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研究表明:在立地指数为14条件下15年生湿地松短轮伐期纸浆材的最佳经营密度为1800~1650株/hm2;建筑材最佳经营密度为1350~1200株/hm2,15年生后,应立即进行第二次间伐。  相似文献   

2.
对十年生湿地松幼林间,应间伐材进行一年的强度采脂,尔后间伐,既可得到松脂和木浆材的两项产品收入,对合理经营短周期工业两用材林,明显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利用Richards函数对湿地松生长进行拟合和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在计算机上直接模拟抚育间伐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林分的采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林分始伐年龄为8.10年,主伐年龄为25年,最优抚育间伐方案为间伐3次(含始伐),时间分别为第8、12及16年,间伐强度分别为每公顷950、700、300株,最后保留株数为每公顷550株。表2参7。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中部丘陵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生长及采脂效果研究表明,湿地松初植密度最好是1600-1667株/hm^2,经过10多年的抚育管理,最后保留株数控制在1200株/hm^2左右是适宜的;30a生时,其立木蓄积量可达到344.39m^3/hm^2;8a来利用该林分平均采脂18.96t/hm^2,产值可达5.4984万元,扣除采脂成本,纯收入可达2.844万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湿地松材脂两用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0年生和18年生两片湿地松人工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间伐3年后的结果表明:强度和中度间伐可明显促进10年生林分胸径,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18年生林间伐效果则不明显;间伐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增长量只有自然林分的70%-87%。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是美国重要的速生针叶用材和采脂树种,也是世界上产脂力最高的树种之一。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用途广,在世界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广为种植。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余年历史。我省自1975年开始大面积引种造林,现已相继成林,进入间伐采脂或全面采脂时期。本文根据我省湿地松的采脂情况,分析论证湿地松松脂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中在利用 Richards函数对湿地松生长进行拟合和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在计算机上直接模拟抚育间伐的基础上 ,初步确定了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林分的采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林分始伐年龄为 81 0年 ,主伐年龄为 2 5年 ,最优抚育间伐方案为间伐 3次 (含始伐 ) ,时间分别为第 8、1 2及 1 6年 ,间伐强度分别为 95 0、70 0、30 0株·hm2 ,最后保留株数为 5 5 0株·hm2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年生湿地松幼林连续5年的常规采脂,分析采脂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脂对5年生湿地松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前2年,对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林木枯损率随采脂年数增加快速上升,到第5年时,采脂林分的枯损率为51.5%,是非采脂林分的2.5倍;松脂产量不稳定,第2年产脂量最高,整体随采脂年数的增加、林木径阶的减小而下降;若在10年生主伐,采脂林可获得98 919.8元/hm~2的松脂产值,是非采脂林分原木产值的3.6倍,采脂林分和非采脂林净现值分别为32 338.49元/hm~2和-2 977.4元/hm~2,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9.5%和7.8%,采脂林分折现率远大于12%,非采脂林分折现率低于12%。综合分析认为,采脂对速生期的湿地松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林木生长提前进入生长缓慢期;林木枯损主要出现在采脂后期,导致林分蓄积量损失严重,合理的采脂周期有待研究;松脂产值是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主要收益来源,而且效益可观,有利于缩短投资收回周期。  相似文献   

9.
在6-18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中布置了10片间伐强度试验林,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料密度调控方案。正常情况下,2000株.hm^-2以下密度林分8年生后间伐即有收益,而首次产伐龄应在12年生之前方能使保留木生长速率获得提高。通过间伐可使立木规格材出材中有提高。但伐后4-6a间,立木蓄积量,规格材出材量、森分总收获得基本上随间伐强度加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药乡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内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第1次间伐强度分别为12.2%、23.6%、34.2%,第2次间伐强度依次为23.0%、15.1%和10.4%。间伐能显著地促进林木生长,第1次间伐3年后林分蓄积量增长率比对照高5.8%~38.4%。第2次间伐2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初植密度可较大,第1次间伐宜采用中、强度间伐,第2次再采用较小强度的间伐。  相似文献   

11.
滨海沙地湿地松中龄林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林木胸高断面积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对10年生湿地松林分追施N、P、K组合肥,施肥后4年施肥效应十分明显,其中犁壁沟试验林N1P3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加14.947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284.29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19.13%;青苔沟间伐试验林N1P1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力。19.922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538.67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23.39%。  相似文献   

12.
国外松采脂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年生松类林木的采脂试验表明,湿地松的松脂产量为马尾松的2.47倍,大炬松为马尾松的1.22倍。通过施用增脂剂,湿地松增加松脂产量37.8%,火炬松增加44.4%,马尾松增加23.5%。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适度整枝有利于生长据广东省佛岗县林业局林绍辉对5年生湿地松人工林整枝试验,适度整枝对湿地松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以整枝1/3为最好。与不整枝比较,整枝1/3,胸径、树高分别增长10%和13%;整枝1/2平均增长3%;而整枝2/3时,则分别下...  相似文献   

