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明杨木屑替代杂木屑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及其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为平菇栽培基质的选择和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为试验材料,以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栽培主料,通过调整杨木屑和玉米秸秆的比例设计平菇栽培基质配方,以传统配方栽培为CK,比较分析不同配方基质栽培平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的差异,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基质配方。【结果】在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组成的培养基上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3种平菇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表现最佳,均优于其他配方,与CK最接近,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9.14~9.79 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最短(为24~26 d),子实体菌盖直径最大且最厚,菌柄长度适中且最粗,子实体外观色泽好、圆整、韧性好且朵大型好;糙皮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80 g,生物学效率为119.21%;金顶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3 g,生物学效率为114.57%;美味侧耳头潮菇产量为179 g,生物学效率为118.54%。【结论】杨木屑30%+玉米秸秆53%+麦麸10%+黄豆粉2%+玉米粉3%+石灰1%+石膏1%适宜侧耳属平菇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和美味侧耳的栽培。  相似文献   

2.
以主推杏鲍菇‘杏20’为试材,研究了5个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袋栽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配方②(玉米芯50%,棉籽壳32%,麸皮16%,石膏2%,石灰适量)最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其子实体产量最高,为301.0g/袋,生物学效率为75.3%。  相似文献   

3.
对灵芝在糠醛渣不同配方料上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产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各配方料上生长的灵芝子实体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灵芝菌丝在各配方料上均能生长,配方⑤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配方①和②菌丝生长势强,表现为菌丝洁白、浓密。从子实体产量和形态看,配方①产量最高,其生物效率达58.2%。各配方的子实体形态均表现较好,而配方①和②子实体菌盖厚,商品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对灵芝在糠醛渣不同配方料上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产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各配方料上生长的灵芝子实体的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灵芝菌丝在各配方料上均能生长,配方⑤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配方①和②菌丝生长势强,表现为菌丝洁白、浓密。从于实体产量和形态看,配方①产量最高,其生物效率达58.2%。各配方的子实体形态均表现较好,而配方①和②子实体菌盖厚,商品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刘传会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1985-1986,1996
以玉米芯为基料,设计5个配方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D(玉米芯45%、杂木屑22%、麸皮20%、玉米粉10%、石膏粉2%、石灰粉1%)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表现出菌丝生长速度快、第一潮金针菇子实体平均产量与CK无差异、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使用配方D进行7个不同装瓶量试验,结果显示处理⑤(750 mL单瓶装干料350 g)的第一潮金针菇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229.20g/瓶,为培养料干重最佳单瓶装料量.  相似文献   

6.
秸秆袋料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设置不同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香菇X6,考察各培养基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粉62%、木屑26%、麦麸10%、蔗糖1%、石膏1%的培养基配方培养的香菇菌丝生长最正常、转色程度好以及子实体产量与生物学效率均接近以木屑为主料的常规配方,说明该配方可代替常规木屑配方用于香菇生产。  相似文献   

