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花卉市场上对室内观赏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说法不一,人们在购买室内观赏植物用以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时,缺少科学依据,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针对这种现象,选取5种室内常用的观赏植物进行熏蒸试验,测量熏蒸12 h和24 h后甲醛的变化量和植物试验前后体内叶绿素含量变化及植物细胞质膜透性,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并排序.结果显示,5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萝、金边虎尾兰、常春藤、吊兰、君子兰,其中常春藤抗性较弱,适合做甲醛指示植物,绿萝、金边虎尾兰、吊兰抗性较强,适合做甲醛吸收植物.  相似文献   

2.
针对家装后居室甲醛的植物净化吸收问题,选用6种室内观赏植物进行了耐受力试验。测定了胁迫后6个时段的被试植物甲醛含量和在12 h后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6种试验植物均可作为去除净化室内甲醛的可选植物,在吸收总量上,常春藤虎尾兰绿叶吊兰绿萝芦荟长寿花,在单位叶面积吸收量上,常春藤绿叶吊兰虎尾兰芦荟绿萝长寿花,吸收效果上表现为常春藤最佳,绿叶吊兰和虎尾兰次之,绿萝和芦荟再次之,长寿花最弱。从各项生理指标来看,各植物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通入甲醛12 h后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芦荟耐受力较强,其次是虎尾兰、长寿花和绿叶吊兰,接着是常春藤,最弱的是绿萝。  相似文献   

3.
试验探究尖叶匐灯藓、冰梅多肉、金边吊兰和绿萝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净化能力。采用气体密封箱熏蒸法模拟室内不同浓度的甲醛污染环境,以熏气24 h后植物吸收甲醛的净化效率作为指标评价不同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吸收能力,同时观察熏气后植物的外观形态变化来初步评判常见植物对甲醛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试验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有效吸收甲醛,平均净化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尖叶匐灯藓>金边吊兰>绿萝>冰梅多肉。4种植物在受到甲醛胁迫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受害反应。其中,金边吊兰的抗甲醛污染能力最差,绿萝对甲醛污染的抗性较强,而冰梅多肉和尖叶匐灯藓抗甲醛污染能力最强。综合比较认为,尖叶匐灯藓净化甲醛的耐性最好,可通过室内植物配植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
6种观赏植物净化甲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放入自行研制的甲醛熏蒸箱中,对植物进行熏蒸试验,研究这6种植物净化甲醛的效果.测量熏蒸15 h和24 h后甲醛的变化量,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并排序.结果显示,6种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广东万年青、黄金葛绿萝、金边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四季秋海棠.  相似文献   