14.
采脂年限对湿地松活立木不同部位材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采脂试验,结合Resistograph技术,研究不同采脂年限对湿地松采脂部位、未采脂部位(树干基部)的基本密度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为湿地松遗传改良和资源最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脂8、6、3、0(未采脂)a的20年生湿地松为材料,利用Resistograph测定其采脂部位、树干基部密度的相对值和年轮宽...  相似文献   

15.
在 6~ 18年生湿地松、火炬松用材林中布置了 10片间伐强度试验林 ,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最后确定了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密度调控方案。正常情况下 ,2 0 0 0株· hm-2以下密度林分 8年生后间伐即有收益 ,而首次间伐龄应在 12年生之前方能使保留木生长速率获得提高。通过间伐可使立木规格材出材率略有提高 ,但伐后 4~ 6 a间 ,立木蓄积量、规格材出材量、林分总收获量基本上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减少 ,两次间伐的间隔期至少应在6 a以上。综合考虑立地条件、生长效应和经营目的 ,认为两个树种工业用材林营建应选择立地指数14~ 18林地 ,培育纸浆材林分 ,初植密度 2 0 0 0~ 16 6 7株· hm-2 ,或 15年生主伐 ,或 8~ 10年生作中强度间伐至 12 0 0株· hm-2左右 ,18~ 2 0年生主伐 ;培育建筑材 ,初植密度 16 6 7~ 1111株·hm-2 ,10~ 12年生第 1次间伐至 110 0~ 80 0株· hm-2 ,16~ 18年生第 2次间伐至 80 0~ 50 0株·hm-2 ,2 0~ 2 5年生时主伐  相似文献   

16.
18a、8a生湿地松人工林间伐试验表明:间伐对湿地松直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出材量无显著影响。间伐对生长轮宽度、晚材率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生长轮宽度增加,增加幅度为11%-22%,晚材率增加,增加幅度为2%-3.5%。间伐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密度下降,下降7%-15%。间伐对弦向干缩有显著影响,随间伐的强度增加,弦向干缩率下降9%.12%;间伐对1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9%.18%;间伐对8a生湿地松径向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径向干缩率下降18%。间伐对体积干缩有极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体积干缩率下降14%-39%。间伐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下降2%,纤维长宽比呈不规则的变化。间伐对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压强度增加2%.7%。间伐对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抗弯强度增加5%.7.5%,抗弯弹性模量增加15%.22%。湿地松中幼林间伐,其生长速度加快,其制浆特性降低不大,其力学性能提高,我省各地可适当进行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工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木胸径生长规律和分化特征,确定了间伐起期和间隔期。利用林木冠幅与胸径生长的相关规律,计算出不同经级林分适宜的密度指标,作为确定间伐强度的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在湖北亚高山丘陵区及其附近的相似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7 ̄9a生时宜进行首次间伐,经4 ̄6a后再进行第2次间代。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测定资料,分析了广西华山林场11年生湿地松(Pinus ellottii)松脂原料林的生长过程及林分结构。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在第3年,6年生前为速生期,随后胸径生长量快速下降;胸径分布随年龄的增加由左偏逐步转为右偏,在6年生时趋于正态分布;林分树高连年生长量波动大,无明显变化规律,连年生长量均值为0.62 m,8年生前为速生期,树高分布为右偏,优势木相对较少,林相较为整齐;自然整枝在8年生时最强烈,枝下高年上升1.20 m,适宜在7年生时进行适当修枝间伐抚育;单株材积生长率在11年前均大于10%,处于速生期。湿地松在该试验区适应性良好,若以8.0、10.0、12.0 cm作为最小起始采脂胸径,则在湿地松林分5~6年生、7~8年生或11年生以后采脂即可获得较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国外松(通常指湿地松和火炬松),我国上世纪40年代开始引种,70年代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国外松的抚育间伐目的,是提高林分生长量和林分质量。由于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分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消除了被压木和病死木,扩大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增加了林分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了保留木的生长和林分的丰产。一、第一次间伐的确定。国外松造林密度,按培育目标分为造纸材2400株/公顷,矿柱材1950株/公顷,采脂兼建筑材1110~1500株/公顷。造林后经过3年的砍除灌木抚育,一般到5年生时就开始郁闭成林,生长速度逐渐加快。8年生林分达到充分郁闭,树下的枝桠开…  相似文献   

20.
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采脂,研究采脂对其生长的负效益,并结合增脂剂的应用,测试其增产效果和对林木生长的促进程度,为湿地松中龄林大面积进行采脂开发和增脂剂的推广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