底板、四肢、尾部充血呈鲜红色。失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鳃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食道、肠管有淤血段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2001,26(6):30-30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鱼类细菌性疾病,也称暴发病、出血病。1 病原目前经初步鉴定,病原体共分3个类型:(1)鲁克氏耶尔森氏菌;(2)气单胞菌;(3)河孤菌。其中气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2 症状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部、眼眶、鳍及鱼体两则呈充血症状。剖开腹部,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出血症状明显。此外常伴有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等症状。腹部明显可见内脏器官(如肝、脾、肾等)肿大受到损害,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肠道充血,充气且贫血症状,有时呈…  相似文献   

13.
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通常是病毒和细菌甚至原生动物同时感染造成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体表局部点状或块状充血,鳍条基部充血,鳃盖、下颌、眼眶充血,部分肌肉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腹腔积水,并伴有烂鳃、肠炎、竖鳞等症状。所以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4.
杨翠平 《内陆水产》2003,28(9):31-32
1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病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亦轻度充血,鳃丝苍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紫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腹腔内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肠管内无食物。发病规律该病流行季节4~11月份,流行呈暴发性,来势猛,流行范围广。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鲤、草鱼、青鱼等鱼类。发病鱼为1龄以上鱼种和2龄鱼。死亡率为20%~80%。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消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5,(7):81-81
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一般认为由嗜水性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发病区广,尤其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地区。一、主要症状和流行季节病鱼体表、口腔、头部、眼眶和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一般同时兼有赤皮和烂鳃症状。肠道一般呈空泡状,充血发红  相似文献   

16.
条纹鲈巴斯德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实施条纹鲈引种及池塘养殖期间,鱼病暴发,由于对该鱼尚处于探索试养阶段,无成熟技术规程可循,虽经多方试验均不见疗效。后经查证,其为巴斯德氏菌病,病原体为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pisicida)。采用口服氯霉素并辅以漂白粉遍洒,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鱼病症状及病原体特性1.1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无力、反应迟钝,取病鱼观察,可见其颈部、颅顶、眼眶、鳍基、尾柄等处均有不同程度充血,严重者全身肌肉充血,呈微浅红色,解剖可见肝、脾、肾充血甚至糜烂,肠道微充血发红。1.2病原体特性该病病…  相似文献   

17.
鲢、鳙鱼暴发性流行病流行面广,发病快,死亡率高。已在江浙、两湖、两广、四川等省出现,引起了全国水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该病主要发生在5—7月,水温20—25℃。病鱼症状以体表两侧、头嘴、眼眶充血,同时伴以不同程度的肠道或内脏充血发炎。高温季节以鳃盖下缘,鳍基和内脏充血发炎为多,有时口腔、肌肉同时充血发炎,有的体症不甚明显而死亡。为预防和控制它的流行,笔者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0,(9):60-61
3.细菌病毒病草鱼出血病[病原]属肠孤病毒科中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病状诊断]病鱼体内外各器官和组织呈现斑点或块状充血。病情轻者全身肌肉呈点状充血 ,下颚、鳃盖和腹部出现淡红色血斑 ,眼球突出 ;重者全身肌肉呈红色 ,鳃丝出血或苍白色 ,内脏器官均可出现点状出血 ,有时有腹水 ,肠道无食物 ,充血但不糜烂。诊断时 ,需全面观察病鱼体内外器官和组织的出血症状 ,如果出血症状明显 ,或有上述几种症状表现 ,可以诊断为草鱼出血病。[流行与危害]此病是目前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地区 ,其中以…  相似文献   

19.
病原:弧肠孤病毒症状:①“红肌肉”型: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呈红色,与此同时,鳃瓣则往往严重失血,造成“白鳃”,危害7~10厘米的草鱼鱼种;②“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表现明显充血,而肌肉充血不明显。危害7~10厘米的...  相似文献   

20.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严重鱼病。这种病的症状是体色暗黑、微带红色、肌肉显现点状或块状血斑,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颚、头顶、眼眶周围、鳃盖、鳍条充血。有的鳃丝苍白,肠道发炎。每年5~9月,这种病在各地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