5.
室内装修造成的二甲苯污染日益严重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选用7 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采用密闭 空间熏蒸法研究植物对二甲苯的净化作用分析单位叶面积及单位质量叶片对植物去除二甲苯的影响,结果表明单 位叶面积绿萝去除二甲苯能力最强6 h可去除密闭箱内30%以上的二甲苯单位质量叶片常春藤去除二甲苯能力 最强,二甲苯去除率与植物叶面积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甲醛污染对3种室内观叶植物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辉  郝振萍  金潇潇  刘薇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07-15808
研究了常春藤、金边虎尾兰和吊兰对甲醛污染的净化能力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净化能力依次为常春藤〉金边虎尾兰〉吊兰;甲醛污染造成3种植物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7.
研究筛选适合观叶植物的水培培养液,观察金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袖珍椰子(Chamaedorea elegans)、绿萝(Scindapsus aureum)和黑美人(Aglaonema commutatumcv.‘Sanpemo’)在水、单纯的营养液和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5 mg/L IAA和0.5 mg/L IBA的水培效果。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IAA的培养液比较适合鸭跖草和袖珍椰子的生长;在营养液中添加IBA的培养液比较适合绿萝和黑美人的生长;3种培养液和水不适宜金心吊兰的水培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适宜新居装修中植物,净化新居环境,研究了四种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常春藤、绿萝、大叶万年青、吊兰对苯污染的吸收能力及其光合对苯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苯污染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其净化能力大小表现为常春藤绿萝大叶万年青吊兰。苯污染造成4种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吊兰下降最多。苯污染下,4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以常春藤下降幅度最小,其余植物反应不一。综合比较,认为4种植物中常春藤是清除苯污染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吊兰和常春藤对室内甲醛污染的降解能力。[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环境,选用吊兰和常春藤盆栽植物进行去除甲醛的试验研究。[结果]吊兰和常春藤均具有不同程度净化甲醛的能力。吊兰和常春藤同时配置效果明显优于吊兰,而吊兰对甲醛的降解要强于常春藤。从东南到西北不同水平配置和由下层到上、中层的不同垂直配置的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盆栽植物的筛选和优化组合配置可为有效防治室内长期污染、真正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推广对甲醛净化效果好的植物。[方法]通过调查选出4种室内观赏植物,将盆土与茎叶部分隔开,放入自行研制的密闭箱中,对植物进行试验。测得15h和24h后甲醛的吸收量。以单位叶面积甲醛减少量来比较植物间吸纳甲醛能力的大小并排序。[结果]花叶常春藤净化甲醛的能力较强,而袖珍椰子等净化甲醛的能力较弱。[结论]在室内甲醛污染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选用植物净化,在美化居室的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城市空间绿化形式与植物配置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东莞、深圳市的部分开放公园、住宅小区花园和道路的空间绿化应用形式与植物配置的调查,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空间绿化应用方式多集中在棚架式、凉廊式、篱垣式、附壁式、立柱、树干绿化、立交桥绿化;空间绿化应用较多的植物有:薜荔、锦屏藤、爬山虎、常春藤、美国凌霄、金银花、茑萝、牵牛、炮仗花、勒杜鹃、紫藤、使君子、绿萝、合果芋、大花老鸭嘴、铺地锦竹草、禾雀花、龙吐珠等;应用垂吊绿化的植物不多,还有待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亮壮异蝽的形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黄山风景区1300m以上高海拔地区大量发生,危害黄山杜鹃、榆树、栎类、椴类、湖北海棠、女贞和鸟桕等,在该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5~10月连续可见成虫。白僵菌生物防治和潜所诱杀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舟山群岛森林植物区系资料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本文记载了舟山群岛及其附近岛屿木本植物56科101属141种,其中小石积属(Ostenomeles Lindl. ),圆叶小石积(O. subrotunda K. Koch),米碎花(Euryachinensis R. Br. )为浙江分布新记录。全缘叶石斑木(Raphoilepis integerrimaRehd. ),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var.integrifolia(Merr. )T. Chen]及柳叶鳗藤(Anodendron salicifolium Tsiang et P. T. Li)应分别为厚叶石斑木[Raphoilepis umbellata(Thunb.) Makino],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Franch)及鳗藤[Anodendron affine(Hook. et Arn. )Druce]的同物异名。本文还订正了某些文献中种系的错误鉴定。  相似文献   