7.
利用意杨木屑和棉籽壳混合物作为香菇栽培碳源基质,研究两者配比对菌丝生长状况、鲜菇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香菇栽培原料选择及意杨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9.40%,比对照(常规阔叶木屑配方)高2.45个百分点;该配方产投比也最高,为19.16,是对照的1.31倍。从香菇产量和产投比综合来看,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为碳源的配方栽培香菇最优。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孢分离技术产生多个新组合,经驯化筛选获得猴头新菌株宁猴6号。宁猴6号为适合用针叶林木屑物料栽培的新菌株。生物学特性表明:猴头菌宁猴6号菌丝生长适温25-28℃,子实体生长适温15-20℃,菌丝生长期短36d-40d长满瓶底,栽培袋在常温下培养43d-50d菌丝满袋。室内栽培生物学效率达56.00%,室外栽培生物学效率达61.40%。子实体中型匀称近球型,柄短或无柄,刺长0.9-2.2cm。宁猴6号不仅适于阔叶木屑栽培,最突出的是适应针叶林木屑栽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桉树木屑为原料,筛选适合平菇、毛木耳等常规食用菌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广西利用桉树木屑制作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比较桉树木屑与桑枝屑、棉籽壳的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平菇、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各配方菌种的使用效果。【结果】平菇、毛木耳菌丝在添加不同比例桉树木屑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在配方b(桉树木屑18.00%、桑枝屑36.00%、棉籽壳36.0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c(桉树木屑12.80%、桑枝屑38.60%、棉籽壳38.6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桉树木屑30.00%、桑枝屑45.00%、棉籽壳15.0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桉树木屑33.75%、桑枝屑33.75%、棉籽壳22.50%、麸皮7.00%、石灰2.00%、石膏1.00%)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粗壮、浓密,转接效果好。【结论】经合理搭配,以桉树木屑作为主料生产平菇、毛木耳菌种完全可行,广西各地可利用桉树木屑和桑枝屑比例较高、棉籽壳较低的配方f和i进行菌种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内,以PDA为培养基接种金顶例耳,置于梯度为5℃、10℃、15℃、18℃、20℃、25℃、28℃、30℃、32℃、33℃、35℃、36℃的恒温箱中,培养观察金顶例耳菌丝生长。用配方Ⅰ:棉子壳77%、麦皮20%、石膏粉20%、蔗糖1%;配方Ⅱ:玉米秸秆77%、麦皮20%、石膏粉2%、蔗糖1%;配方Ⅲ:(对照):阔叶树木屑77%、麦皮20%、石膏粉2%、蔗糖1%。作为培养料接种金顶侧耳,培养观察金顶侧耳的菌丝生长和产量。以配方Ⅰ为培养料,合水量设55%、60%、65%和70%,菌丝长熟后置于温度为15℃、18℃、20℃、24℃、26℃培养室内培养,分别观察含水量和室内温度对对子实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顶例耳菌丝生长比较适合的温度20—26℃、子实体发育较适温度为18—22℃,培养料含水量以65%较好,配方Ⅰ和配方Ⅲ适合金顶侧耳生长,产量也较高,生物学效宰达103%和96.1%。  相似文献   

11.
配施不同比例花生麸肥对烤烟产质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不同比例的花生麸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研究花生麸肥配施对烟株生长及烘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40%的花生麸与化肥配施的烟株较高,茎径较粗,叶面积较大,叶片数较多;烟叶含钾量、总糖、烟碱、蛋白质等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氮碱比更接近于1,糖碱比接近8~10,施木克值在2.5左右,达到优质烟比例范围;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较对照(CK1)和当地推荐施肥(CK2)分别提高了21.64%和32.36%、22.04%和38.77%、60.52%和8.93%。  相似文献   

