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高效方程回归法进行压缩弯曲木平面的中心曲线的数学模拟。在加工中心系统,利用弯曲木中心曲线回归函数运算功能边计算边加工,为症面弯曲木弯曲机器人软件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程序编制方法。在CAM中生成刀具轨迹程序进行加工,提出合理的编程方法,使弯曲木加工实现数控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弯曲木弯曲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非线性因素众多,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特点,提出弯曲木加工机器人控制的模糊智能控制方法。通过采集弯曲力的变化信号,总结弯曲经验,制定控制规则,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可以获得满意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蜡木弯曲性能的测试得出白蜡木的弯曲性能在1/1.95~1/2.2,和榆木的弯曲性能相当。此项研究为白蜡木做曲木家具和曲线型家具零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弯曲木加工机器人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弯曲木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众多,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控制特点,提出将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系统中,结合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点设计出符合加工要求的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可以达到木材弯曲的特殊要求,获得满意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速生杨木单板,采用高频加热层积弯曲胶合工艺生产弯曲构件,探讨速生杨木代替优质阔叶材生产曲木家具的可行性,并对影响弯曲构件性能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速生杨木单板高频加热层积弯曲胶合构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了企业相关标准,完全可以代替优质阔叶材,用于曲木家具生产。方差及直观分析结果显示, 单板含水率13%,热压压力1.7 MPa,热压时间5 min,保压冷却时间12 min,即可获得满意的弯曲构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索弯曲木构件弹性恢复与终含水率之间关系,为弯曲家具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以水曲柳、枫木和橡胶木为试验材料,通过水热.处理方法软化木材并利用弯曲模具制造弯曲木构件,根据弯曲木构件弦长变化评价其弹性恢复与终含水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弯曲木构件的弹性恢复与其终含水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不同的软化工艺,3种树种均在含水率最低时,试件的弹性恢复最小.如在软化工艺Ⅰ下,水曲柳试件终含水率为9.6时、枫木试件终含水率为7.1时和橡胶木试件终含水率为9.8时,试件弦长变化较小,变化值分别为1.0,1.0和0.6mm.对比本试验所选择的3个树种,软化工艺Ⅰ,Ⅱ,Ⅲ的橡胶木试件弹性恢复较水曲柳、枫木试件小.对比本试验选择的3个软化工艺,软化工艺Ⅰ的水曲柳、枫木、橡胶木试件弹性恢复较软化工艺Ⅱ,Ⅲ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细长轴加工变形分析,使用函数逼近方法,编制能对弯曲变形误差进行补偿的数控加工程序,从而实现细长轴的高精度加工。  相似文献   

8.
在田间条件下,对同一植株接穗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 Yieh)和其砧木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er.)上发出的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8月中旬,天气晴朗的条件下,2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呈双峰曲线;气孔导度(Cond)均呈单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均呈单谷曲线;Pn日均值檵木大干红檵木。②红檵木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CSP)均低于檵木,CO2补偿点(CCP)高于檵木;③红檵木的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均低于檵木,故红檵木的光合能力低于檵木。④2种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相比较,红檵木低于檵木,故而建议在居民小区和人群聚集地进行绿化时,宜适当减少红檵木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有限元法包括平面弹性问题、薄板弯曲问题等,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限元基础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讲授平面问题与薄板弯曲问题统一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荷木小径材薄板水煮软化工艺的研究 .结果表明该弯曲工艺可行 ,不使用金属钢板时弯曲性能可达 1 /1 7.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水煮温度 80°C、水煮时间 1 5min/mm、初含水率2 5% ,并建立了软化工艺参数与试件弯曲质量的数学模型 ,作为实际生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松木粉为增强项,MAPE为偶联剂,采用注塑法制备WPC,研究其热膨胀性能与弯曲性能,结果表明: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单纯的HDPE有所提高,且随着木粉含量增加而增加;线性热膨胀系数随着木粉含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木粉的加入,对WPC长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的限制较宽度方向上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热处理木粉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将180、200和220℃热处理0、1、2和3 h后的杉木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 HDPE)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 WPC),并对其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环境扫描电镜( ESEM)观察材料拉伸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木粉的吸湿性减小, WPC的吸水性明显降低,而WPC的力学性能除冲击强度逐渐降低外,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总体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180℃热处理1-3 h的木粉基本上使WPC的弯曲性能和拉伸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热处理木粉,随时间延长, WPC除弯曲性能仍增加外,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降低,进一步提高木粉的处理温度会使WPC的力学性能降低明显,220℃处理3 h 的木粉使 WPC 降低最多,分别较对照降低34.85%、12.85%、8.31%和4.24%, WPC拉伸断面的ESEM图中两相界面结合情况的变化基本反映了各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碳纤维增强木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选择直径为12 μm的碳纤维制备试样。分别对碳纤维增强木基复合材料与木纤维板进行了三点弯曲力学性能测试,运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力学曲线对比及断裂机理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碳纤维增强木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要优于木纤维板,这种“三明治”结构的材料设计充分发挥出碳纤维独特的缓冲能力,试件在较高外加载荷作用下并不是产生突然的断裂破坏,而是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SEM分析表明,聚醋酸乙烯胶粘剂工作强度高,在受力时能够很好的传递载荷,碳纤维网与木纤维板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任意结构形状的电容传感器原理和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木材工业中,木材含水率检测应用的单一平面电容传感器都是采用大量实验或近似数学模型实现检测的,难以控制和分析误差。鉴于此,并根据木材的介电常数与其含水率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该文研究了用于测量介电常数、具有任意几何结构形状的电容传感器。利用静电场及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的性质等相关理论,在电极和被测物处于任意几何结构形状和任意空间相对位置的状态下,建立了测量介电常数的电容传感器的精确数学模型。以经典物理学中已知结果的球形电容传感器为算例,得到了与传统电磁场理论中完全一样的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木材在弯曲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特征,从AE信号的随机性出发,利用AE信号信息熵辨识木材的损伤过程,并研究木材在不同损伤断裂水平下的AE信号分布特性。首先,对气干状态的榉木和樟子松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并通过谐振频率为150 kHz的AE传感器采集原始AE信号,采样频率设置为500 kHz。然后,采用小波变换重构AE信号波形,依据无AE发生时的信号幅值确定AE阈值,统计每秒内超过阈值的次数并作为AE活动计数,再以活动计数为随机变量定义AE信息熵。最后,依据信息熵值确定应变能释放的转折点,并结合三点弯曲试验的载荷-时间曲线,将木材损伤断裂过程划分为线性变形、非线性变形、宏观断裂3个阶段。以10 ms为间隔分析并统计AE信号的频率,获得木材弯曲破坏过程的AE信号频率分布情况,从而揭示不同损伤阶段的AE信号特征。结果表明,线性变形阶段,AE信号表现为低幅值、低频率,主要集中在30~55 kHz频段内;非线性变形和宏观断裂阶段,AE信号中既存在大量的30~55 kHz低频信号成分,又存在100~110 kHz和115~130 kHz的高频信号。研究提出的基于AE活动数信息熵能够准确反映应变能释放的集中程度,为木材损伤断裂水平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马尾松枝桠材中的应压木和对应木的化学、物理及力学性质.并与正常干材对比。结果表明:它们在化学组分、纤维素相对结晶度、密度、胀缩性、吸水性、顺纹抗压、抗弯强度及其弹性模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选择6种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木材,进行了弯曲振动条件下动弹性模量、比动弹性模量、损耗角正切、E/G等各项声振动特性参数的检测和比较,初步分析了振动特性参数与木材密度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木材密度的变化对声振动特性参数的影响,为深入评价乐器用材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