14.
海南植物增补(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报道了海南岛5种新记录植物,包括紫果槭Acer cordatum Pax,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Tobl.)Rehd.、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i(G.Don)Griseb.、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 Veldk.以及假向日葵Tithonia diversifolia A.Gray.引用的标本全部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黄刺玫等8种野生观赏树木的叶片解剖结构及抗逆性特点。[方法]采用半薄切片法研究8种野生观赏树木叶的解剖结构,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其形态学测量指标。[结果]8种树木的叶均属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及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除接骨木外,都含有部分染色较深的异细胞,红柄白鹃梅具有近圆形和长条状2种形态的表皮细胞,仅楤木的表皮上具有多细胞表皮毛。叶肉栅栏组织中,黄刺玫、美蔷薇、红柄白鹃梅、水榆花楸的栅栏组织为2层,元宝枫为2~3层,接骨木、青榨槭、楤木为1层。叶主脉的上下两侧都含有厚角组织,其中元宝槭主脉具有维管束鞘,楤木的维管束周围有腔隙。[结论]综合分析认为黄刺玫、接骨木、美蔷薇、水榆花楸的抗逆性较强,红柄白鹃梅、元宝枫、青榨槭、楤木抗逆性中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笔者通过对太白山高海拔野生植物引种栽培试验,寻求适宜关中地区生长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方法】将直接在野外采挖的野生植物种源,按其种类进行适当的处理后,进行栽培试验。【结果】对太白山野生观赏植物36科64属84种进行了栽培试验,树种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异。巴山冷杉、秦岭冷杉等7种高海拔和中海拔植物不能适应而死亡。领春木、粗榧等11种植物虽能适应下来,但生长不良。中华锈线梅、多花木兰等66种植物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鹅耳枥、青麸杨等部分植物还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有开发利用前景。【结论】榆科、漆树科等22科,刺楸、卫矛等38种观赏植物可做为关中地区引种植物,用于园林绿化。其中,青檀、山白树、水曲柳三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野生百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于我国东北的卷丹、毛百合、朝鲜百合、大花百合、大花卷丹、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垂花百合、东北百合和黄花渥丹6种3变种1变型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均为二倍体(2n=2x=24)。卷丹的核型为2n=3x=3m(3SAT)+3sm(3SAT)+21st+9t;毛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14st+4t;细叶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14st+6t;朝鲜百合的核型为2n=2x=6m(2SAT)+12st+6t;垂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6m(6SAT)+6st+12t;大花卷丹的核型为2n=2x=4m(2SAT)+8st+12t;有斑百合核型为2n=2x=4m+2sm+14st+4t;大花百合的核型为2n=2x=4m(4SAT)+2sm(2SAT)+8st+10t;东北百合的核型为2n=2x=4m(2SAT)+2sm+12st(2SAT)+6t(2SAT);黄花渥丹的核型为2n=2x=4m(4SAT)+6st+14t(4SAT)。核型分类除毛百合属于3A型,其他都属于3B型。其中有...  相似文献   

18.
燕山东段6种花灌木叶表皮特征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燕山东段6种旱生花灌木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①叶底珠、三裂绣线菊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分布;毛樱桃、花木蓝、孩儿拳头和小花溲疏上、下表皮均有表皮毛分布。②孩儿拳头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分布;毛樱桃、叶底珠、三裂绣线菊、花木蓝和小花溲疏的气孔仅分布在下表皮。③毛樱桃、叶底珠、三裂绣线菊和花木蓝的气孔下陷;孩儿拳头和小花溲疏气孔不下陷。④花木蓝的上、下表皮细胞表面平缓;小花溲疏的上、下表皮细胞凹凸明显;叶底珠和三裂绣线菊的上表皮细胞凹凸明显;毛樱桃和孩儿拳头的下表皮细胞凹凸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杜鹃花科植物在甘肃省的分布新记录种4种1亚种,即:三花杜鹃(Rhododendron triflorumHook.f.)、大叶金顶杜鹃(亚种)(Rhododendron faberiHemsl.subsp.prattii(Franch.)Chamb ex Cullen et Chamb.)、毛叶吊钟花(Enkianthus deflexus(Griff.)Schneid.)、四川白珠(Gaultheria cuneata(Rehd.et Wils.)Bean、南烛(Vacciniumbracteatum Thunb.);其中作为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型属的白珠树属GaultheriaL.为甘肃省分布新记录属,对于揭示白龙江下游、白水江流域及南秦岭山地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及其与横断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关系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王莺璇  雷江丽  王有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79-12983,13007
[目的]为抗旱地被植物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华南地区较为常见的7种百合科园林地被植物为试材,对其植物永久萎蔫率、叶片持水率,以及在土壤水分胁迫下(0 d、7 d、14 d、21 d、28 d)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7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它们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的7种百合科地被植物永久萎蔫率均处15%以下的较低水平;随着土壤水分胁迫加剧,7种参试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有一定程度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同为渗透调节物质的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尽相同;其抗旱性均有较好表现,推测该科植物的抗旱性潜力较大。[结论]矮麦冬抗旱性极强,天门冬、蜘蛛抱蛋、银边山菅兰次之;银边吊兰、"金娃娃"萱草抗旱性中等;山菅兰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