12.
以平菇816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菌丝体不同生长时期的每日生长量、总生长量、生长速率以及3种纤维素酶酶活性,结果表明平菇816菌丝体的再生能力和生长势很强第1天的日生长量最大第1天至第6天是快速生长期占总生长量的72.17%之后进入平稳生长期,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为9.88mm/d,外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随着生长天数增加而增加而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β1,4葡聚糖苷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总活性在第5天达高峰最高和最低酶活性分别相差4.38倍、3.65倍、2.24倍,外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与每日菌丝体生长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为y=0.0209x+1.2545,早期纤维素活性高低影响菌丝体生长纤维素酶活性与菌丝体生长呈现正相关外切β1,4葡聚糖酶在纤维素分解过程中的起到关键作用显著影响菌丝体代谢能力进一步影响了菌丝体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13.
赣中稻田土花生品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中地区稻田土栽培的花生(Arachis hypogaca L.)品种。[方法]2013年对远杂9012、远杂005、湘花2008、虔油03-5、虔油99、虔粤1号、泉花551、泉花2197、中花16、粤油256(CK1)、汕油523(CK2)等11个花生品种进行稻田土栽培试验,对其出苗率、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从产量角度来看,各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泉花551、虔油03-5、中花16表现较好,其中虔油03-5在决定产量的重要因子(如总分枝数、结荚枝数、单株总果数、百果重、百仁重)方面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粤油256、汕油523)。从抗病性来看,泉花551、泉花2197、中花16抗叶斑病能力较强;但是,泉花551、泉花2197在稻田土栽培条件下,易于感染青枯病,而虔油03-5对青枯病的抗性较强,且叶斑病极少,无锈病。[结论]虔油03-5比较适宜在赣中地区稻田土栽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找制约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单产的主要因素,明确提高单产的技术途径。[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2010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进行分析,8个品种分别为白06-330(多粒型)、引种花选10(珍珠豆型)、2001-1(多粒型)、2008-8(珍珠豆型)、引种06测B8(珍珠豆型)、引种08测A2(珍珠豆型)、扶花1号(多粒型,对照1)、白沙1016(珍珠豆型,对照2),6个试验地点分别为白城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扶余县、双辽市、洮北区林海镇。[结果]2008-8最稳定,扶花1号次之,而白沙1016排在第6位;扶花1号、白沙1016是吉林省的主栽品种;从AMMI模型得到制约吉林省单产的品种因素是扶花1号稳定性好,但是单产不高;白莎1016单产好,而稳定性不高;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品种因素对花生单产影响顺序是单株结果数、生育期﹥抗病性。[结论]提高单株结果数是提高花生单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香蕉品种。【方法】2010年以威廉斯B6为对照,对巴西、美泉一号和桂选08073个香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美泉一号的生育期最短,为299d,比对照早熟17d,平均株产25.5kg,比对照增产8%;桂选0807的生育期最长,为322d,比对照晚熟16d,平均株产23.9kg,比对照增产1%;巴西的生育期与对照基本相同,比对照减产2%。在抗病性方面,巴西表现最好,美泉一号、威廉斯B6和桂选0807表现也较好。【结论】美泉一号的综合性状最好,可扩大示范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香蕉品种。【方法】2010年以威廉斯B6为对照,对巴西、美泉一号和桂选0807 3个香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美泉一号的生育期最短,为299 d,比对照早熟17 d,平均株产25.5 kg,比对照增产8%;桂选0807的生育期最长,为322 d,比对照晚熟16 d,平均株产23.9 kg,比对照增产1%;巴西的生育期与对照基本相同,比对照减产2%。在抗病性方面,巴西表现最好,美泉一号、威廉斯B6和桂选0807表现也较好。【结论】美泉一号的综合性状最好,可扩大示范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三月红荔枝果实为试验材料,用浓度为0(CK),0.5%,1.0%,1.5%,2.0%的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后,进行低温自发气调贮藏,研究壳聚糖对三月红荔枝果实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处理重量损失率最小,1.5%次之; 1.5%处理的TSS最高;对照TA在第7d居中,第14d最高,此后最低;除1.0%处理外,在贮藏后的15d内,其余各处理的固酸比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肉Vc含量以1.5%和2.0%处理最高;在第13d前,1.5%和2.0%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实际应用中,1.5%和2.0%壳聚糖处理较为适合。 (2)所有处理的果肉和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与对照的明显不同;除0.5%处理在第13d前,其果肉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但其它处理果肉P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的或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除1.5%处理果肉CAT极显著低于对照的外,其余处理显著高于对照的或者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3)0.5%和2.0%处理的果皮POD活性极显著、显著高于对照或者在个别时期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19d前,2.0%处理的果皮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武鸣县木薯间(套)种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广西区武鸣县建立6个木薯间(套)种模式示范基地,对验收产量及其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西瓜、南瓜、香瓜或毛节瓜套种木薯、以及木薯间作花生或大豆的鲜薯单产比对照(纯种木薯)提高6.1%~25.2%,总收入是对照的1.6~4.2倍,净收入是对照的1.7~4.9倍,其中,瓜类套种的效益优于花生和大豆间作。2009年,以上木薯间(套)种模式的种植总面积达到13800hm2,占全县的49.3%。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不同培养料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凌慧  陶鸿  董伟  高峰  卢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32-34,80
利用当地被农民视为农业废弃物的玉米秸秆做杏鲍菇不同培养料高效栽培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以传统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ck),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通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分析不同配比玉米秸秆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并对主要的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C(60%玉米秸秆培养料)为最佳配比,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都是最好的,且子实体的容重最大;在生物学效率上,处理C的生物学效率仅次于处理E,为69.41%;在经济效益上也是最好的,其产投比为14.98,高出处理E近26%。说用玉米秸秆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料栽培杏鲍菇不仅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树种(油桐)、木屑粒径、有无淋洗以及是否添加杏鲍菇菌渣,设计14个处理,观察毛木耳菌丝体生长情况。[结果]尾巨桉粗木屑耳袋菌丝密度大、长势好,前期生长速度快、中后期略显后劲不足;木屑不淋洗处理菌丝的生长速度总体较快,前期生长速度慢、中期快、后期明显减慢,与淋洗处理相反;尾巨桉木屑添加杏鲍菇菌渣后,生长速度总体较慢,生长后期后劲不足;油桐木屑菌丝生长总体优于尾巨桉。[结论]该研究可为毛木耳栽培基质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